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礼明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2017-03-23 14:28陈明贵黄礼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犀角强的松舌质

陈明贵黄礼明

1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黄礼明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陈明贵1黄礼明2

1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为临床特点。黄礼明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程中强调血分热毒、热伤血络的病机,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治则,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黄礼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犀角地黄汤;临床经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 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性或继发性因素)性疾病[1]。黄礼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2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ITP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有幸跟随黄老师学习,受益匪浅,对其治疗思想有所领悟,现将黄老师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ITP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根据ITP 临床特征,可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紫癜病”“血证”、“发斑”、“葡萄疫”、“肌衄”等范畴。黄礼明教授在临床诊治本病的过程中主要以临床症状为辩证基石,发现大多数患者以皮下有出血点、瘀斑、瘀点、皮肤潮红、口干、口苦等症状就诊,结合舌脉,发现舌质红偏暗,有瘀斑,脉细涩或数。因此,黄礼明教授认为本病乃瘀血夹热毒致病,将血热始终贯穿本病的治疗过程中,故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强调血分热毒、热伤血络的病机,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治则。《景岳全书》曰:“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火,火盛则逼血妄行”。黄礼明教授强调瘀血既是出血的病理产物,又是出血的病因,同时日久化热,瘀血常夹热毒而存在,因此,治疗本病过程中需兼顾瘀血及热毒,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

2 运用犀角地黄汤的理论依据

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热伤血络、蓄血留瘀、热扰心营而设[2]。方中用苦咸寒之犀角,凉血清心解毒,为君药,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助犀角清热凉血止血,二助已失之阴血的恢复,芍药苦酸微寒,养血敛阴,且助生地黄泄热凉血和营;丹皮苦辛微寒,清热凉血,且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四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黄礼明教授认为该方兼具凉血、活血、散瘀之功,具有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是治疗热入血分、耗血动血之要方。所以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ITP。

3 病案举隅

患者女,52岁,于2017年2月12日因“确诊ITP1年余”就诊。患者曾于外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患者现皮肤无出血点,自觉发热,疲乏无力,胃脘胀痛,纳眠差,二便调,舌质暗苔薄黄,脉细数。查血小板50×109/L。中医诊断:紫癜病(热毒血瘀证)。治疗:强的松20mg QD,中医以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为法,拟方: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30g、赤芍20g、白芍20g、黄芪20g、党参20g、茯苓15g、炒山药20g、仙鹤草15g、紫草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木香10g、枳壳10g、郁金15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分3次服。二诊:患者诉无自觉发热,乏力、胃脘胀痛较前好转,皮肤无出血,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未诉其它不适。查血小板109×109/L。治疗:强的松15mg QD,中药上方去仙鹤草、紫草,水牛角20g(先煎)、生地黄20g,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分3次服。三诊:患者诉无明显乏力、腹胀痛,饮食较前好转,睡眠差,皮肤无出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查血小板166×109/L。治疗:强的松10mg QD,中药在二诊方基础上加酸枣仁20g、黄连6g、丹参10g,去黄芪、党参、枳壳、郁金,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分3次服。四诊: 患者诉睡眠较前明显好转,皮肤无出血,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查血小板145×109/L。治疗:强的松5mg QD,中药在三诊方上加当归10g、川芎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分3次服。五诊:患者诉偶有胃部胀满,大便稀,皮肤无出血,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查血小板137×109/L。治疗:强的松继续维持5mg QD,中药在四诊方基础上去黄连、赤芍,水牛角15g(先煎),加木香10g、薏苡仁10g、肉豆蔻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分3次服。六诊:患者诉仍偶有胃部胀满,大便正常,皮肤无出血,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查血小板150×109/L。治疗:停强的松,中药同五诊方。现患者定期于门诊复诊。

4 按语

患者确诊ITP1年余,就诊时虽皮肤无明显瘀点瘀斑,但从本病病因病机出发,黄礼明教授按瘀血热毒论治,以犀角地黄汤加减运用,使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最后维持在正常水平,全身无出血复发,停激素治疗。考虑患者长期服用强的松,必然伤阴,故加用了旱莲草、女贞子滋补肾阴以固阴。在强的松逐渐减量的过程中,中药可以减轻长期服用激素导致的毒副作用,预防疾病的复发。中医药治疗ITP具有解毒增效、副作用少、预防复发等特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指导老师:黄礼明)

[1]陈志炉,周郁鸿.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2,27(04):304-305.

[2]李建杰.犀角地黄汤临床应用体 会[J].中国中医 药信息 杂志,2012,19(09):89-90.

陈明贵,现为贵阳中医学院201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血液病方向硕士研究生。

黄礼明,指导老师,现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血液系统疾病研究。

猜你喜欢
犀角强的松舌质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犀牛有角久成器
犀角雕刻艺术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