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在受众需求视角下的创新策略

2017-03-24 09:17方革秀
参花(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出版选题个性化

◎方革秀

编辑在受众需求视角下的创新策略

◎方革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变化,新闻出版行业也受到了影响与冲击。互联网时代,新闻出版始终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作为出版内容的提供者,作为优秀社会文化的选择者,作为为广大受众输送精神食粮的文化工作者,编辑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做出相应的策略分析和应对措施,并在具体工作中进行多方面创新。

受众 新闻出版 编辑 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对编辑的要求

(一)互联网时代的编辑

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时代,每天产生的信息是无法估量的。海量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具体体现为海量的信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产生了多样的价值。一方面,人们接受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价值观念不断地被刷新,另一方面,新技术和新的思维方式对整个新闻出版和受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编辑与受众形成了全新的关系模式。目前,大数据时代呼唤凝聚决策力、洞察力、前瞻性以及流程优化的优秀文化产品,追求的是文化产品传播的高增长率、多样性和个性化。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主要从事策划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等工作。[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编辑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编辑掌握数字化技术,利用新技术,透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以及关联数据整合编辑,对互联网上发布的良莠不齐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并及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的精神食粮。

(二)编辑工作的个性化、数字化、合作化、体验化

编辑,这里主要指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包括报纸、图书、音像制品等)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并使之广为传播的工作。传统的编辑工作是根据国家出版工作的政策和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策划选题进行组稿编辑,并同发行部门合作,共同完成出版工作。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个性化成为编辑的必备能力,这要求编辑在国家出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出版市场变化量体裁衣,需要考量用户的兴趣爱好、热点粘度、社会话题等内容。

互联网时代,编辑应具有数字化技术的能力。以媒介融合点为侧重,传统出版单位都进行了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的编辑一般分工都很细,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排版编辑、音像编辑等。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是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编辑不但需要具备驾驭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驾驭有声语言和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比如一些教育类的杂志编辑创新工作方式,开发微信公众号,把杂志的部分内容发布到微信上。在网上编排出别具一格的吸引学生阅读的音频视频统一的内容,并设计出在线辅导作文等学科知识,延伸一对一的服务,不仅拓展了杂志的影响力,而且为读者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深受读者的欢迎。同时,编辑的独角戏开始转为合唱团,与产品开发、设计美工、软件技术、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合作,甚至进行线上线下推广。根据用户兴趣将信息重新整合、推荐,编辑工作逐渐进入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

二、编辑的创新策略

(一)选题策划内容编排的创新

随着90后、00后成为市场的主力军,新生代与新新人类更喜欢新奇与有“美感”的内容,编辑的选题策划要求具有新鲜感和话题性才能捕捉到用户粘度。版式是受众接受到的第一感知路径,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化选题决定了受众接受的程度。传统的图文形式很难满足受众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2]没有创新,陈旧落伍的选题与版式,是“僵尸”出版的最大原因。为满足当前受众的文化需求,应从受众的视角更新创新编辑的内容,分析传统出版的优点和弊端,及时修正。比如新闻媒体在报道法国总统大选时,要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会议、调查等内容,可以紧追总统的从政经历和家庭生活,增添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经济类选题报道的文字和数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可以在编辑的时候多些图表和二维动画;民生类的新闻热点选题报道往往陷入冗长琐碎的境地,要避免政策条文的照搬,将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从中再穿插社会热点。

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全面翔实地掌握信息,更要求在选题的深度和独特性上努力做到独树一帜。快餐式碎片化阅读虽简短,但是缺少对相关选题的深度解析。对此,可以借鉴一些电视访谈节目,邀请专业资深评论员对社会事件进行解读,拓宽受众的认知层面。

(二)传播途径的创新

在传统出版编辑模式下,受众都是被动接受一些知识与信息。编辑根据人们的需求,策划出版,人们等待纸媒的出版往往最快也在一周之后,存在信息播报的滞后和狭隘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电脑终端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超大屏幕、VR虚拟现实技术、人机对话等装备设施开始在新闻出版编辑中得到运用推广。新技术的使用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坐等到参与互动,还能更好地成为知识传播的一分子。出版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图文,还多了试听和触觉的效果,新颖炫目,更吸引年轻读者的注意力。微信、QQ等“摇一摇”功能的推出,配以新闻热点和IH5小动画普及,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传播,增强了用户与出版媒介之间的互动。

(三)受众体验的创新

传统的新闻出版多以文字、配图等平面形式展现,相对枯燥乏味。而新生代受众比较年轻,好奇和兴趣是驱使他们阅读的动力。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个性化出版更容易为新生代受众接受。因此,新闻出版编辑除了依靠可视化形式外,还应该在画面感、形式美感上进行创新,可以在编辑过程中将声音、动画进行导入,虚拟现实切换,再融入一些流行元素,如文字与图表结合、动画与事件结合等等,给受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3]对于内容的制作,图片内容可以采用纪实特写、事件还原、人物访谈等方式来展现,增强现场感,情景交融,抓住人们的眼球和多方面的感受,让出版成为洞察社会的窗口。

[1]于清敏.基于受众需求视角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4(23).

[2]田野.受众需求视角下新闻出版编辑的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04).

[3]路瑶.受众需求角度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

方革秀,女,本科,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编辑,研究方向:编辑与新闻出版)

(责任编辑 高生荣)

猜你喜欢
新闻出版选题个性化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