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我们在路上

2017-03-24 03:19严思岗何银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严思岗+何银平

摘 要: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

关键词:改,学校就能发展 只要是改革,就永远在路上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育研究除了经验外,还要有理论做基础,个案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还应倡导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21世纪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开始着手调研,2000年龙华中学就从课堂切入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就当时学校的出路来看,改革本身就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当时的龙华中學处在一种刚刚起步、等待发展的新局面,只有改革掉“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的课堂”,教育才能有出路,孩子才有未来。因此,这种没有回头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是刘北海校长、王祥兵校长推动课堂改革的最大动力。有了这样的信念,什么样的办法想不出来?什么样的障碍扫除不清呢?

就当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看,改,学校就能发展;不改,我不知道龙华中学的局面现在怎么样?当初改革的思路就是从问题中来的,是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比如说,每个教学班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根源在哪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搁置一边,老师不但成了课堂的主导,还成了主体,老师长年来独占课堂的结果,使得老师成了课堂的权威,师生之间没有民主基础,根本不是互动的教学相长的关系。

因此,砸掉那个打破维护教师心理优势的讲台、下封口令等一系列在当时看来有些矫枉过正的举措,都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勇敢地展示自我,找到学习主人的自信和成就感。

由于教育科研的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又和多种因素有关,使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变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研究,这决定了在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各种方法优化组合,相互印证。针对教师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别倡导进行个案研究,此种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可靠的材料。在新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教师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个案研究中要求个案必须真实,且个案代表某类事件或事物,具有典型性。个案研究是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在个案研究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通过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加深对个案的认识和理论观点的阐发。最后再寻找形成个体特征的原因,并提出教育的建议。当然,个案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提供一个例证,代表性小,但它能给人以启迪,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教师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一路走过来,我深深地感觉,一个学校的教改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个校长是否公心,敢不敢于触及矛盾,向一切阻碍改革的因素说不?是求稳怕乱还是做真心做教育?我想,这是最大的挑战。

2016年7月龙华中学在全市30多所学校中取得了全市前五名的好成绩,这都得益于课堂改革成就了龙华中学的名声,实际上,支撑课堂的根基,是我们在十五年的教学改革中所构建起来的学校文化,正气、合作的教师队伍,这才是龙华中学最为自豪的。

十五年的改革实践和经历,使得创新求实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改革誓言,沉淀下来一种改革文化、执行文化。教改的终极目的是让基础教育真正承担起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德才兼备、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这一使命。

就大环境来说,是社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框,所以,公立学校校长求稳怕乱的能占到90%以上。

就学校内部来说,一个学校领导班子是否公心、在教师队伍中是否有权威,也是决定教改能否顺利推行的具体因素。举凡改革,要想事成,必先改人,仅仅公心够吗?过去,为一点小事争名抢利的事情是有的,个别素质很差的教师因为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满,为了一己之私一蹦三尺高和学校闹乱子的现象都有。对于各种差、乱现象说不,这还是消极层面的做法。就积极的做法来说,就是要让那些不争不抢、踏踏实实干事的人不吃亏。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他这个人的个人表现力很一般,只一心一意搞课程研究,没争过一分钱,教了十几年的数学,业务非常熟练。后来学校缺化学老师,没有一个人出来顶这个缺,他主动提出来自己改课。业务很快就上路了,对于这样的老师,学校的原则就是重用,外面学校有邀请讲物理课的,学校派他出去,邀请讲数学的,我还派他出去。学校就是让那些争名抢利的人自己感到羞愧。

改变人,光靠说教不行,要树立正气,让事来改变人。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现在谁也不争不抢了。这就要求校长这个人,首先是公心的,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公心变成团队的公心,为公才是最大的为私。

教改走到今天,龙华中学还要改什么?从学校教育工作来说,要进一步挖掘人的自主、自发、自律,保持改革的主观自觉性,这是根本的。第二就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课堂还应该更加丰富多彩。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任何一个老师就不应仅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展开研究,还要立足于对学生生理、生活的关注,立足于对生命的滋养和培育,更好地推动教改。比如学科间的综合性,学语文课,里面就没有地理吗?化学里面没有物理、数学现象吗?德育只是在德育课上吗?课堂本身不就是一个最好的德育实验场吗?

我们希望借助于改革,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生命蓬勃,有创新力,有团队与合作意识和能力,不但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解决问题的能手,有社会担当。

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实践的基础上,因为教育作为育人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

近几年到龙华中学考察指导的人数超过几十万,还有国家、省市级送给我校的各种荣誉,这说明什么?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有需求。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刻意回避所谓炒作,把一种对别人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成果据为己有呢?更何况,各界比我们更有见识和眼界的专家到这里,本身也是对我们的促进、指导和提升。

对于这场教学改革我校是“成功”了。“成功”这两个字我还不敢用,只要是改革,就永远在路上。只能说,更接近素质目标的目标了。

参考文献

[1]郭竹英,[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必然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军建,[关于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

严思岗,男,1967年12月12日出生,中学一级教师,1987年参加教育工作。1990年7月湖北大学中文系专科毕业,2002年6月湖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06年10月在《中国教育发展与研究》上发表了《初中化学多种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2011年6月在全国中小学教师获奖论文选粹(中国当代教育论丛)中发表的论文《化学教改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14年9月在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撰写的《天门市城区塑料污染的调查实践报告》荣获省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