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防癌进展

2017-03-23 14:28王亚洁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癌变腺瘤息肉

王亚洁 王 惠 杨 琳

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防癌进展

王亚洁 王 惠 杨 琳

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为APC基因或MutYH双等位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是第二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临床经验表明,虽然APC基因突变携带者其终生癌变率几乎是100%,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预防癌变恶化[1]。简要整理目前经证实的FAP的临床特点及有效预防手段可为临床FAP早发现、早诊断、早防癌提供借鉴和参考。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防癌

虽然预防性肠切除是公认预防FAP癌变的首选办法,但是化学预防是使用药物试剂预防或延迟高危人群肿瘤恶变的疗法,化学预防其病情进展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先行措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化学药物预防的优势日益凸显。化学预防方案必将使其在未来成为FAP患者的又一优先治疗选择。

1 临床特点

1.1 早期症状

FAP早期症状较轻,容易被误诊为黏液性结肠炎,故有家族中有FAP患者出现相关症状,表现为便血(鲜红或暗红色,可附于大便表面或搀杂其中)、腹泻、粘液性便和排便习惯改变或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可伴或不时伴有腹痛、贫血等,此时应加以重视。少数患者有肠梗阻、肠套叠症状[2]。

1.2 临床表现

FAP患者息肉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或上千个,甚至有5000个,并可扩散至胃、十二指肠、空回肠息肉,其发生率高达30%~90%,其癌变几率几乎为100%。另外,在肠外表现包括硬纤维瘤、先天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先天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软组织肿瘤、脑瘤、骨瘤、甲状腺癌、肝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和泌尿系肿瘤等并发症[3]。

2 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①结肠镜检查。对于有FAP病患,一旦检出,其一等亲均应进行该项检查。家族性FAP进行检查的时间应在10-12岁之间。②致病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检测。目前市场上已有商品用于FAP及其变异体的诊断产品,其主要方法是应用键试验方法和切断蛋白鉴定法,相比来说,后者检出准确率高,对家族中有无其他患者确诊无要求[4],临床应用较广。③大便隐血试验。可作为普查方法,若为阳性即进行结肠镜检查确定。⑤肠外体征和症状。根据基因型-表现型相关性研究,许多肠外表现如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硬纤维瘤(DT)等均可提示FAP的出现的标志性特征。①高危人员随访。对于有FAP家族,FAP复查应每年一次。需进行综合检查,如体检、胃镜检查、结肠镜检、眼科检查、牙齿和下颌骨放射学积分、分子遗传学检测等[2]。

3 FAP癌变预防手段

3.1 化学药物预防

许多学者认为化学药物可预防初期FAP疾病恶化癌变,并且可解除手术带来的并发症、生活质量低的缺点。

3.1.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此类药物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COX-2),减少前列腺素的转化来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包括:①舒林酸。它可使结肠瘤保持长期显著消退状态,减少复发,但因其直肠黏膜糜烂不良反应明显,不作为首选预防药物。②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可显著降低息肉个数和腺瘤的再发率,但其明确的心血管毒性和目前权威剂量不清等,加之价格昂贵,使部分患者不易接受。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年轻患者可首选400mg赛来昔布治疗,效果显著时可降低剂量[5]。③阿司匹林。它可减少腺瘤和息肉的数量、大小,是目前首选的化学预防药物,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阿司匹林与肠溶制剂或胃肠黏膜保护剂同服可明显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6]。④NSAIDs联合其他药物。如低剂量二氟甲基鸟氨酸或熊去氧胆酸与NSAID合用可达到良好预防效果[7]。

3.1.2 二甲双胍

有学者发现,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几率,之后证实了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来抑制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结直肠异常隐窝病灶,但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进一步实验。

3.1.3 其他化学预防药物

其他化学性预防用药有氟尿嘧啶(FU)、绿茶提取物、姜黄素、制酸剂、钙剂等。有研究表明,5- FU 等细胞毒性药物、绿茶提取物和钙剂能有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8]。姜黄素可上调致癌物解毒酶,减少FAP患者息肉数量和大小[9]。制酸剂能减少DNA 加合物的形成,保护 DNA,防止癌变。

3.2 机械彻底性预防

仍有学者认为,药物治疗不能作为FAP的主要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来预防FAP癌变恶化的发生,保证生存期的同时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对于FAP的研究和临床诊治已形成了独有的体系,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较零散,因此应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间的交流协作学习,以不断提高我国在FAP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的水平。另外,有学者表明,Apc杂合型缺失导致的肠道腺瘤性息肉细胞内β-catenin及Id2高表达,但是Id2缺失能显著减少肠道腺瘤性息肉的发生[10],积极研究基因治疗可能增大治愈FAP的可能性。目前情况仍应根据疾病特征性表现尽早诊断治疗并采取对高危人群癌变倾向的有效预防手段可显著降低FAP的肠癌发生率及病死率。

[1]晏仲舒,廖国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05):307-310.

[2]何剪太,李晓莉,张阳德.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内镜杂志,2008(04):375-378.

[3]雷凯,朱代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治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5(02):206-209.

[4]张建铎,张凤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0(05):12-13.

[5]盛剑秋,李世荣,杨欣艳,张英辉,苏惠,余东亮,闫伟,耿洪刚.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腺瘤的预防性干预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6(08):526-529.

[6]Malagelada JR,Rodriguez de la Sema A,Dammann HG,et a.l Sucralfate therapy in NSAID bleeding gastropathy.ClinGastroenterol Hepatol,2003,1:51-56.

[7]许斌斌,李达周,王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其癌变的化学预防[J].临床消化病志,2015(02):119-123.

[8]Cruz-Correa M,Shoskes DA,Sanchez P,et al.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curcumin and quercetin of adenomas in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4:1035-1038.

[9]游柳平,王春敬,刘家麒,黄跃南,王夫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36例外科治疗体会[J].疑难病杂志,2015(01):76-78.

[10]沈晓东.Id2在小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发生中的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3(10):930-934.

猜你喜欢
癌变腺瘤息肉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