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展翅正当时
——谈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2017-03-27 14:03安徽省滁州市李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滁州市小语名师

□文/安徽省滁州市李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李 艳

大雁展翅正当时
——谈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文/安徽省滁州市李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李 艳

一支崭新的雁阵在滁州小语这片广阔天空群雁展翅 比翼齐翔

2015年12月,滁州市李艳小学语文工作室经安徽省滁州市教育体育局命名成立,来自滁州市各县市区的19位骨干教师——一只只大雁带着自己的热情与梦想,加入到这支崭新的雁阵中。一年转瞬即逝,一次次网络交流,一节节课堂展示,一场场研评讲座,是我们努力跋涉的脚步。我们在寻觅中,明确了方向;在共读中,丰厚了底蕴;在磨课中,增长了智慧;在腾飞中,品尝着奋斗的艰辛和成长的快乐。

雁之思 明方向

名师工作室成立了,欣喜之余,就是深深的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促进、引领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专业化成长?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使进入工作室的青年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让成长成为他们自我的选择?既然是集滁州市各县市的优秀青年教师,我们要在理论上有自己的思考,在学科上有一定的专业深度,才能走在教科研的前列,努力辐射带动一片。一个缺乏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团队只能是松散的、无持久生命力的。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是工作室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形成过程中,作为工作室主持人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大家,要切实处理好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的差异甚至冲突,要让每个成员以主体的角色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我让每个成员思考我们的工作室可以在小语教学哪方面进行研究,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上我们可以有哪些提高、改变的途径。于是,所有成员努力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国内外的新理念,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学习,提升专业理论,关注最新的教研动态。工作室为此召开了四次网络研讨会议,我们通过学习吴忠豪教授的有关理论,懂得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的重要;通过学习群文阅读的有关理念,懂得了如何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在学习与思考中,最终确定工作室的研究方向——精准定向·创意组合·夯实语用。明确的研究方向是我们19位成员对小语教学的思考与追求,是我们共同的愿景,是凝聚个体力量、协调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每位成员认同我们的研究方向,才能自觉自愿的为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努力,也才能在专业发展中自觉地进行反思和自我完善。“共生”的事业愿景激励着成员在行为上的趋同与和谐,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学习思考,为群雁展翅指明了方向。

雁之行 促成长共读夜话,书韵飘香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不仅仅因为央视的诗词大会,更因为我们是教师,更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师。但是,看看我们的周围,现代社会,忙不完的工作,干不完的家务,看不完的微信QQ……哪有时间读书?为了营造一种读书学习的氛围,推动工作室成员积极投入到读书的行列,我们开展了共读书活动,大力提倡“在工作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引导成员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阅读,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共读伊始,我们进行了科学、有序的共读活动安排,要求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读书任务,并按计划相约周三,在QQ群视频分享自己读书的感悟以及收获。每次交流活动,安排一名主持人和3-4名主要发言人,主要发言人提前准备好讲稿和PPT。一年来,工作室QQ群进行了11场读书分享活动,每位成员都进行了三次以上的交流发言。每次分享大家都能认真思考,精心准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结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进行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思考能力。分享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感悟有深度、有广度,一次次的读书盛宴给大家带来一场场头脑风暴。除此之外,我还组织成员参加全国知名的小语群——鲲鹏小语、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群、徽派小语等,参与其中的读书分享、专题讲座、课例赏析……享受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教授学者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一系列读书、分享活动,形成一种团体态度和氛围,激发彼此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完善发展自己。共读夜话,为群雁奋飞补充了能量。

课例研磨,谱写新章

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在课堂,课堂是我们永远的最爱。研课磨课,必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为了打造工作室的精品课例,每次送教,我们先是在QQ群进行了教学设计网络研磨,由执教者先提交教学设计,其他成员熟悉教学设计之后,执教者在群视频进行教学设计说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执教者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完善教案。“备课——研课——再次备课”如此反复达七八次的教学设计研磨,执教者的专业知识、对课堂目标的把握和教学过程的优化都有了很大提升。其他成员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大家都有了成长的感觉。经过精心打磨教学设计之后才进行课堂教学展示。2016年工作室先后在滁州各县市进行了共进行15节次课堂教学展示和8场专题讲座。研磨送教,为群雁翱翔注入了力量。

雁之志 圆梦翔简报文集,雁飞留痕

忙忙碌碌又一年,辛苦地忙碌,我们该留下些什么?于是,有了工作室简报和文集《雁之声》。第一期简报从命名到内容选择、版面设计,都是大家在QQ群研究、讨论了无数次,集工作室19位成员的智慧才确定下来。我们认识到名师工作室就是要发挥雁阵效应,即主持人“头雁”潜移默化地影响“群雁”成长,合作共进,让群雁展翅翱翔,成为各县市区的“头雁”。雁过留声,在滁州小语这块天地,工作室的简报和文集就是我们这支雁阵飞过的声音。之后,工作室两期《雁之声》和第一本文集《雁之声》问世。简报记录着工作室有声有色的活动,展示着工作室成员的风采,呈现着工作室成员的思考。文集,集中了工作室的精品课例、读书分享、专题讲座等。《雁之声》简报和文集,成为我们工作室成果的集中展示,是辛辛苦苦忙一年的沉甸甸的收获。

振翅高飞 雁阵齐翔

在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中,以“分享——反思——成长”为平台,在开放式、案例式、研讨式的学习中,多名成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实现从骨干教师再到名优教师的跨越。其中,刘劲芳老师获滁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刘劲芳、张长松老师评上了高级教师。董嫒燕老师获全国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大赛录像课二等奖;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刘劲芳老师、林曾芳获部优,8人获市优;另有多人在滁州市和各县市教学评优中获奖。4篇论文发表,1篇全国获奖,1篇省级交流,11篇论文市级获奖,5篇论文县级获奖。课题组成员省市级课题结题3个,正在研究的省市级课题8个。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支雁阵,有了精准适切的雁飞方向,有了和谐共进的雁飞团队,有了向上向前的雁飞气流,大雁展翅正当时!名师工作室是我们温暖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体会到互助共进的热情。“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相信这些雁儿,一定会承载着希望和梦想,执着于小语这片天地,振翅高飞,勇往直前,羽翼渐丰,成长为一方天地的领头雁!◇

猜你喜欢
滁州市小语名师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习作点评
名师简介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温馨小语
温馨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