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交的年轻人

2017-03-26 04:19上海浦东新区上南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刘天林
城市公共交通 2017年6期
关键词:修理工公交驾驶员

上海浦东新区上南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刘天林

我们公交的年轻人

上海浦东新区上南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刘天林

大量职工临近退休,巨大的营运服务和安全工作让企业倍感压力,一批80、90后年轻人的加入,让公交看到了希望——

陈依娜,1991年出生,一个性格外向、快人快语的女孩。去年十月,她应聘来到上南公交。说起为啥选择公交?她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说道:“我妈妈是一位公交乘务员,十几年前就耳闻目睹她在车厢里卖票、报站、开关门,热情为乘客服务,当有人竖起大拇指,表扬妈妈时,我心里也有一种自豪感,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默默地想,长大我也要干公交这一行。”

像陈依娜这样有着公交梦想的一大批80、90后的年轻人,在上南公交公司驾驶员、乘务员、调度员、修理工等岗位上都有他们的身影。目前,在上南公交驾驶员队伍中,35周岁以下已经占到近16%,修理工更是达到38%。

随着“年轻一族”进入了传统的公交行业,给公交企业增添了青春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交驾驶员的紧缺。上南公交公司从年轻人入职、服务、安全、管理方面搭建平台,为他们开辟出一条成才之路。

“开过去的8辆公交车都是老驾驶员”

公交司机老龄化困扰公交行业发展,从业的驾驶员年龄偏大。在浦东南路宁阳路,十分钟里经过的82、981、985路8辆车,驾驶车辆的都是50多岁的老驾驶员。自2012年上海公交企业实行公交驾驶员“提前退休”政策,55周岁以上身体条件不适宜继续承担驾驶员工作的,可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四年来,上南公交每年有50多人办理提前退休,再加上每年正常退休的120多人,一年就有170名驾驶员退休。此外,在岗的驾驶员中,超过50岁的已达到35%。

上南公交存在的驾驶员年龄偏大、短缺问题,给线路的正常营运带来很大的困难。线路要调整、新辟,设站和车辆全部安排好了,没有驾驶员来开车,这不等于零吗?

“干公交,也有希望有前途!”

上南公交对驾驶员老龄化、一线驾驶员短缺,多方面、多渠道地把招聘公交驾驶员的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

自2012年起的四年中,上南公交每年招聘近200名驾驶员,其中有近2/3是年轻一族。至2016年底,全公司近1900名驾驶员中,80、90后的年轻人已有300多名,占驾驶员总数的16%。不仅是驾驶员,乘务员、调度员35周岁以下的员工也占到乘、调人员总数10%,修理工35周岁以下的有114人,占到修理工总数的38%。

一大批80、90后的年轻人进入公交行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老龄驾驶员大量退休而造成驾驶员的短缺,而不少年轻人之所以会在职场上选择公交,也在于公交行业职工收入的不断提高。

上海公交自2008年第三轮改革以来,上南公交驾驶员人均年收入已从不到5万元涨到2016年的9万元,上涨近65%,月薪在7000元左右。公交从低收入水平行业,慢慢走向中位,逐步开始吸引年轻人的加入。

“公交老龄化,既是弱势也是机遇,从驾驶员做起,再到车队管理员,到公司管理层,有希望有前途!” 32岁的郑祥有着大专学历, 2006年进入公司驾驶610路公交车,天天把车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凭借着优质的服务,2014年获得了上海市公交行业“优秀驾驶员”称号,从一线驾驶员到路线班组长,现在已走上了管理员岗位。据统计,上南公交目前中层管理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达到了近35%。

1983年出生的修理工傅明杰,在公交已经工作了10多年,现是成山路车间日班组的副组长。在去年浦东公交修理工技能比武大赛中,凭借精湛技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了个人综合一等奖。2002年,中专毕业的傅明杰来到公交。作为一名修理工,他每天少不了一身汗水、一身油污。虽然艰苦,但他仍坚持着他的公交梦想, 去年他拿到了高级工证书和大专毕业证书。

“公交给了我归属感!”

89年出生的机场七线乘务员朱烨,以前是民营企业一名销售员,2015年来到上南公交。年轻好学的她,经过师傅带教后,很快进入了角色。公司推荐她参加2016年浦东公交乘务员练兵比武。获了应知比赛第一名。在采访中她兴奋地说,“进入公交,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94年出生的严佳俐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2013年从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公交调度专业毕业后,进入上南公交集群调度中心工作。小严说,集群调度是一项新的工作,不但要掌握电脑知识,而且要了解公交的运营情况,才能合理安排,灵活调度。上南公交目前集群调度智能化管理已全覆盖,要求线路调度员掌握现代化的集群调度技能,这对于传统的调度方式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年轻人的加入,把这项工作做得“游刃有余”。

公交行业的优质服务和身边公交人平凡中的不平凡经历也感染了这些年轻人,激起了他们对行业的热爱。实习驾驶初期,不少年轻人跟着师傅每天清晨5点起床,晚上10点多回家,看到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的师傅,他们由衷地感慨,“天天起早摸黑,坚持做到把乘客平平安安送到家,要做个公交人真不容易!”

“助力,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面对年轻人的逐步增多,公司着力打造“青春助力工程”,实施年轻驾驶员“专项带教计划”,包括服务、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安排青年驾驶员为期一年的实习期,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司机,作为他们上车实习的带教老师。

163路驾驶员于永刚是个80后的小伙,他深有感触地说:“周围有那么多的老师傅传帮带,真是太好了!”为做好带教工作,培养好“新鲜血液”,公司专门改造车辆作为带教车,并在公司内部招聘资深驾驶员作为带教师傅,制定专项带教计划,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反复练习驾驶技能和每个动作。根据带教计划,不仅是驾驶技能的培训,还安排年轻驾驶员到公司各个部门、基层轮岗锻炼,学习管理岗位的基本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培养好年轻人,公司有一条上海市“青年文明号”781路,线路上的驾驶员都是80、90后,车队长也是一名80后的年轻小伙。他们多年来帮助盲人乘客,末班车延迟三分钟,为持红白相间盲杖的乘客贴心服务,这群年轻人受到了《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和市级媒体褒奖。几年来,公司把781路打造为“成长摇篮”,把有梦想,有志趣的优秀青年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80、90后的年轻一代,技艺日益成熟,思维更加活跃,已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2016年3月,修理公司成立了以35岁青年修理能手苏海庆领衔的“苏海庆技师工作室”,工作室对维修设备开展小革新、小改造。去年,工作室成功自制大宇DL08发动机综合校验台,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大修工艺水平和修理质量,使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公交工匠,并被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公交行业首家技师创新工作室。

通过 “专项带教计划”、“青年文明号”、“工作室”,公司努力为青年一族搭建平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公司又陆续推出了“优秀劳务工转合同工”、“练兵比武”、“文明之星”等措施,这些“助力工程”在公司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年轻人提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里体现人生价值

目前,上南公交的驾驶员越来越年轻,学历越来越高,收入稳步提升,企业文化的多姿多彩,留得住年轻人了。

981路海阳路终点站,这里是上南公交公司好几条线路的调度室。中午时分,调度室内聚集了六七个等候发车的司机。其中一张年轻而腼腆的面孔是张杰。张杰毕业于上海电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他对自己的职业有了重新的思考。最终,他选择了公交,他需要归属感,体现自己的价值。作为公交的新司机,张杰坦言自己正在慢慢积累经验,他时刻提醒自己,身后载着一车人,必须要注意行车安全。

近年来,随着公交司机收入待遇的提高,越来越能留住人了。能“留住人”的,不光是收入,更有企业文化。从上南公交团委获悉,公司每年都会开展很多文体活动,跳广场舞,文艺汇演,去滴水湖跑步、骑车。还关心年轻人的婚姻大事,组织相亲活动。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包括为四川贫苦儿童的义卖,参与自闭症儿童的“蓝丝带行动”等 。

在采访中,上南公交管理层这样认为:老龄驾驶员逐步退休,青年驾驶员不断进入,面对现实、开拓视野、改革创新、转变思路,培养好公交的新生力量,给传统行业注入青春活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市民。

猜你喜欢
修理工公交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小小修理工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小小修理工
修理工星星狐
等公交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修理设备可更换且修理工多重延误休假的温贮备系统
“王牌驾驶员”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