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一点浅见

2017-03-23 20:47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2期
关键词:现代文做题答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 贾 翔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一点浅见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 贾 翔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耗时最多、复习内容最细的一个阶段,也是整个高三复习备考中最重要、最具使命感的环节。这既是最全面的、最完整的一轮复习,在这一时间段中,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将涉及高考考查的所有知识点与能力点涵盖进去;这又是最深入、最系统的一轮复习。所以,把握好一轮复习的各个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文言文复习要有耐性

应试性的阅读不同于欣赏性的阅读,欣赏性阅读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影响阅读素养的读法,应试性阅读是针对高考设题思维而设计的训练措施。

1.重视课本回归

课本回归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只是一个作秀,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必修和选修的文言文要逐篇巩固,而这个巩固不只是通常意义的识记读背,必须在平常练习的讲评中联系旧知并适当加以拓展,比如12年的“矫”“多”,13年的“然”“及”,14年的“责”,15年的“申”,16年的“詈”以及12、14都出现的“益”只要联系已学内容便能迎刃而解。

2.常见技法的反复操练

技法不能运用于实际操作,那技法永远是没有生命的,那么如何将我们花尽心思选题、做题、讲题总结得来的技法归类让学生灵活用在题目中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当前的形势下反复地操练加之规范性的熏陶,辅之以教师的精备精讲和适当的拓展延伸来强化学生的答题意识。

3.重视阅读、积累

文言文阅读可从阅读问题引入,“诵读以知声辞,涵泳以知意法,参详以知趣味”。诵读以知声辞即学生自由诵读全文,将声与辞两方面,主要指读音、词法和句法方面的存在问题顺手勾画出来。涵泳以知意法即要求学生归纳概括主要段落所写内容,提取文本主旨并发现表现意图;参详以知趣味即读文贵在有所发现,有所质疑,有所颖悟,从而获得对文本趣与味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从形式到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特殊去发现文本审美中的趣味。

总之,面对三大类题型,信息转述类试题则带着问题回到相应文本区域进行缜密翻译;要素提取类试题则全面浏览文本挑出所有相关要素回答问题;内容概括类试题则梳理主要事件提取核心意旨并做合理整合。

二、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诗歌鉴赏复习要品读

通常来讲诗歌鉴赏是高考的一大难点,失分情况相当严重,诗歌鉴赏三道题似乎总难逃悲催的命运,因为古诗词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时空背景与学生当下生活的差别巨大,如果不能知人论世,设身处地,很难理解作品。所以,指导学生读诗时,要读题目,找意象,寻动词,明情感。对于此,一读鉴赏短文,有意识地提供一些佳作的鉴赏文本,指导学生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名家是如何一步一步吃透文本的;二说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概述诗歌的写作内容,不求字字落实,力求表述准确,比如16年关于选取的李广的事迹,15年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14年概括哪些地方看出“隐者”身份,12年分析主人公形象,11年的构思脉络等题,只要学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仔细梳理后答案自然就能答出;三写鉴赏短文,在必要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经典文本可以让学生尝试对诗歌进行赏析,并形成文本,老师一定要认真批阅,只有在鉴赏的过程中对诗歌中的形象、情感等进行不断的斟酌品味才能读出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四练适量习题,诗歌鉴赏联系不能无原则性狂轰滥炸,一定要精选代表性考题,即便是外省高考题也要研究是否适合江苏课题的风格,并在答案上予以调整。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代文复习要务实

高三现代文复习仍然存在死做题而不知灵活运用的情况,高考题典型题很重要,固然要做,但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更为重要,而高考就是通过题目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考试重点考查的归纳概括能力、理清思路能力、理解语句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快速阅读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靠学生爬题山游题海来的,不是靠教师灌输来的,而是靠学生阅读实践体会领悟得来的。如果高三一年学生一直在题山题海中渡过,高考一刻肯定爬不到山顶游不上岸。

小说细化的是叙述,强化的是形象,深化的是思想,在表现性格、显现状况、揭示本质、传递精神、丰富内蕴等方面,分量轻容量大。所以既要做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做文本局部的精读训练,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改文字与上下文的关系等。10年考查领队形象,就要求学生统观全文,筛选出描写领队的信息,然后加以分析整合,12年考查划线句子所反映的邮差的性格,则要根据语境和说话内容加以揣度,而13年考查自然景物续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16年考查多处写到的“插军旗”这一细节的主要作用,就必须依托全文构成的大背景,结合具体描写的不同场景予以探究。

而散文交汇着叙述、描写与论述、抒情,“形”的铺展往往是“神”的凸显的前提,看似松散,其实多有联系或链接的痕迹。清楚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是现代文阅读应试必备的基本功。所以答题方法和模式不是最重要的,做题时审好答题区间、角度和答题思路,对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要琢磨吃透其内涵才是最重要。比如15年考题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并简要分析,就不可能在任何模式里找到答案,必须仔细阅读原文,从底段“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第4段“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到“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这两句话,再结合第2段“从不将就”“过日子有着一股认真劲”“实打实的,没有半点虚头”等语句,可以提取“认真”“实打实”等概括这家人生活风格的词语。

总之,现代文复习一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

一轮复习,方向很重要,确保不走错路;策略很重要,确保不走弯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应当依托考纲,重视回归,立足能力,合适拓展,以期最大效益。

猜你喜欢
现代文做题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邀你来答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