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研究

2017-03-25 18:20沈薇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媒介

沈薇

随着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旅游环境解说系统广泛受到国际关注,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环境解说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总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的研究必要性和意义,从目的与功能、解说媒介、解说模式受众需求、不同功能分区解说模式研究、解说模式评估等方面归纳前人的研究,并作简要评述与展望。

一、研究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而划出的一定地域范围。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445个。

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在全球迅速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直接对象,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

自然保护区是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对环境负责任的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避免盲目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还能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教育功能。而设置科学的环境解说系统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

二、研究内容

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的研究,除上述必要性及意义研究外,主要还有解说模式规划目的与功能、解说媒介、解说模式受众需求、不同功能分区解说模式研究、解说模式评估等研究方向。

(一)解说模式规划目的与功能研究

1.对保护区影响

环境解说可以通过告知游客景区的规章制度、政策、规划及资源信息协助景区的管理,也可作为呈现管理形象与游客行为和态度之间的桥梁、突出景区资源魅力、提高景区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并能通过分散一个地点的游客来减轻保护区的压力(Shiuh和Chuang Lee,2005;吴希冰、张立明、邹伟,2007)。

2.对游客的影响

环境解说应达到帮助听众对造访地形成关注、鉴赏和理解、实现管理目标、促使公众理解管理机构、使旅游者与资源之间形成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联系、改变人们的环境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个体的目标和目的(Knapp,1994;Susan,2003),并达到通过提高景区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目的(吴希冰、张立明、邹伟,2007)。

前往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游客特点不同,需求也不同:Moscard(1996)可将游客分成积极的与钝化的两种,认为解说的设计应该致力于前者,因此解说模式的开发注重四点原则:解说应为游客提供多种体验;通过以自然为导向的解说活动令游客参与其中并控制注意力;建立解说员与游客个人体验和感受的纽带;通过解说激发游客的智慧,鼓励游客进行提问。

因此,解说模式规划时,应具有教育性、引导性、专业性、趣味性、科学性、综合性和人文关怀,并能突出景区历史文化内涵(梁莺莺,2008),以达到学习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张建萍、吴亚东等,2010)。

(二)解说媒介研究

环境解说模式基本可分为向导型和自导型两类,相应依托的目前环境解说媒介主要有导游服务解说、标示牌、景点解说牌、环境安全警示、网络媒体解说、多媒体影像视频、图文印刷物、情景互动体验等。Cherem和Martinkovic(1977)研究了口头解说与非口头解说对听众接受信息的重要性。Hanna(1986)对可视性设备对游客传达的信息效果进行了评估。Mcclafferty(2005)通过实证得出,交互式解说媒介与一般的解说媒介相比,可以取得更好的解说效果。赵晓娜和王辉(2015)认为除完善基本的解说媒介外,借助科技发展契机,创新解说载体,将现代虚拟信息技术融入环境解说媒介设计中,增设虚拟旅游体验设施、电子解说触摸屏、多媒体展示系统等现代化影音解说媒介,弥补传统解说媒介的不足。

(三)解说受众需求研究

为开发更完善的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更好地提供环境解说服务,需要对环境解说的受众需求进行研究。洪艳、陶伟(2005)研究了游客对旅游解说需求的差异,并探讨游客属性、出游动机与解说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徐新玥(2010)认为,自然保护区解说受众人群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观、较成熟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较高的环保意识。王艳(2010)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发现游客认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应具有传达信息、增加体验、教育游客及环境保护等功能。梁莺莺(2008)强调生态旅游归根结底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要注重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要是游客参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自然而然的感悟,寓教于乐。

(四)不同功能分区解说模式研究

合理有效的功能区划是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多重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因此,环境解说模式也应根据不同功能分区有所侧重:张建萍、吴亚东等(2010)认为核心区禁止任何解说设施的建设,通过一些特殊的解说媒介的帮助以实现区外解说;缓冲区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解说设施建设,并可以设置一些生态景观小品,组织生态游戏等;實验区解说媒介应灵活多样,尽可能的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吴希冰、张立明、邹伟(2007)提出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在不破坏和影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可借助于旅游管理标识牌,代替管理人员对游客进行无声的、现场的管理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五)解说模式评估

罗芬、钟永德等(2005)调查了游客对各种解说类型的有效性评价并为提高黄山园内解说效果提供了建议。罗芬、钟永德等(2008)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分析得出游客因社会经济背景的不同在解说媒体偏好与解说主题兴趣上存在差异。蔚东英(2008)从环境解说的功能性、社会性和体验性三个方面着手,确定环境解说评估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通过专家咨询、集体讨论、频度统计和反复过滤产生法筛选出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估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和计算权重,构建地质公园环境解说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从评估者的角度提出环境解说三方评估体系。

三、研究方法

主要为定性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为文献综述法和专家咨询法,还广泛采用了跨学科研究方法,涉及学科主要有包括旅游心理学、传播学、消费者行为、旅游体验、自然保护区学。

梁莺莺(2008)还运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法进行了妙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赵晓娜和王辉(2015)通过对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进行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解说系统优化研究。王艳(2010)从系统学角度提出由解说反馈、解说对象、解说受众、解说内容、解说组织、解说媒介等六大要素组成的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并以鹿寨香桥喀斯特生态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该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FORCOM框架进行规划设计。武媚(2012)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对面向游客的地质公园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

四、研究评述

国内外对环境解说模式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的积累,和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结合度较高,并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知识,努力使环境解说模式更加科学完善,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显著问题:

(一)缺乏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为利用文献综述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定性研究,缺少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实验开展的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因此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因此,这些研究构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只是初歩的、探索性的、可操作性较差。

(二)缺少与高新科技结合的模式开发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也应积极运用高新技术,而目前的研究主要还集中于旅游标识牌、导游解说服务研究,而这些传统解说模式的研究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三)缺乏综合性解说模式研究

目前研究主要突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的自然保护功能和教育功能,而忽略了生态旅游的游憩娱乐功能,无法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研究方式老旧,缺乏创新

目前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因此难以提出创新性的解说模式,这也导致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在建设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公众信息资料类型单一、缺乏景区特色等。

(五)缺少系统性研究

目前的研究基本都只关注于某一单一领域,研究成果较为零碎,缺少对系统性研究,因此无法为解说系统规划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导致国内目前各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中缺少专门的完整的旅游解说规划。

五、研究展望

(一)注重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

科学合理的解说模式需要明确的实践和数据支撑,未来应从理论研究、定性研究转向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式,进行大量问卷调查与统计,并且与实验相结合,建立有实际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环境解说系统。

(二)开展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环境解说模式研究

由于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自然保护区景区承载量有限这一特性,未来应更多借助现代科技,将现代虚拟信息技术融入环境解说媒介设计中,借助目前不断出现的全息影像技术、VR虚拟现实,可使游客逼真地感受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场景,这可使游客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知识,还能有效减轻保护区人流负荷,有效彌补传统解说媒介的不足。

(三)注重不同游客心理需求的研究,并针对不同细分群体开发相应的解说模式

单纯强调环境利益而忽视了游客对旅游的心理需求会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满意度下降、对生态旅游的兴趣降低、环境教育的目的无法实现。然而生态旅游者的兴趣不同,旅游时间有限,因此保护区解说规划者应根据生态旅游者的市场细分结果,针对性确定解说模式,既要满足高层次、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科学研究的需求,又要满足大众旅游者休闲游憩的需求,并培养大众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兴趣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系)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媒介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