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派

2017-03-23 20:42
同学少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源归有光散文

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认为拟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使当时的文学作品渐渐流于仿古、抄袭。

唐宋派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王慎中的 《寄道原弟书几》 中说:“学六经史汉最得旨趣根源者,莫如韩欧曾苏诸名家。”唐顺之的 《文编》,选入 《左传》 《国语》 《史记》 等古文和韩、柳、欧、苏、曾、王等人的大量作品。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 164卷,进一步肯定和提倡唐宋文,其书盛行海内,影响深远。

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曾,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拟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抒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王慎中提出文章要能“道其中之所欲言”,即要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唐顺之认为“文字工拙在心源”,说作者只要“心地超然”,就是“千古只眼人”,“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否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茅坤更进一步,强调为文不止要求之于“心源”,还要体察物情,莫逆于心。

唐宋派的散文成就超过了前、后七子,对后世较有影响,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归有光。归有光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超然,如 《项脊轩志》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等,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 但唐宋派的散文也并非俱是佳品,其中还有不少表彰孝子烈妇的道学文章和应酬捧场的文字。他们主张的“胸臆”“心源”,指的是道学家的内心世界。这种站在道学立场的观点束缚了创作,也削弱了唐宋派文学主张的影响力。清代的桐城派继承了唐宋派的传统。

猜你喜欢
心源归有光散文
凤凰览德辉,造化得心源——巨德辉的水彩画探析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圣山系-心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归有光的空中楼阁
——《项脊轩志》文本细读
视觉万象 化境心源——学术性与思考型意象油画家任传文
寒花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