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平台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2017-03-24 06:20闻进妹夫家网站创始人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头条内容

闻进 妹夫家网站创始人

自媒体平台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闻进 妹夫家网站创始人

本文介绍了国内自媒体平台的分类和自媒体平台的入驻模式,对自媒体平台的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自媒体 平台分类 入驻模式 竞争格局 未来展望

妹夫家的名字来源于Media Fcous+(MF+)的谐音,也就是聚焦媒体和“加”聚焦媒体双重含义。“加”了什么?加了媒体的载体趋势-自媒体化、视频化、碎片化、平台化;加了媒体的价值趋势-IP化;加了媒体的传播-社交化;加了媒体的应用趋势-生活消费化。下面我围绕媒体的自媒体化主题,讲一讲自媒体、自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的猜想等内容。

关于自媒体,这个讨论由来已久,以下是百度百科对自媒体词条的定义(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我觉得到了今天,自媒体的定义已经越来越简化了,既然每一个大媒体都已经挂靠化了,自媒体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媒体,同时也是媒体的个体化。

关于自媒体平台,重点说一下关于平台的建立。自媒体跟媒体个体化变成了内容的供应方,平台是播出方,我觉得现在的平台和自媒体的合作模式,实质就是传统的制播分离。现在被演化成了互联网移动端和所谓的媒体形式,那么平台就是不自建内容而采用搭建市场和邀请入驻模式,邀请专业团队或者是个人更多的入驻内容,平台只是制定平台规则,帮助分发。

狭义的自媒体平台,我的理解是现在看到的互联网、移动端为传媒介质的媒体分发平台,包括腾讯微信、QQ、今日头条的头号等等。广义的媒体分发平台,在未来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所有流量入口类的产品都应该叫媒体分发平台,还包括电视台、智能设备、户外屏幕、工具类APP等所有入口类,都应该叫做新型的自媒体平台。下面这张图是关于目前国内自媒体平台的现状。

我将国内自媒体平台分成了四大类:

第一大类是现在熟知的传统综合类或者门户类的自媒体平台。综合类最大的是以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算是黑马,进入到了新闻或者是内容分发的平台,还有其他的百度号、网易、新浪看点、一点资讯、北京时间、搜狐等等,最新开放的是阿里系的UC浏览器的自媒体平台,越是最新开放的自媒体平台,越是收集了各家所长,规避了各家所短,但因为进入较晚,没有创新合作模式,也更难拉动新入驻。目前平台都在极大发力自媒体入驻,也在流量上给自媒体带来新的声音和新的机会,但未来发展方向不明、还未有清晰收入分配制度和明细化的政策,都还处在混战初期。

第二类是垂直巨头类。主要以视频类为主,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都是最大的视频分发自媒体平台,还有短视频平台,也是现在主流的年轻人应用的平台,比如美拍、秒拍、头条为主,还有黑马类,包括直播里的映客、YY等等。

第三类我把称为细分社交类。包括豆瓣、果壳等等,现在大的媒体都在往垂直细分方向发展,都在邀请更多的自媒体入驻他们垂直细分的平台上。

第四类是硬件软件平台。有全系统类的,比如小米、乐视,还有手机类的苹果和安卓,它的内容发展和未来的影响,包括现在已经看到音乐在中国市场的扩展,都是不可小觑的。例如在手机内置内容上,目前体现有两类,一种叫锁屏类,会有高清图片供你选择,这些高清图片在很快的时间会被视频替代,这些东西都是内置在手机里的。还有一种是直接内置内容接口,安卓手机现在已经基本上投入市场,例如三星在2016年2月份上线了,所有的日历系统里面全部预装系统,你不用登录任何APP,你可以通过你的日历系统开始各个内容,都是预装到手机里的。所以手机厂商对内容野心勃勃,而且有天然的渠道优势。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大型自媒体平台的入驻模式。

例如平台入驻就有不同的要求和体现方式:有拿身份证的,有拿帐号的。同时入驻帐号的批准时间有的在一天之内,有的在一周之内,有的还会有更多限制。

还有一点是推优政策。目前所有自媒体平台里推优政策的智能化做的最好的是今日头条,严格的来说它不仅仅是新闻客户端,它更是根据用户兴趣阅读的分发平台。即使这样,它的推优制度也没办法公示,也没有办法完善,目前所有的平台都没办法公示它的推优政策。今日头条每天推送的头条新闻在一千多条,但是我们作为用户收到的一般每天不超过7条以内。为了使更多的内容得到展示,它是根据用户喜好分发的。

还有一个对平台的考验是版权的保护。在版权保护策略上受好评的一个是新开通的UC,另外一个还是头条,这是比较受自媒体创作者喜欢的。

最后是变现模式。目前变现模式也是比较受挑战的。两大平台已经对自媒体进行了现金拉拢,头条有千人万元计划;一点资讯刚刚推出两亿的补贴制度,包括一直在做的补贴和区域推广,都是比较明显的补贴制度。但是这个补贴制度进行一段时间以后,我个人理解的是:它就会像股票中奖一样困难,变成了一种精神安慰。而且有更多的自媒体平台还没有提供更好的收益模式。据我所知,今日头条实际上在每个页面的自媒体广告收入是相当低的,怎样才能让自媒体整个收入获得更切实的保障是一个问题。百度现在无论是在百度广告、自营广告,还是在百度联盟系统上都在加强这一块的建设。

我对未来自媒体+平台的猜想或者说是趋势的演进观点如下:

第一个趋势是:传统意义的媒体消亡,演变为平台及自媒体两条路径。大家在广电体系中可能都知道,媒体最早是介质和内容的统一体,而现在开始分成两路:一部分媒体朝平台上发展,一部分媒体朝自媒体发展,而越来越多的大媒体使用的是分流方式。据我所知传统媒体,哪怕是杂志社,当自媒体成长到一定阶段,他们就会邀请更多的投稿模式进来,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用投稿模式来解决的,而不用再养自己的内容采编团队。

第二个趋势是: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平台。从我个人理解来说无论是硬件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已经走到了这一点。

分阶层是从互联网开始的,互联网把人的阶层分成了网上和网下,再到移动端。实际上每个人都被限定到一个手机上,一个帐号上面,而这个手机、这个帐号也是一种媒体表达,也就是自有的握在手里的平台。我们被编成了一个一个小格子,而这个阶层不是网上或网下,而是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小圈子。在这样一个孤独的状态下,我们被划分成一个一个小格子,当你被圈出来的时候就不能只专注自己的事情了,你要专注的是寻求如何跟外界的沟通。前面我说了人人等于平台,现在我也举一个例子:包括蓝鲸财经记者的平台,他们先是自媒体,然后聚合成一个新的自媒体门户,这也是多数垂直自媒体发展的方向,它的整个构成是人人媒体,它其实是一个小型平台。

第三个趋势是,从"多渠道分发"到"多渠道聚合"。内容的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的时间在不可避免的碎片化。从移动端角度来说,真正称为APP巨型平台,并且已经开启了整个自媒体平台计划的就有不下50种。在这么多平台领域的情况下,分发分得过来吗?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自媒体人都非常忙碌,也很困惑,今天还有人问我们要不要加一个人,我们也知道在未来会被邀请入驻,但是入不入驻呢?一入驻的话,可能为了平台给你分发的少量广告甚至少量流量,占据了很多时间、物力,包括精力。很多自媒体都在这样的茫然中,一开开十个平台,负责十个号,这是不是一个趋势呢?所以垂直自媒体的出现会吸引更多人,自媒体要从多渠道的分发开始,更多的是多渠道的聚合,来产生自媒体的品牌效应。特别是在广电系统,媒体多渠道的分发还没有完成,那么是否可以借助现在整个自媒体平台入驻模式,更多的引进到电视台体系,这样就有可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供应商把这个作为更大的平台来供应。这是不是一个未来电视台能建立的多渠道分发方式,同时再通过电视和其他方式进行渠道聚合?从电视媒体来说,或是跟媒体的同步行为,我觉得对广大的受众自媒体生产者来说,是有蛮大吸引力的。

第四个趋势是生活化服务类持续爆发。下面这张涨幅最快的前二十个帐号有瑜珈类、音乐类、育儿类、美食类,还有交友类。这些类别都是各个帐号自媒体平台的黑马,上升的非常快,这一类信息对自媒体制作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趋势。

第五个趋势是自媒体的区域化和定向化。垂直的内容和有地方特色的内容,都是目前越来越受欢迎的。

据我所知,现在一些城市包括县市对信息采集的获取,包括对本地的服务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荔枝新闻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

“用户爱旅游”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关于未来自媒体发展的特点,是上个月WTB调研集团发布的。社交媒体人群对旅游的爱好是超过其他任何媒体用户的,他们的整个用户上,旅游和生活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自媒体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所以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外国网红在进入中国。我们在接触维密模特的时候,发现国外大部分排名前十的网红都已经被国内的经纪公司接触过,说明国内的触角还是挺广的,但是怎么能把他们更好的带到主流平台上,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主要人群集中在20岁到30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和未来的

第六个趋势是自媒体的电商化与视频化的渠道。WTB高度调查了淘宝、爱奇艺和微信的用户行为,发现这三者用户行为重合度非常高,在美国社交、视频和电商的用户行为重合度也非常高。可以说明几点:电商化不仅仅是卖商品,电商化在未来意味着还有卖知识、卖服务,甚至是卖版权的业务;还有一个就是视频化,实际上也不简单体现在娱乐搞笑,或者是电影电视剧的纯视频上。视频化也会体现到各个生活视频、短视频的发展上,包括VR,大屏幕展示,都开始倾向于视频化发展,视频化在整个媒体化和自媒体化中实际上是完全不可回避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妹夫家是全球化短视频版权中心及高端全媒体智库,也是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唯一的短视频、直播视频、音频等的线上版权登记入口。其主要业务是全球短视频版权代理和发行、企业视频化内容及推广解决方案、媒体资源和战略规划及咨询。目前拥有国际、国内最顶尖的近200家短视频机构的版权分发权益,数万条专业优质的视频内容,及国际知名视频素材库,并覆盖火车、航空、电商、工具类APP、电视及手机端平台等垂直或线下渠道。

猜你喜欢
头条内容
微头条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头条》(四首之三)
头条
主要内容
头条
头条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