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廉 全家不圆

2017-03-28 10:29
方圆 2017年5期
关键词:宝坻家风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尤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切中时弊,令人警醒。稍稍“过滤”一下近年落马的“老虎”就会发现,他们既有“贪腐齐上阵的父子兵”,又有“弄权又弄钱的夫妻店”,还有“敛财总动员的全家腐”……诸如此类的贪腐案件,无不验证着不正家风所带来的废职亡家的严重后果。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建设和传承。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可见把家管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治家方面,明代后期曾任宝坻知县的袁黄堪称典范。袁黄官位不高,但勤政愛民,治绩显著,被时人赞为“吾邑二百年来所未有之良牧也”。值得称道的是,袁黄律己极严、治家有方,立下了清正、和睦、向善的良好家风。他是“功过格”的积极实践者,他同妻子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都记入《治心编》,随时检讨和改正自己的过失。

袁黄在县衙空地“皆令种蔬,尽足供给,且不使家人辈无事而食,长其游惰”。袁黄老来得子,但宠而不溺,并专门写下诫子文,也就是广泛流传、影响深远的《了凡四训》,告诫子弟要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虽然如此勤政、廉洁,袁黄对于自己的政绩却不愿声张。一次,明廷管理屯田事务的一位御史途经宝坻,见到四野田禾茂盛,百姓安乐,不禁赞叹。但想到袁黄并未向朝廷报告其劝农兴农的业绩,便问袁黄:“宝坻积年的荒地皆开成美田,为什么屡次具报,你都不讲这些成绩呢?”袁黄还是不愿表白自己的成绩,只在御使面前搪塞了几句。

清朝林则徐在《畿辅水利议》中也曾记述袁黄在宝坻推行水田的情况:“宝坻营田,引蓟运河、潮(白河)水。潮水性温,发苗最沃,一日再至,不失晷刻,虽少雨之岁,灌溉自饶。”对袁黄的做法和政绩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了这样的父亲做榜样,袁黄的儿子后来出仕为官,亦卓有政声,袁黄父子的事迹堪称良好家风的代表。

在立家风、正党风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并始终恪守“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周恩来同志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李先念同志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时期,我们党还有许多先进典型,也都是严于持家的模范。焦裕禄给儿女留下了“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杨善洲身为地委书记,他的家人却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与普通农民一样的生活……

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群众不仅关心党员领导干部自身是否廉洁自律,更注意其配偶、子女等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如果领导干部的亲属中有人违法乱纪,不仅影响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和威信,更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也是家庭和家族的表率,必须自重、自省、自警,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正家风”,须严管家人。“严是爱,宽是害”。领导干部须时刻铭记“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道理,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正家风”,须公私分明。“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须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高风亮节厘清亲情与权力的边界,把握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尺度,做到手握公权洁身自好、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真正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让公权得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文丨陈浙闽)

猜你喜欢
宝坻家风领导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产业融合发展 闪耀宝坻合作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名扬四海的明代宝坻知县袁黄与《宝坻政书》
《宝坻话古今》地情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