减少输液过程通气管漏液的方法探讨

2017-03-23 11:08赵晨张艳萍薛霞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丙组瓶内药液

赵晨 张艳萍 薛霞香

静脉输液是把较大剂量的注射液, 通过输液器等直接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该方法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为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1]。静脉输液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2]。目前在各大医院中塑料包装的输液瓶及一次性输液器应用广泛, 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输液换瓶时护理人员经常会遇到输液器通气管处出现漏液的现象, 不但浪费药液, 又造成床单元的污染。而处理方法一般是把进气管用塑料帽盖上, 这样不仅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并且污染了药液, 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比较3种不同的避免漏液的方法, 并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综合外科输液接瓶患者466例, 病例入选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将466例患者随机分为第1组(150例)、第2组(149例)、第3组(167例), 以上每组按避免漏液采用方法的不同再分为甲组、乙组、丙组, 第1组:甲组60例、乙组40例、丙组50例;第2组:甲组50例、乙组54例、丙组45例;第3组:甲组58例、乙组49例、丙组60例。

1.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均使用塑料包装的生理盐水, 抽吸注射器均使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甲组方法(不回抽法):按常规加药后, 操作者完全不回抽输液瓶内的气体。乙组方法(回抽法):按常规加药后, 操作者用原注射器向外回抽10 ml气体。丙组方法(挤压法):按常规加药后, 操作者不刻意回抽瓶内气体, 而遇到输液过程中需要换瓶时, 只要把塑料制输液瓶瓶口朝上直立, 输液器针头端完全插过瓶塞,但不接触到液面, 接着挤压输液瓶充满气体的部分, 压力以瓶内陷为宜重复3~4次, 就能排出足量的气体, 然后倒转输液瓶挂上即可。

1.2.1 第1组 均使用塑料包装的生理盐水100 ml, 用20 ml的注射器向瓶内均加入同样20 ml水剂药液。按上述的不回抽法(甲组)、回抽法(乙组)、挤压法(丙组)进行实验。

1.2.2 第2组 均使用塑料包装的生理盐水250 ml, 用20 ml的注射器向瓶内均加入同样20 ml水剂药液。按上述的不回抽法(甲组)、回抽法(乙组)、挤压法(丙组)进行实验。

1.2.3 第3组 均使用塑料包装的生理盐水500 ml, 用20 ml的注射器向瓶内均加入同样20 ml水剂药液。按上述的不回抽法(甲组)、回抽法(乙组)、挤压法(丙组)进行实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漏液发生情况, 并进行有效率的比较, 有效率=无漏液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1组中甲、乙、丙三组漏液情况比较 第1组中甲、乙、丙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2,P<0.05)。丙组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63、14.06,P<0.05);乙组有效率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86,P<0.05)。见表 1。

2.2 第2组中甲、乙、丙三组漏液情况比较 第2组中甲、乙、丙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6,P<0.05)。丙组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92、14.73,P<0.05);乙组有效率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71,P<0.05)。见表 2。

2.3 第3组中甲、乙、丙三组漏液情况比较 第3组中甲、乙、丙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5)。丙组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70、19.67,P<0.05);乙组有效率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P<0.05)。见表 3。

2.4 第1、2、3组不回抽法漏液情况比较 第1、2、3组不回抽法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05)。见表4。

表1 第1组中甲、乙、丙三组漏液情况比较(n, %)

表2 第2组中甲、乙、丙三组漏液情况比较(n, %)

表3 第3组中甲、乙、丙三组漏液情况比较(n, %)

表4 第1、2、3组不回抽法漏液情况比较(n, %)

3 讨论

输液原理(图1):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通气管处在输液瓶瓶口处, 随瓶内药液高度的下降, 药液产生的压强与瓶内气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就会进入瓶内, 使瓶口处液体内压强总是保持基本与大气压相等使药液可以匀速下滴[3]。

当塑料包装的输液瓶内加入一定量药液后, 药液产生的压强与瓶内气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增加[4-7]。输液瓶膨胀变硬,于是在输液过程换上压力增加的此瓶液体, 瓶口处液体内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因此使液体除了从正常途径墨菲氏滴管流出外, 有一小部分被迫从通气管漏出。

通过实验及比较发现, 采用甲、乙、丙3种方法的不同容量的塑料包装的生理盐水100、250、500 ml, 换瓶时输液器通气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液现象, 但漏液率多少与生理盐水容量大小无关。试验可以看出甲组和乙组的效果欠佳, 丙组的方法只要在换瓶时运用一个简便的小动作, 就能达到完全防止漏液的目的, 其原理是通过手挤压包装瓶以排出输液瓶内一定量的气体, 降低瓶内压强, 从而维持输液瓶内外压的动态平衡以达到维持正常输液、防止漏液的目的。通过临床观察, 丙组的方法效率高, 操作简单方便, 安全可行, 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和床单元的污染。

图1 输液原理

当前, 由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尽管通气孔处漏液对人体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害, 但浪费了药液, 又造成床单元的污染[8-10]。本文所研究的丙组挤压法操作简单, 无需特殊技术, 有效率高, 避免药液从进气管处漏出, 从而减轻了护士因额外更换床单所增加的工作量, 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1] 陈琳, 张恩娟, 黄林清.输液器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中国药房, 2007, 18(26):2073-2075.

[2] 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9-71.

[3] 宋丽华.力学原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15(9):1295-1296.

[4] 宋培仙, 袁丽芳, 吴晓英.输液瓶塞漏液巧处理.护理学杂志,2005, 20(9):62.

[5] 马霞.防治老年患者输液时漏液损伤的体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 5(4):124.

[6] 田春.自制静脉输液支具减少腕、手部输液所致漏液的效果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6):75-76.

[7] 董练, 王树平.输液漏液的处理方法.中国社区医师, 2012(31):18.

[8] 崔云华, 方芳, 李英.输液瓶塞漏液的处理方法.护理学杂志,2006, 21(15):60.

[9] 刘素静, 张雪梅, 秦文明.影响非PVC软包装输液漏液的因素及控制措施.药学研究, 2015(3):183-184.

[10] 张金辉.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塞漏液的处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x):229.

猜你喜欢
丙组瓶内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玻璃瓶“吃”气球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谁的力气大
最古老漂流瓶
难不倒题
谁拿到最后一枚棋答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