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之美,源于自由

2017-03-26 08:29陈远
同舟共进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札胡适书法

陈远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我对博物馆没有免疫力,何况又在家附近,就跑去参观。展出的有“清华学人翰墨展”,内容是清华老辈学人的通信或手稿。这几年,手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虽然基本上还是局限在文化人的范围内。这个展厅,庭前冷落,参观者寡,正好可以让人安静欣赏。置身其中,看着这些手札,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代。

【生于传统】

学者和文人的书画,不同于职业书家和画家,因其背后有学养的浸润,使得作品有生气、有性格,而且韵味悠长,其中又多涉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于是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比如陈梦家写给考古学家董作宾的信,真是好看极了:彦堂先生赐鉴:

日前下乡亲聆教益,至为快慰。又承尊夫人殷勤款待,尤为感激。昨日守和先生来谈,述及《甲骨丛编》之计划,彼甚热心赞成,并先由图书馆自印出版,关于报酬办法已由馆方草拟方案寄来,嘱代寄奉于先生,尊意如何?并可提出修改,版税抽百分之十五并预支千元,至分期出版,期限二月似太短促,凡此皆可从长计议者也。《殷墟文字外编》编成后似可续编此书,将来全书告成,实契学空前之大著也。

昨途遇立庵先生,因天雨并未去呈贡。彼下季决开“六国文字研究”云。联大迁徙与否尚在未定之中。何日入城,请临舍详谈,并望下榻此间也。

专此,并请

撰安

梦家谨上

十月七日

信很短,但信息量很大。当下最热门的“内容创业”,原来在民国才是真正的热门。像甲骨文这种偏门的学问,版税竟能高达15%,而且预支稿费,在今天,这类书如果没有补贴,怕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了吧?这里面还体现出陈梦家的眼光,董作宾的研究还在进行之时,陈就能敏锐察觉到董的研究可以成为“契学空前之大著”。根据信中提及的“联大迁徙与否尚在未定之中”可以判定,这封信是写于1937年,联大还在长沙之时。要知道,那时候“甲骨四堂”的说法还没有出现,陈梦家的判断,正是基于他对相关领域的熟谙。其它如关于西南联大的信息,虽然是一语带过,有心人也可以据此爬梳出一篇文章。这就让学人书札除了美学意义之外,还承载了历史的信息。

虽然生活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文人还是能够相对自由地说话。在自由的环境里,人才会活出真正的风流。

厚生同志:

何时开会,应何日返京,请于前四天

电话告我,才能购飞机票。我晨九时前准在

家,除非到医院。现因病,一般整日不出。

我已见好,请释念。

即颂

安好

曹禺

八三、四、十七上海

这是1983年4月,曹禺写给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刘厚生的一封信。信中所提会议,是指当年12月《戏剧报》为庆祝曹禺创作五十周年召开的座谈会。代表曹禺戏剧最高成就的《雷雨》是在1933年完成的,后来,就连曹禺也没能超越自己。写信的时间虽在上世纪80年代,底子却是旧底子。信里的称谓变成了同志,语言还是旧语言。一个人在哪个时期成长,归根到底就是哪个时代的人。

【跃然纸上的性情】

对于学人手札的史料价值,过去已有不少叙述,或许这也是手札鉴赏需要跨越的专业背景门槛,影响了这些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但是,即使抛开专业要素不谈,学人手札表现出来的性情,也和当时的职业书家迥然不同。

对于冯国瑞先生,读者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梁启超对其评价非常高,说他是“美才”“奇才”。当然,这也许和冯国瑞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受教于梁启超和王国维有关。不过,当年能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人,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在那么一堆人尖儿里受到任公如此褒扬,肯定不一般。下面这首词,是冯国瑞写给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的,词曰:

高阳台·春思

和露苏花,沉阴钓雨,做春多费推迁。猛卸貂裘,新寒破暖还悭。盈眸燕草凝丝碧,想倾城,车马争妍。更谁怜,莽接斜阳,蓦换华年。

当筵只怕东风恶,料无心拾翠,划地飞绵。试上琼楼,沧桑阅遍铜仙。金鳌玉蝀应如旧,恋芳菲,紫姹红嫣。放歌声,好把奇情,尽付豪弦。

衡如词兄馆长郢政

弟冯国瑞呈稿

三月廿八日

这些文字,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采风流。

郭绍虞是文学批评史家、语言学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郭绍虞曾在多所大学的国文系任教,很多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那就是郭绍虞。以下这封信札,是郭绍虞写给出版家、文史专家陈翔鹤的一首七律手稿,诗曰:

百家灿烂百花妍,欲吐狂言快着鞭。

人在东风忘是老,事关跃进各争先。

抗心讵作中游客,努力还同上水船。

直向红专道上去,高峰更达最高巅。

这首诗一看就知道写于哪个年代。我们要感谢这些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先生们,传统的流风余续,正是由于他们才得以流传。单单从史料来看历史,往往得之理性,失之感性。这些屡经磨炼而不改旧习的老先生,让我们看到一个生动的时代。

前些日子,我和章诒和老师聊天,谈及书画。我说,学人书画和文人书画,必定会跑赢职业的书家画家,因为他们的书画背后有学养,有精神,还有故事。更重要的是,学人和文人在作书作画时,往往是无心之作,这正好暗合书法“无意佳乃佳”的道理。

章老师说:你说得太对了。

【学人风流】

曾做过清华学堂监督的周自齐写给外交家陈箓一封感谢信,感谢他照顾自己的侄子。清华学堂时期的清华隶属外交部,那时的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的角色,而陈箓时任中华民国外交部政务司长,两人算是有同僚之谊。信是这样写的:

任先先生阁下:

頃阅部令,舍侄承蒙调差金倌,格外成全,感荷无极,除函饬谨慎供差,用报知遇外,谨专函鸣谢。

并请

春安

弟自齐顿首

官场有人情其实很正常,一个制度化的社会不会排斥人情,只要这份人情干净纯粹,就能坦坦荡荡。周校长这封感谢信就是极好的例子。看这封信,也能体会“无意佳乃佳”的道理。周校长不是书法家,但字真是漂亮,这漂亮不是做出来的。学人书札之美,不单单是时间的熏染,更是因为这些纯正的学者们学识渊博,风流永在。

再来看胡适一封极有意思的信札,胡适的字很常见,但这封信札并不常见。

小芳:

我到家了,家里的人都想念你。你现在已上课了吗?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请你代我问爹爹妈妈的好,并问弟弟妹妹的好。

适之

十八、三、二

这是胡适1929年写给朋友陶孟和的长女陶维正的信。读者们对于陶孟和是社会学家这一点,都应该比较熟悉,其实陶的夫人沈性仁也是著名的才女,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就是她翻译的。1929年,胡适已经是名满天下,但我们看他写给朋友女儿的信,温情脉脉却又不道貌岸然,难怪有人说:“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

“不可太用功”,要“多玩”,现在还有长辈会这样对晚辈说话吗?看这封信,真是让我心生感慨。周围的同辈朋友,基本上都是和胡适写这封信时的年龄相仿,每次相见,总是会问孩子功课如何,报了多少补习班,怎么才能上一个好点的学校。

却很少有人关心孩子快乐不快乐。

怪这些朋友吗?我知道不该,我也想劝他们让孩子解放出来,多玩玩,小孩子本来就是应该多玩的年龄。可是我不敢,这里面既有做人风格的不同,还有环境和时代的风气。钱学森晚年发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虽然培养大师不是教育的目的,但是如果教育违背天性,违背了“使人成为人”的初衷,大师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书札之源流】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书法的源头,虽然不是从书札而起,但书札却是书法领域内最引人注目的明珠。

书札,顾名思义,就是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把字写在小木片儿上,故称之为“札”。目前我们发现的流传于世的最早的书札,是三国时期陆机所书的《平复帖》,此帖由作者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共九行八十四字,字体为草隶书,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平复帖》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书札,其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有此名。信中云: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徐邦达论《平复帖》时,说它“草法、文句,都很古奥,难以辨识”,甚至是否陆机所作,目前也难有定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面对《平复帖》时,穿越千年,感受作者当时的情绪及其运笔之美,这便是书札的独特魅力所在了。

到了魏晋时期,书札的应用更为普遍,并且渗透到文学、书法艺术等各个方面。魏晋士大夫崇尚玄学清淡的风气,体现在书札里,一方面是注意礼仪规范,另外就是文辞训雅,书写挥洒自如,再加上魏晋士人喜欢品评人物,读来就更加有趣。一个人的性情,也在书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所熟知的钟繇、王羲之、谢安等人,都善书札。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读来蕴藉隽永,回味无穷。

及至唐代,出现了专门用来写信的纸。之后的笺纸也越来越讲究。明清以降,著名的有《十竹斋笺谱》《芥子园笺谱》等。精美绝伦的笺纸,配之以个性淋漓的书写,使得书札的艺术性越来越得以体现。

不过,书札的艺术性,首先是建立在其实用性的基础上,忽略了这一点,谈论书札之美,就会离题万里。如今的书风,之所以大多匠气十足,一方面固然是时代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和书法的实用性逐渐退出时代、当下人们又忽略了毛笔的工具性有关。

【从形态之美到自由之美】

回到手札的问题上来,胡适的字,在那个时代不算是好的,大概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可要是放在当下,没几个人能写出那样的字。为什么?因为当代的书法,几乎是走进了一个误区:书家不读书,一味追求笔墨。一个不读书的书家,笔墨功夫再深,也不过是个匠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书法之美,形态之美只是第一步而已,到了深处,便和书写的人的生命连在一起。置身于清华学人翰墨之中,我看到的胡适和陈梦家的样子,是他们的音容笑貌。书法之所以能传递给人的精神甚至于不朽之处,正在于此。可是我们今天一说书法,便是“二王”,抑或“颜柳欧赵”,这些人美不美?当然是美的。可是他们的美,是自己的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与友人雅集时状态的写照;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他悲愤之情的表现。不了解这些,而去追逐他们的笔墨功夫,不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么?

书法是什么?如果不故弄玄虚,书法就是写字。写字的目的是什么,是达意。吊诡的是,“书法”这个名词的诞生,却让人逐渐摆脱了写字的本意。

艺术意义上的“书法”一词,始见于南朝梁代。后来书法大行其盛,到唐代几达巅峰。但也是从唐代起,由于过于强调法度,文人创造性萎靡,下笔必思前人,书法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到了清代,以至于“帖学”穷途末路,当时的书家为求另辟蹊径,转向“碑学”,才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转变。民国的学人和文人,受此流风影响,大多也取法于碑。胡适的字,虽然略显柔媚,出处却是碑学。

在清代,倡导碑学代替帖学的代表人物是大学者阮元,他是书法家刘墉的学生。阮元在研究了六朝以来的书派之后,认为有两个不同的根源:一派是自二王以来流传下来的书札,一派则是北朝以次流传下来的各种石刻碑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南帖北碑”。在阮元看来,南朝书帖在当时已经式微,所以主张兴起北碑,以济南帖。他给老师写信,委婉提出让老师加入北派碑学,可刘墉回信时,對阮元的问题只字不提,只是说你做官的地方火腿做得不错,我很喜欢吃,可以常常带一些到京师来给老师吃。

这是书法史上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阮元的看法,已经触及书法的演进趋势,也注意到了书法的时代性,在当时来说,不啻是变法之举,意义非凡,对于宋以后帖学相承笔势由圆媚而日趋薄弱的现象起到了提振作用。可是他的看法,还是从字形的角度出发。刘墉不回答他,或者就是因为在他看来阮元的说法是错误的,不值得反驳,当然也可能是刘墉自己也没有弄清楚,所以避而不谈。

刘阮通信中说到的问题,刘墉可以避而不谈,但我们今天再谈论书札和书法,却不能回避几个问题。

第一就是阮元所注意到的书法的时代性问题。自有文字以来,从商到周,及至隋唐,一代有一代之风貌,直达自由之境,而无萎靡之风。而自宋代以后,则江河日下,有自己面貌者越来越少。这既有随着书法发展,提高越来越难的因素,也有自唐朝以来过分强调法度,后人被前人笔墨束缚的原因。

第二,书法首先是实用的艺术。我们看古人所谓的书法,其实单纯的“书法”是很少的,单纯的“书法家”也是很少的。远古姑且不说,钟繇的“五表”是写给皇帝的奏章,他在当时的身份是政治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过是友人雅集的记录,而他在当时更为人们认可的身份是右军将军;颜真卿是书法家不假,一代名臣的身份也是客观存在;至于后来的苏轼、黄山谷等人,更是身份多多。他们的书法作品,更多是他们自己人生某段状态的真实表现。他们的书法,与其说是人以书传,不如说是书以人传。后世不解其中真味,遂行描头画角之事。然而,凡是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有自家面貌的。跟着前人亦步亦趋的,可能会红极一时,但是大浪淘沙之后真正能留下来的却少之又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各家面貌不同,运笔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赵孟頫说的“结体或有不同,运笔千古不易”。最近几年,传统文化逐渐复苏,热爱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同样是拿毛笔写字,可我们今天的环境和工具都和古人有很大的不同,毛笔不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工具,而成了展现艺术的工具。但是一味地追求艺术,忽略了书法的实用性和毛笔的工具性,书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也就会走向艺术的反面。学习前人,当然也属必要,但是尽学前人,就会丧失自我。李可染说“最大的力气打进去,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面对忽略传统的激愤之语,现实往往是最大的力气打进去之后,用最大的勇气也打不来。

回想这几年跟随家师永厚先生学书,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写你自己。老爷子从来没有教过我技法性的东西,却让我懂得了艺术的归宿是自由,而不是做别人的奴隶。

从条件上讲,现代人碑帖随处可见,古人见了,必然会艳羡不已,我们有理由寫出更好的书法,而不是现在的样子。

猜你喜欢
书札胡适书法
《胡适》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阎万章先生致刘凤翥先生书札辑注
书法欣赏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上)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下)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