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唤醒教育思绪的“苦味茶”

2017-03-27 14:0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贾宪章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苦味家教大会

□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

诗词大会:唤醒教育思绪的“苦味茶”

□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

《中国诗词大会》在寒假期间一经播出,顿时成为众多媒体眼中的“唐僧肉”,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竞相打出“炒作高招”,无不想从这盘传统文化的“娱乐大餐”中分得“一杯羹”。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中国诗词大会》却应是一杯明目、醒脑、清心、提神的“苦味茶”。

“诗词大会”是家庭教育在观念转变上必须咀嚼的一杯“苦味茶”。作为央视鼎力打造的“精致之作”,“诗词大会”精彩呈现了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清新气质。除此之外,让许多家庭产生共鸣的是“如何转变自己的家教观念,这是他们必须咀嚼的一杯‘苦味茶’。”“诗词大会”在展现古诗词的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许多选手的儒雅风采,这难道不是自己孩子也要具备的素质吗?这难道不是自己孜孜以求的家庭教育目标吗?电视版的“饱读诗书之士”让家长不由得重新审视“养性在读书”旧有家教观念的价值魅力,重新反省“随波爱逐流”自身家教实践的缺失之处。家庭教育必须学会尊重孩子主体意识,无论孩子是有诵读诗词的情结,还是有钻研发明的情趣,或者有书画人生的志向,家长必须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将其视作终身教育的一种自我取向,鼓励、支持、鞭策的同时更应不忘培养其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隔岸相视,但决不可抱有丝毫的急功近利思想,更不可妄想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把他们变成自己特定的“理想人才”,毕竟孩子的人生价值是要由他们自己去书写的。因此,尊重其人生价值实现模式的多样化、生成化。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收获到没有遗憾的家庭教育计划。

“诗词大会”是学校教育在模式创新上必须琢磨的一杯“苦味茶”。“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诗词大会”打破了传统的说教、被动灌输等方式,采取现场出题、限时答题、相互抢答、嘉宾点评等方式,顿时让原本有些枯燥难懂的古诗词在电视荧屏上变得引人入胜、充满趣味,也让亿万观众尽情领略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视听手段让许多学校教育工作者大开眼界之外,如何让校园传统文化教育多一些“诗词大会”式的创新,才是他们必须品味和琢磨的一杯杯“苦味茶”。一是“背诵之茶”值得细细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传统诗词教育讲究理解内化与背诵实践的有机融合,背诵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是不可忽视的“童子功”,熟记于胸后才能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进行新揣摩、新品味,进而收获新理解、新感受。此时的背诵已不只是学生记忆力的简单考验和呈现,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他们综合素养的形成。背诵让学生们所获取的内心愉悦和享受自然要比一个“背”字精彩得多,在时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自然要为其留下足够的表现空间。二是“兴趣之茶”值得反复咀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放眼“诗词大会”的参与者,有学者、学生,有干部、工人,更有战士、农民,他们吟诗登台,诵诗而去,或惊鸿一现,或一鸣惊人,无不是兴趣使然。可这样的兴趣不可能与生俱来,大多应是后天被熏陶、被感染的结果。高二学生姜闻页的经历最具代表性——“在课上学习古诗词,读着读着,突然觉得更能理解诗词背后的含义,体会到朗朗上口的韵味、意境,从此就爱上了古诗词。”其实学校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开始可能会有“备受折磨”的感觉,可是只要坚持,慢慢就会滋生出一种别样感觉,“爱不释手”的状况也会悄然呈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时的兴趣其实已经潜移默化成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学校教育中的兴趣培养其实也需要更多一种方式、更多一种尝试。三是“媒体之茶”值得用心欣赏。“诗词大会”由于电视媒体的新鲜尝试,唯美的诗意情境,著名主持人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王立群等名家的点评,就让这些大多是出自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焕发出了别样的美丽,创造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心底最温暖的传统记忆。学校教育不乏各种媒体手段,让多媒体尽快成为新课改“推波助澜”的新平台、“锦上添花”的新渠道,才是“诗词大会”应该具备的启发作用和启示价值。

在期盼着“诗词大会”奉献“新茶”的同时,已经播出的两季在每一个育人者眼中依然飘散着“苦味茶”特有的芬芳,反复咀嚼中一定可以汲取到助益育人实践的新营养,细细品味中一定可以反省出助力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苦味家教大会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WAIC与WIC大会简介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声讨大会
4种苦味抑制剂对3种苦味成分的掩味效果
大会选举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