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教学漫谈

2017-03-24 02:16浙江海宁老年大学沈宁啸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古诗古诗词

□浙江海宁老年大学 沈宁啸

古诗欣赏教学漫谈

□浙江海宁老年大学 沈宁啸

转眼在老年大学任教古诗欣赏课已快四年,颇有感触,现择三点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倾盖如故和皓首穷经

古诗欣赏班的学员,年岁悬殊,学历参差,对古典诗词的接触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以前心虽向往而身难投入,退休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借助老年大学古诗欣赏班这一机缘,迸发出对古诗的兴趣,投入其中。有的一直以来对古诗都抱有浓厚兴趣,过去在业余时间把阅读、创作古诗词作为一种休闲消遣,而今在古诗欣赏班里得以较为系统地了解名家名篇的方方面面,读出新得,悟出新知。

以上这两极是较为普遍的存在,而中间状态反倒较少,基本呈沙漏型。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基础较好的听出滋味,每堂课后有所得;又不能让初学者如坠云里雾中,畏难而不自信。因此,讲诗词时需要做到讲透典故及知人论事,这样既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增添趣味。

经典诵读和现代影音

欣赏古诗词,离不开诵读这一重要途径。但老年学员几乎没有什么音韵基础,甚至普通话也很生疏,这就给诵读带来了一定障碍。这种情况下,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很必要。我把诵读影音材料分为三类,比较着播放给学员听、看。

一类是传统吟诵。这类材料一般录自于老教授,特点是往往采用吴语,古四声明显,语调铿锵,具有古典诗词的传统韵味。缺点是和现代的审美观有差距,接受程度可能会较低。第二类是现代普通话诵读。这类材料一般普通话标准,吐字周正,一首诗词下来,在语音上基本没有明显的错误。缺点是有些诵读比较呆板,不能较好地传递出作品神韵。第三类是名家朗诵。这类材料的综合水平最高,朗诵者包括乔榛、丁建华等声音极具表现力的大家,而且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很深刻,朗诵作品很有感染力。

这三类材料根据不同需求,可以有选择地让学员欣赏,也可以通过比较欣赏,更深入了解诗词作品。

坐观垂钓和亲身试水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欣赏古诗词之余,愿不愿、能不能亲自动笔,在学员中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极端。有些学员只愿做欣赏者;有些学员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有所遇,有所感,有所见闻,往往会诉诸笔端,自娱之余共赏。随意挑几首录于下:

《接孩子》——大门还未开,且在露天呆。天雨无关系,寒风不可摧。街头横线过,家屋路边回。傍晚来儿女,何如更一杯?

《洛河夜钓》——挂饵扬竿细线撩,蓝光斜射立浮漂。岸沿垂钓翁三两,入夜风寒兴未消。

这两首都充满生活趣味。虽然前一首颔联对仗不够工整,有打油诗的调侃意味,但这又有何妨?

《五律·寒夜吟》——韵别书寒意,愁生著瘦笺。参差青赤舞,次第绿黄翩。蓦地鬓霜隐,倏然腰膝单。无心窥月影,不觉又西延。这一首写夜寒难眠,感时光流逝,韶华易逝,虽然略隔,但可看出写得很用心。

因材施教在老年大学同样适用。尽管学员会自然形成几个阶梯,那就顺其自然,让每个学员有所得,让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也是老年大学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

猜你喜欢
普通话古诗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