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增收

2017-03-25 09:46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农村

特约评论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增收

特约评论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开放型农业和创意休闲农业,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效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保障粮食供需平衡、口粮自给的要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大优质稻米推广力度。积极发展特粮特经作物,因地制宜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突出绿色蔬菜、应时鲜果、花卉苗木、名优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重点扩大淮北沿陇海线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长江沿线精细蔬菜生产,培育壮大一批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和宜业宜居宜游的农业特色小镇。加快推广新型农业设施,重点推广“两网一灌”与水肥一体化设备应用。突出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打造一批肉羊、肉兔和毛皮动物等产值超10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深入实施水产良种和科技入户工程,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

着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农药零差率集中配供。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农产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行业协会等提高品牌化发展意识,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支持各类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加强联合与协作,运用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等打造农产品“地域名片”。

加快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休闲体验、健康养生等创意农业。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传承利用,推荐申报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加快发展以森林公园、海洋牧场、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探索乡村旅游用地新模式,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林地、湿地、水面等资源,鼓励农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兴办旅游服务企业。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引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壮大农业行业协会,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