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狭隘的“自我”
——对学生自我中心不良行为的矫治

2017-03-24 04:36芮金芳
江苏教育 2017年48期
关键词:自我错误群体

芮金芳

摆脱狭隘的“自我”
——对学生自我中心不良行为的矫治

芮金芳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部分学生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在人际交往中树立樊篱,远离群体,形成障碍,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摆脱狭隘的“自我”认识,从换位思考、改变交往态度、进行爱的教育等视角,矫治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

自我中心;矫治疏导;爱的教育

一、“我就是上帝”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肯定性的评价,从而满足自尊的需要,因此,人们很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尽力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儿童,他们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一些儿童成了家中的“小太阳”,人人围着他转,设法满足他的所有要求,有些家长甚至在儿童有错时也袒护他们。这种过度娇宠和溺爱,让一些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往往好攀比、爱夸张、喜炫耀,在与其他儿童的交往中,常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不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认为“我就是上帝”。

案例一:小A同学出身家庭良好,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也优异,可教师和同学就是不喜欢他。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几分既骄傲又得意的微笑,平时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相处时总是以教训人的口气说话,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稍有不如别人的时候,便会妒性大发,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有时甚至还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比如参加数学测试时做错了两道题,这对作为数学优秀生的他来说实在是没有面子的事。为了不失面子,他把试卷藏起来,教师问他试卷在哪里,他死活不说。

案例透视:

从这个同学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惟我独尊,自傲自大。他们往往因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在群体中便总是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瞧不起他人,在交往中往往是颐指气使,与人交谈总是带着教训的口气。第二,对人冷淡自私,缺乏同情心。这样的人事事都为自己着想,从不顾及他人,即使看到他人需要帮助,也不会动一点恻隐之心。第三,自尊心过强,有明显的虚荣心。自我中心者的自尊心强烈而脆弱,事无巨细都要维护自己的“颜面”,渴望长久的关注和赞美。当自尊受到伤害时,还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举动。第四,有明显的嫉妒心理。这种人由于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所以对别人的成绩、成功非常嫉妒,对于别人的失败则幸灾乐祸。

学生如果过分地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首先,他在群体中竖起一圈樊篱,将自我与他人、群体隔离开来,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难以享受交往的愉快体验。其次,自我中心者的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意见,还会影响他个人潜能的发挥。

二、突破“自我”天地宽

矫治这种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就要设法让他们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危害,学会接受批评,使他们明白自己并非“上帝”,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一颗“孤星”,从而产生改造自我的愿望和动力,在实践交往中学会与人平等相处。

自我中心者的缺点之一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批评并不要求他们完全服从于人,可以先让他们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或者承认自己的错误开始,从而逐渐改变他们惟我独尊、固执己见的心理。在批评自我中心者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讲究批评的策略。

案例二:小B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见多识广,思维敏捷,爱发议论,得理不饶人。一次课上,小B与同学发生争执,互不相让。他完全忘记了课堂,忘记了教师和同学,固执己见,最终导致教师无法上课,大家不欢而散。这场课堂纠纷由教师的提问而引发,如果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他是很难接受的,更谈不上改正。如果能设法让他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于是,在第二天的班会上,教师做了这样的安排,让同学把最近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些事情,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然后让大家议一议。教师让小B演“老师”,他神气活现地表演起来,当演到“老师”上课,有同学争执不下时,只见小B脸涨得通红,小声地说:“老师,我错了!”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小B真心实意地承认了错误。

像小B这样的学生,父母社会地位高,生活条件优越,加上本人天资聪明,平时很少受到约束。在他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别人都赶不上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惟我独尊的个性特征。在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巧妙地让他们变换角色考虑问题,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上述案例里教师从保护自尊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角色扮演”的辅导方法,巧妙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从保护自尊的角度出发批评自我中心者时,需要讲究一些批评的策略:

1.化揭短为期望,把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

戴尔·卡耐基说:“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因为他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自觉。”这种方法能让被批评的人明白自己的 “短处”。同时,因为教师将严厉的批评化为期望、建议,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在硬邦邦、冷冰冰地揭短,而是充满着对自己改正缺点的信任,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2.选择恰当的场合和时机。

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即使教师的态度再诚恳,只要有他人在场,也会让学生感到丢面子。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场合。

3.确定要批评的目标,切忌纠缠旧账。

有的教师出于好心或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提及以往的一些错误,想让学生牢记并改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会使他们觉得你一直在搜索他的缺点和错误,这次是在算总账,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心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伤害。因此,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的批评要有针对性,学生在什么地方什么事上错了,就这个错误进行批评,让学生明白犯了什么错误以及错误的危害。

4.自揭“伤疤”,现身说法。

面对学生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带来的自我防御心理,教师可以采用暴露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过失的方法,这种自揭“伤疤”的迂回式批评能解除学生的心理防御。正如戴尔·卡耐基说:“听别人数说我们的缺点很难,但假如对方谦卑地自称他们也并非完善,我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5.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批评,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要对学生批评后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自我中心者因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和交往方式,造成了与他人的疏离。在矫治时,教师要对他们充满爱心,不能因为个性上的不足而嫌弃他们,要组织动员全体学生和他们的朋友关心、爱护他们,付出一片真诚的爱心,让他们体会到爱的力量。同时,也要让他们主动对身边的教师、同学打招呼,学会表示感谢,积极投身到各项活动中去。

G444

A

1005-6009(2017)48-0042-02

芮金芳,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213300)教师,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自我错误群体
在错误中成长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