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超声洁牙患者中的应用

2017-03-23 14:2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洁牙疼痛感实验组

陶 敏

南京市口腔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舒适护理在超声洁牙患者中的应用

陶 敏

南京市口腔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超声洁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来我院进行超声洁牙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洁牙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降低疼痛感,进而提升了整体护理满意度。

舒适护理;超声洁牙;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下,加之饮食不良导致各种各种牙周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为对此类疾病进行预防,超声洁牙成为有效方式,而超声洁牙在牙科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通。在超声洁牙技术的不断完善下,超声洁牙的风险被有效控制,但是,部分患者对超声洁牙的认知不足,尤其是初次洁牙的患者,很容易在超声洁牙过程中影响到洁牙体验[1]。为提升患者在超声洁牙过程中的体验,需要在此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0例进行超声洁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探究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来我院进行超声洁牙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8±10.25)岁。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7±10.3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选取初次洁牙者;所有患者在超声洁牙前无牙本质敏感症;牙髓活力正常。排除标准:存在牙齿过敏症史者;洁牙前1个月期间内服用过镇静剂或抗抑郁药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相关流程与注意事项告知、术后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等。

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基础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的各项基础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告知必要的注意事项。针对所要告知的内容,需要应用通俗且准确的语言,促使患者能够全面的接收到各项信息,态度要保持有亲和力,使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进而缓解抵触心理与紧张感[2]。

(2)温水洁牙:选择适度的温水进行洁牙,避免冷水刺激引起牙本质敏感症状[3]。

(3)个性化服务:为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给予适当的言语安慰,过程中积极的询问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不适体验给予解答,尽量缓解患者的不适感[4]。

1.3 疗效判定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感进行观察。其中心理状况采用SAL量表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采取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为:85-100分为非常满意,75-85分为比较满意,60-75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满意率。疼痛感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调查,1分为无痛,4分为重度疼痛。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

经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中,心情平静评分为2.25±0.26分;感觉镇定评分为2.36±0.52分;有自信心评分为2.40±0.51分;感觉紧张评分为2.93±0.46分。实验组患者中,心情平静评分为2.84±0.32分;感觉镇定评分为2.96±0.48分;有自信心评分为3.22±0.52分;感觉紧张评分为2.27±0.48分。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度对比

经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50例患者中,疼痛评分为1分的患者5例,占比10.00%;评分为2分的患者10例,占比20.00%;评分为3分患者20例,占比40.00%;评分为4分患者15例,占比30.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疼痛评分为1分的患者15例,占比30.00%;评分为2分的患者25例,占比50.00%;评分为3分患者8例,占比16.00%;评分为4分患者2例,占比4.00%。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5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30例,占比60.00%;比较满意患者10例,占比20.00%;满意患者10例,占比20.00%;不满意患者0例。实验组5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21例,占比42.00%;比较满意患者14例,占比28.00%;满意患者10例,占比20.00%;不满意患者5例,占比10.00%。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超声洁牙分析

超声洁牙所指的是应用洁治器械去掉牙龈位置的牙石,进而缓解菌斑与牙石的沉积,避免牙周疾病的发生。超声洁牙的应用原理是应用超声波所产生的高频与振动,经由光滑的超声波洁治机将牙齿表面的牙结石与牙渍进行击碎,并将其进行冲洗,属于高效且便捷的洁牙手段[5]。超声洁牙的操作分为三个流程,第一,洁牙。经由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作用,去掉牙齿上的牙结石与茶渍等,能够有效的避免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等情况。第二,抛光。抛光过程中是利用低频的摩擦去掉牙齿上的划痕等。第三,上药。牙齿上的牙龈可能会出现一些细小的创面,利用专用的药水进行护理,有助于消炎,保护牙龈健康。

3.2 研究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0例进行超声洁牙的患者展开对比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为: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就心理状态结果分析,实验组在洁牙过程中,给予患者舒适护理,经由洁牙前与洁牙过程中的相关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体验感,尤其是在洁牙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高度紧张感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是由于所产生的疼痛感出现焦虑感等,不利于洁牙顺利开展,而参与了洁牙过程舒适护理,包括音乐疗法个性化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而提升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其次,就疼痛感调查结果而言,实验组在洁牙过程中采用了包括温水洁牙等多种舒适护理手段,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再次,就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而言,在实验组患者中,经由舒适护理的参与,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与贴心的服务,进而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超声洁牙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降低疼痛感,进而提升了整体护理满意度,有助于超声洁牙的顺利进行,建议临床推广。

[1]陈淑仪,韩璐.洁牙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5(09):173-175.

[2]贾跃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9(35):3968-3969.

[3]周 敏, 马 青 华.舒适护 理 临床 应 用 研 究 进 展[J].全 科 护理,2012,09(34):3242-3243.

[4]刘敏,段春红,王丽芳.细化护理在超声波洁治术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09(05):67-68.

[5]郑晓蓝,徐碧文,唐小梅.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04(08):42-43.

[6]王阳,陈永旭,王月,等.舒适护理在接受普通超声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3,04(06):478-479.

猜你喜欢
洁牙疼痛感实验组
选喷砂洁牙还是超声波洁牙?
了解洁牙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古人洁牙有妙招
洁牙需要了解什么?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