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教学观念转变,领悟创新学习乐趣
——浅谈在引悟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7-03-23 15:08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想象初中语文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陈 梅 孙 强

引导教学观念转变,领悟创新学习乐趣
——浅谈在引悟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陈 梅 孙 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急需创新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其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教学也被赋予更高要求,初中语文作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接触更多的知识,开拓广阔的视野,形成自己特有的逻辑思维,而且,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以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说,我们需要通过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教学工作实现引悟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我感悟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把创新思维运用于自己的语文学习中。

在初中的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程由于其文字魅力的组合造就语文得天独厚的思维创新的空间。语文教学不仅仅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能力,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水平,也涉及到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能力。由于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广泛需求,都促使着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当然,对于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却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前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如何引领学生创新学习,激发感悟创新思维的策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性借鉴。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自主能力,独立思考寻创新

虽然,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也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并没有真正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参与并未见效。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一味地按照传统步骤进行教学,最多加上一点启发式教学,利用一些问题进行教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最后仍旧以标准答案收尾。以上的教学形式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语文课堂该有的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从根本上学会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能力,学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尽管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所以,教师想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就要让学生先学会独立思考,每一篇语文课文,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得出自己认为的结论,教师没有用固有答案抹杀学生思考的权利。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认知结构会在自主探索中割不断发生变化,也会在不断思考中寻求突破和创新,而且,学生也不再拘泥于课本,视野更加开阔,在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进行创新,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创新精神的持续。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想像思维,创新学习快乐多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特别是在进行文艺性的文本讲解的时候,文章中描述的情境、人物等是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想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学生的理性分析。与此同时,想象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不会想象的人,无法真正寻求创新。对于青少年而言,有着极强的想象思维,这一时期的他们对于语文文本的解读需要借助想象和创造思维来完成对文本形象和意境的认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的个性和好奇心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返现,创新文本,提出新的见解,感受语文的魅力与乐趣。比如,朱自清的《春》里,却从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味觉——“混着青草味儿”、听觉——“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作者从不同层面对风进行了具象化的描述,这就需要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感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注重学贵有疑,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意识促发展

古语说的好“学则须疑,疑则有问。”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才会有更多发现,也才能够实现创新的可能,也就更有提升学习能力的动力。所以说,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根据实际让学生学会产生质疑,由于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发现问题,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中写到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但每个星期天都要穿戴整齐到海散步企盼于勒回家的情景。这个时候他们一家人需要的是什么呢?教师要善于寻求教学中能够成为创新点和问题的地方,诱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得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教师应该允许不同的思想火花碰撞,注意开发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是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科目。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并不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内心,自我提升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课程教学模式的尝试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满足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也是为了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初中生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也要自己学会争取学习空间,进行创新和想象,让自己不拘泥于固有学习模式,为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打基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要坚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创新型思维,以课内教学为基础,结合课外学习,多角度多途径来让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为服务自己和社会做出努力。

【1】陈勇.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8)

【2】宋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3】孙惠清.语文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2)

初中语文 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创新型想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快乐的想象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