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

2017-03-28 12:11缪国庆
东方剑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民广场蔡某柔道

◆ 缪国庆

“柔道”

◆ 缪国庆

突然之间想起“柔道”,在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

用“熙熙攘攘”四个字来形容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通行状况是毫不为过的: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地处上海市中心,是一、二、八号线换乘枢纽,车站面积庞大,日均客流量达70万人次,极端客流高峰日客流量达90万人次,极端高峰小时客流量达8万人次。要说原因,也是简单,周围集中了人民广场、人民大道、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美术馆、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大量写字楼,附近又是公交枢纽站,通行着20多条可以换乘的公交线路。

用“辛辛苦苦”四个字来形容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站区民警的工作状况同样是毫不为过的:5万平方米的辖区、18个出入口、7个安检口,巡逻一圈少说一个小时,还不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各2小时的全警执勤和中午1小时在3个岗亭的值勤,此外,还有必须坚持的PDA盘查,还有随时都会有的110接警……除了1个警长,总共18个民警,按三班二运转的工作模式,每个班次只有6个民警,难怪在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五个最”中,有一个“最”是民警最忙。

我是来寻找警长周家欣的。

在进入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之前,我与上海公安轨交总队人民广场站治安派出所所长王玮和教导员杨俏缨曾经有过深入的交谈,是关于周家欣,又不仅仅关于周家欣。而置身于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不仅让我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让我的眼前浮现了假设场景和真实情景交错、对比的一幅幅画面。

如果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一幅幅可以对比的画面,或许我是不会想起“柔道”来的——

一块巧克力以及警用“七件套”

(地点:二号线换乘梯口)

1

假设场景——

“喔唷,不好喽,有人昏过去啦——”

在换乘二号线梯口蓦地响起的一声惊叫,让原本尽管汹涌但却是顺畅的人流突然间混乱了起来,走在前面的人拼命想绕开出事地点,而后面并不知情的人却不由自主地还在朝前拥挤……

一个佩戴着警用“六件套”的民警飞奔而来,“让一让、让一让”,他一边高声地叫喊着,一边挤开身边密密匝匝的人群。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躺在地上的女青年,有点不省人事。“怎么回事?”他问。周围没有人回答他,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离女青年最近的人只记得,大家一起朝前走着、走着,没有人挤,也没有人撞,她的身子就突然软了下去,先是瘫坐在地,随后就倒下了,让人一时好生惊惧。

可让人应该更加惊惧的是,因为通道受阻,换乘的人流迅速麇集。到站的乘客根本不明就里,急着从下面站厅上行,而前去换乘二号线的大多数乘客也同样不明就里,急着去搭乘电梯下行。梯口顿时挤挤挨挨,就连一直都在高声提示“请走左边梯口”的民警,也不免被推搡得有些站立不稳。他曾经有过挪动女青年以腾出梯口位置的一闪念,可他不清楚女青年的犯病原因,他不能也不敢去擅自作为,因为挪动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他承担不起。他只能立即拿起电台呼叫增援,启动紧急程序。他知道,如果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发生踩踏事件将随时都有可能的。

警戒线被迅速拉起来了,右边的梯口被及时封闭了,必须实施对女青年的人身安全防护,也必须避免发生人流对冲的踩踏事故,尽管由此产生的“瓶颈”会影响通行秩序,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120急救电话也打过了,尽管从最近的黄浦区中心医院出车,由于早高峰路段拥堵,由于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换乘人群密集,救护人员来到现场至少也得半个小时,但眼下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都是顺理成章的,他相信,他的整个处置过程无懈可击。

此刻,那个瘦弱的女青年还在冰冷的地上躺着……

2

真实情景——

对于周家欣来说,这是极其普通的一天。

在七点半到九点半的早高峰两个小时里,巡逻民警必须在整个轨道交通站里不间断地巡逻,这是“规矩”。

在公专经过半年培训之后,他来到了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当了一名巡逻民警。

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熙熙攘攘”,常常会让初来的民警感到头晕、胸闷,可对于周家欣来说,却是司空见惯。他自小就住在老城厢,老城厢里大路连着小街、大街横穿小路、街上有坊、弄中有里、弄通里、里通街、街通路,像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而在这幅“图”里,有的是“熙熙攘攘”,他也总是身处于“熙熙攘攘”之中。不过,今非昔比,眼下,他是一个正在执勤的轨道民警,大客流、人群聚集,不能出事,更不能出大事,这是公共交通安全底线。他要守住安全底线,就必须入得其中、出得其外,多一份对“熙熙攘攘”之中的异常情况的敏感度与洞察力。

“巡逻有路线,巡逻路线串起了所有的必到点,而必到点是巡逻民警必须特别关注的重点。”带过他的老民警曾经一边走,一边为他指点江山;一边为他指点江山,一边用目光巡视着可能会出现的任何一个疑点。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现在,他出道了,他单独承担了巡逻任务。

这不,在换乘二号线的梯口,人流“打结”了,顿时紊乱起来。

周家欣加快步伐,挤过人群,只见一个女青年瘫躺在地上,微闭着眼睛,面色苍白,满脸虚汗。尽管大多数人只是行色匆匆地绕身而过,但还是有人护在了她的身边,而且拨打了110。看到民警到场,他们主动地让出一块空地来。周家欣蹲下身子,看了女青年一眼,心里马上就明白了七八分。这种事情,他在读大学期间就碰到过,那些女同学要好看,要苗条,节食,不吃早饭,好,低血糖了,到了课堂上就见“颜色”了。有的在听课时就突然趴倒了,还有的在没走进教室时就突然跌倒了。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同学们谁都慌张。不过,医务室的老师却像没事一样,闻讯后带着一瓶糖开水赶过来,喂了女同学几口。说来也神奇,很快,女同学真的就像没事了一样。“以后要记得吃早饭哦。”在女同学连连的道谢中,医务室的老师像是对女儿一样地叮嘱着……关照归关照,有些女同学是听不进去的,这样的事情还是有所发生。见得多了,大家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周家欣当上民警后,这样的事情倒是头一次遇见。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今天上岗前,一个站区管理人员给了他一包喜糖,因为急着上岗巡逻,没听清楚是谁结婚。此刻,去探究是谁结婚根本没有意义,而那包喜糖却正好能够派上用场。他让旁边的人搭一把手,帮忙将女青年移到了靠隔离栏杆一边,人流的行进又正常了起来,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周家欣从口袋里摸出了那包喜糖,从中取出一块巧克力,剥去包装,让那个女青年张开嘴,轻轻地放了进去……此招果然神奇!过了没多久,那女青年的神情渐渐活泛,还竟然欠身坐了起来。“好了、好了”,周家欣起身对周围的好心人说,“谢谢大家!没事了。”那个女青年已恢复了常态,捋了捋头发,掸了掸衣服,也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3

一个记者的采访笔记——

那天,我走进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警务站,我的目光就被会议桌上的一个果盘吸引住了。果盘里堆满了花花绿绿的巧克力和杂色糖果,心里不由一乐:哇,在这里上班还有糖果吃,太开心喽!就在我有点愣怔的当口,一位民警往果盘里抓了几颗,塞进口袋,对随行采访的我说了一声“走”。我知道,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各两个小时里,巡逻民警必须在整个轨道交通站里不间断地巡逻,但在巡逻前揣糖果到底揣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我不好意思去问清缘由,走就走吧。

后来,才从民警的口中得知,这是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的警务创新项目之一:名曰“七件套”,就是在电台、文件包、强光手电、手铐、伸缩警棍、催泪喷雾这警用“六件套”之外的第七件配套件,是专门用来缓解乘客低血糖症状的。好温馨!而这些巧克力和杂色糖果,都来自民警及其家人平时收到的喜糖包,然后,一包一包地带进了警务站,一包一包地堆成了美好的心愿……

一份调解书以及《平安调》的构想

(地点:从换乘大厅到警务站)

1

假设场景——

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从夏日正午的日头下匆匆走进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感觉凉爽了许多,但心里还是烦躁。前些日子,年迈的父母双双病危,住进了医院,他是独子,不得不独自承担起了看护老人的重担。按理说,妻子可以帮忙,可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长期病休在家,连重一点的家务都做不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就上上大吉了,就别说让她去医院照料两位老人了。有个儿子,大四,即将毕业,正在用人单位实习,事关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不可能三天两头地请假。他也有一份工作要做,虽说单位对他还算宽松,但现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的工资奖金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总不能为此丢了这份工作。假如父母生的是一种毛病,他也会省力得多,偏偏是两种病,住在两个病区……不得已,才各请了一个护工,请的是那种同时要管病区里好几个病人的护工。护工费低廉些,他可以负担得起,但护理的质量也就只能将就了。说到底,还得靠自己,他只能在医院、工作单位、家之间团团转,吃不了一顿安生饭,睡不好一次安稳觉,心里要多烦就有多烦……

昨天夜班,今天一早回进家门,倒头便睡,睡了没几个小时,就起来了,就要搭乘地铁赶往医院了。时值正午,换乘大厅里算是空的,用不着走走停停,可以由他放开了脚步。心事重,不可能前瞻后顾,猛然间,就被人撞了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一瞪眼,撞他的是一个奔跑着的小男孩,他一把就拖住了他,怒不可遏地破口大骂。那小男孩顿时受了惊吓,一边号啕大哭,一边拼命挣扎。见此情状,随即趋前而来的小男孩的母亲不买账了,一把将孩子揽到自己身后,也冲着他回骂了起来。太不讲理了!他简直忍无可忍了,挥起手就打了女人一记耳光,“叫侬嘴巴老!叫侬凶!”女人气疯了,“你打、你打……”随即也就扑向他,撕扯起来。好在正在附近岗亭值勤的民警及时赶来,拉开了他们……

警务站里,开始了调解。

他不可能承认有错,他走得好好的,是那个小男孩先撞的他,而作为小男孩的母亲,不仅没有半句道歉的话,反而是骂起他祖宗十八代来了;她更加不可能有错,是他先骂人,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而且又出手打了她。民警反反复复做工作,他们反反复复就是这么几句话,就是这么一种态度:谁也不接受调解处理。

“那好,”民警询问他,“你承认动手打人了?”他没法不承认,那女人的脸上有手印,嘴唇还在渗出血丝,他点了点头。不过,他要重申,是她骂不应该骂的话,他才动的手。

民警作了一个制止的手势,说:“这样,让她先去验伤。不过,我给你讲清楚,打人是违法行为,即使验出来是轻微伤,你也要被处以治安拘留,还要罚款的。”

“啥?”他根本就不相信问题有这么严重,“侬阿是吓我啊!”他的气不打一处来,转而撒在了民警头上。

民警十分冷静,“我没有必要吓你,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有相应的规定。”

他下不来台了,犟起了脖子,“随便侬,侬想哪能就哪能好了!”

……

2

真实场景——

周家欣迅速把他们带进了警务站,这是必须的。

在人流集中的轨道交通站厅,碰碰擦擦的事情每天都有,由此而起的争执、甚至肢体冲突也就每天都有。按照处置程序,民警必须将双方带进警务站,这样,既有利于站厅正常通行秩序的维护,也能够避免因事态恶化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随后,他就把双方隔开,听听他们各自的说法,这也是必须的。

不能让他们坐在一起说,气头上,谁都是炮仗,一点就炸。隔开,这是调解的策略,也是调解成功的第一步。

男的姓蔡,先让蔡某说。蔡某50多岁,一脸疲惫,一脸憔悴,有着一副日子过得不顺当的模样。尽管动手打了人,可他依然振振有词。不错,是男孩子先撞了他,“不过,你是不是也走得太急了一点,没有看到小孩子朝你奔过来?”周家欣设身处地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对对,我有急事体啊!”那蔡某望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民警,应答说。“有啥急事体呢?”周家欣问道。蔡某长叹了一声,“不谈了,我倒霉透了。爷娘都住在医院里,病危,靠十天了,我每天都要去看护……”“家里没有人帮忙啊?”面对推心置腹的关切,蔡某不禁红了眼圈,他说了妻子的毛病,说了儿子的处境,也说了自己的心情,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么,眼前这桩事体应该尽快处理啊,你也可以赶紧到医院去。”周家欣善解人意地说。那蔡某听了这句话,连连点头,“我也这样想。”“你能这样想就好,我首先应该告诫你,打人是违法的,是不被允许的。”接着,周家欣告知他,像此类事件,一般是在未立案的情况下做调解处理,如果调解不成也是有法可依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要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也要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是?是真的啊?”蔡某一惊,想不到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他真的不懂这条法律条文。周家欣循循善诱地引导说:“为你自己着想,也为你家里人着想,你必须拿出自己的态度,来换取对方的原谅。你再想想吧,我回头来听听你的想法,好不好?”周家欣递给蔡某一册治安管理处罚法后,起身要走,蔡某也跟着起了身,说是“我不要想了,我晓得了,我听侬的……”

女的姓蒋,再听蒋某说。蒋某来自外省市,正窝了一肚子气,莫名其妙地给一个陌生男人打了一巴掌,痛在脸上,也恨在心里。不过,她对上海民警还是很有好感的。就在带他们进警务站后,这位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周警官还特地从中央会议桌上的果盘里抓了一把糖果塞给了她儿子。周警官先去与那个男人谈了,已经谈了不少时间,不知会谈出什么结果来。不管怎样,她是一定要民警给她一个说法的,否则,她绝不会善罢甘休。终于把周警官等来了,一开口就问她说:“头晕不晕?要不要陪你去一趟医院?”她是实诚人,她不想装,她望着那张年轻的同样实诚的脸,摇了摇头。接着,周警官让她说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说:“咱们不谈起因了,好不好?现在,你看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她听出了周警官的话外之音,说是“不谈起因”,其实还是谈到了“起因”。确实,是她没有看管好孩子,否则,也不会去撞了人。不过,要不是那个男人这样凶狠地对待孩子,她肯定会说上一声“对不起”的。至于眼下的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她没有想过。她只知道那个男人不该动手打人,她只知道自己不能白白挨打,对着那双征询的眼睛,她还是摇了摇头。她想听听周警官的意见。周警官给她说了那个男人的处境,给她说了那个男人的心情,再说那个男人已经知错,不该一时冲动打人,再说现在的他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谅,并且愿意当面赔礼道歉,愿意作出相应的赔偿,最后,周警官又补充了一句,“他的父母不知什么时候就走了,也该让他多见一面是一面,对吧……”人心都是肉长的,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像是要把郁结在胸中的那口怨气都吐出来似的……

3

警长周家欣的调解札记——

拿着当事双方签了名的那份调解书,我感到一阵由衷的欣慰。

真不知道这是我们人民广场站调解成功的第几百个案例了,怪不得有民警跟我说,你可以写本书了,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化解矛盾、体现真情”,一直都在“唤醒良知,引导人性”。这一次也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程序其实十分简单:殴打他人的事实成立,调解无果,立案,结案。但是,蔡某家里的遭遇触动了我心中柔软的部分,一旦对蔡某实施治安拘留,那么,他的家人就会在此期间失去了依傍,包括他病危的父母、他患病的妻子,也会影响了蔡某的经济来源,因为他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工作,让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有了自己的两部译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毒品交易·侵占东北检方举证》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检辩双方最终举证与辩护》,我真的想写这本关于调解的书,连书名都想好了:《平安调》,这个“调”,既是调解的“调”,也是基调的“调”。

以平安为基调,真好!

一个流浪汉以及一次特别募捐

(地点:17号出入口平台)

1

假设场景——

“0381民警迅速至人民广场站17号口!有人报身体不适……”随身携带的电台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

被呼叫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见到的是一个蜷缩着身子的流浪汉,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肚皮疼;问他为何自己不打120,他说没钱,因为叫120急救车要钱;问他需要什么帮助,他说想去医院看病……民警随即联系了民政有关部门,然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还好是下午4点钟光景,没到晚高峰,交通并不拥堵,急救车很快就到了,救护人员立即就将那个流浪汉送往附近医院救助。

处置这一警情的民警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三天清晨,人民广场站警务站接到了民政有关部门的电话:“你们前两天拨打120救助的人因医治无效死亡,医院通知我们,他在接受救治的时候,告诉医生自己孤身一人,因此,准备对他进行火化了。”

一个人的生命如此脆弱,不禁让人唏嘘不止。

当然,按照相关救助程序,这只是一次例行告知,善后事宜自有相关部门去了结。人民广场站的民警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在警情处置记录中补记上一笔。

2

真实场景——

当随身携带的电台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17号口……”周家欣顿时就有了一种警觉。几乎就在同时,他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警长,打110的人可能要不行了,你是否可以来一下?”打他手机的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警。周家欣迅速赶到,果然就看到了蜷缩在地上的解某。

周家欣认识这个解某,还是在去年初的时候。2016年的冬天特别冷,就在17号出入口平台处,他看到了解某,并且询问了解某。17号出入口平台,玻璃棚架结构,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够遮风挡雨,因此,时常有人在此歇息,其中也有流浪汉。尽管这里地处人民公园后门,进出乘客相对较少,但实施管控措施依然是一种必须,周家欣随即就对解某的身份信息进行了采集。解某来自云南,1980年出生,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据说,他前来上海打工,暂未找到工作,因为天气太冷,身体不好,所以在这里取暖。打工无着的遭遇令人同情,暂且取暖当然也应该得到允许,不过,周家欣还是提出,可以由上海民政部门为他提供免费救助。但解某拒绝了,觉得自己还没有到需要救助的地步。既然如此,周家欣就对他进行了叮嘱:千万不能影响了通行!千万不能乞讨、肇事!此外,周家欣还对站区民警进行了工作布置:关注17号出入口滞留人员的动态,同时关注解某的情况。没想到这样一个还算年轻的外乡人,在经历了一整个寒冬之后,竟然会在这里突发了急病。

周家欣连忙打了120,将解某送去了离这里最近的黄浦区中心医院。随后,黄浦区中心医院很快就传来了消息,经查,解某的肺部严重感染,因此,已转送肺科医院诊治。对解某的专门救治有了着落,周家欣彻底放了心。

可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在第三天清晨轰然传来:“你是人民广场站的周警官吗?我们是民政部门的,你前两天拨打120救助的人因医治无效死亡,医院通知我们,他在接受救治的时候,告诉医生自己是孤身一人,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火化了。”

电话挂断后,周家欣想来想去总感觉不妥。以他对这些流浪汉的了解,他们未必没有亲人,只是不愿承认罢了。从对死者负责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都应该再调查一下解某的家庭信息。想到这里,他立即回拨了民政部门的电话,要求他们务必不要急着火化解某的尸体。他终于找到了解某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可一再拨打都是忙音。在此期间,民政部门又多次来电催促,但周家欣坚持认为,在没有了解确切情况之前,不能草草了事。电话打不通,他可以采取发“协查函”的方式去继续调查。

说实话,这也怪不得民政部门,周家欣发出“协查函”的那天是8月29日,距离解某死亡已经整整10天,民政部门不得不向他明确了最后期限:9月6日。一个星期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在漫长的等待中,电话还是打不通,只能寄希望于“协查函”了。终于有了回音,9月2日,周家欣等来了解某妹妹的电话。

解某的妹妹在温州打工,闻讯后大吃一惊,说是去年她与解某还在杭州碰过头,人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接着,她与解某的哥哥分别从浙江和云南赶来上海,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周家欣不厌其烦地调取了救助当日的录像,让解某家人清晰地看到了站区民警、管理人员以及救护人员协力救助解某的画面。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民政部门派人带他们去医院认尸过程中,解某家人又提出了另一个疑问:解某的脖子上怎么会多出来一道疤痕?解某的死因可以由医院证明,可这道疤痕从何而来,谁又能讲清?周家欣又再次不厌其烦地去找来了平常与解某关系密切的王某,由王某向解某家人进行了说明,彻底消除了他们最后的疑问……

在联系解某家人的过程中,不是没有人埋怨周家欣多事的,此时才明白,如果当初敷衍了事,早早地火化了解某的话,那么,眼下就可能会引起难以预计的风波。而为了避免这个“可能”,谁也不知道,周家欣承受了多少委屈!而找到解某的家人,让解某的家人来见解某最后一面,谁说不又是一种人性光辉的释放呢?

3

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治安派出所领导的讲述——

这是一次特殊的照顾:因为解某的家人提出了经济拮据的理由,就由上海民政部门承担了解某的火化费用。

这是一次特别的募捐:因为解某家人再次提出了经济拮据的理由,就由周家欣提议,由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全体民警募捐,让解某家人去为解某购置骨灰盒,盛装了一个漂泊者的骨灰,带去家乡。而当周家欣把这笔钱交给解某家人时,他说了一句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话:“给死者最后的尊严,让死者可以叶落归根。”

解某若是地下有知,也该含笑九泉了……

尾 声

在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我想起“柔道”,我与周家欣谈柔道。

柔道是一种强调技巧掌握而非力量对比的竞技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在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我想起“柔道”,我与周家欣谈“柔道”。

“柔道”是一种温和安抚的治术或谋略,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中可以找到出处:“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周家欣学过柔道,不过,我写的却是他的

“柔道”。

发稿编辑/姬鸿霞

猜你喜欢
人民广场蔡某柔道
男子谎称能办理择校骗取学生家长28万元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劳动者根据原单位安排岗位变动到关联企业,原服务期协议是否应该继续履行?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有心”的员工
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严彬的诗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