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2017-03-24 11:37朱松琳
决策探索 2017年5期
关键词:诗词中华传统

朱松琳

2017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 》在豆瓣的评分为8.5分,累计观众收看次数超过10亿;《朗读者》《见字如面》播出后好评如潮,在豆瓣上的评分均高达9.3分。

在當今这个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的互联网时代,不是歌手选秀,也不是明星综艺,而是一系列文化节目不断升温,通过电视综艺节目这个形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正逐渐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

人们于感慨之余不由疑惑,这到底是何原因?

首先,这些电视文化节目是非常优秀的,从形式到内容都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自说自话”“高高在上”的姿态,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把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的营养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观众的心灵,既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同时也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进而激发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然而,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所说的:“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中国人的“诗心”从未消失

《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蒙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诗词大会》之所以引起大众的共鸣,是因为它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

中国人是有诗心的,它没有消失,一直都萌芽在心里,只是需要外界力量来激活。这就好像种子本来存在,只要一杯土、一滴水、一缕风,它就能发芽。诗词一直有民间基础,只是以前没和流行的传播方式结合,所以没有引发特别的关注。古人看春花秋月,会自然地用诗表达感受;今天的人们不是不需要诗,而是缺乏诗意的表达能力。但实际上,对诗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况味的追求,今人的缺憾感是超过古人的。所以,当《诗词大会》这样清新的、有情怀的节目出现,大家看了以后觉得自己缺失的部分被暂时地填补了。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导演颜芳介绍了节目中诗词的选择: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而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所创作的十几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以各种题型出现在节目中,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

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四位嘉宾的精彩点评,将生僻的掌故化作通俗的故事,降低了观众对诗词名句的接受门槛,增加了节目中诗词、诗人和历史的文化厚度,不着痕迹地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时代内涵,培育新时代下的新文化”的核心立意。

著名语言学家、曾任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裁判的张伯江认为,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灵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诗词的艺术之美千百年来绵延不息,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焕发了新的活力,走出学者的书斋,成为千万市民新春佳节共同乐享的盛事呢?我想这不是文化热点的简单轮回,它是实实在在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民族内心的美好情怀和高远志趣。”

时代的必然、价值的回归

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未曾缺席过。

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再到2014年的《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被称为“文化顽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关正文表示,一开始尝试做文化类节目,并不是因为有前瞻性,而是“面对未来”的一种选择:“我们的文化产品、精神生活需要多样性的生态与品种。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人均读书的时间太少、用于娱乐的时间太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有主流,跑偏的时间稍微一长,人类文化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起作用。”

在人人都离不开手机、微信的网络时代,尽管超过半数的人在接受调查时曾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但当强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必然骤减,但相关的需求尚在,只是暂时被压抑在了浮躁的内心深处。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下,文化类节目迎来了绝佳时机。在满屏的娱乐类综艺节目中,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睛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节目也就适时而生且受到追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浴火重生,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内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既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立足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既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又立足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希望以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工程”形式,并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深入切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他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不断创新,助力华夏文明的传承闪耀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遗憾地表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是不平衡的。我们中国人拿过来太多,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送出去太少。‘拿过来与‘送出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知识分子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错综复杂的时代,保护好、诠释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文化传承,离不开创造、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是为创造;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为创新。

当前,我们应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像《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样,深入浅出地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河南: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主要发祥地,河南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

去年召开的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加快建成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传承发展的实践路径进一步理清。随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设计实施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重点项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耀在近期的《党的生活》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打造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从河南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再到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国重要文化高地”,这不仅仅是字面和提法上的变化,更是中共河南省委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体现了省委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对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升华,顺应了广大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关切和期盼,对于河南加快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转变,走出一条以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在思想上进一步提升认识,在理论上进一步提供指导,在实践上进一步探明路径。从河南省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实践上来看,當前最重要的是打造思想道德高地、文艺发展高地、文化产业高地,为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具有丰富的寻根文化资源。现有300个中华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此外,河南还有以黄帝、伏羲为代表的人文始祖文化,以汉魏洛阳故城为代表的客家河洛文化,以固始为代表的闽台移民文化,以名人故里墓葬为代表的中原名人文化等。

近年来,30多万海内外华人前来河南寻根,特别是随着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节会的举办以及黄帝故里景区、中华黄国故城文化园等一批寻根文化园区的成功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雏形初现。

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5处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内黄三杨庄、信阳城阳城等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建成开放,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始“活”起来。

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保护体系在河南全面建立,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13个、代表性传承人84名。河南还大力推进地方戏曲振兴,收集传统剧目剧本近2000部,复排传统剧目456部,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每年新创剧目70多台,豫剧《焦裕禄》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文艺繁荣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多年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基础上,河南又组织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巡回演出活动,解决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文化需求。去年9月启动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已演出1000多场,形成城市、乡村、学校“三位一体”的文化惠民格局。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是滋养中原大地的宝贵精神财富。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榜样力量成风化人,河南不断涌现出像刚刚荣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三入火海助人逃生”的王锋一样的平民英雄。至今,河南有15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66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上,河南有759人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王耀表示,下一步河南将以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为龙头,深化中华文化研究,使之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并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建设工程、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中原人文精神文艺系列工程、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建设工程等系列建设工程,紧抓具有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努力提交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河南画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充满魅力的宝藏,需要挖掘和继承,更需要弘扬和创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用中国人从未消失的“诗心”唤醒人们内心的安宁,用内心的安宁打败浮躁,在传统文化这片厚土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不仅仅成为电视中的节目,更成为人们生活的情趣和情怀。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延续中华文脉的必然精神支撑!

猜你喜欢
诗词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