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站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

2017-03-28 20:35赵卫祥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意策略

赵卫祥

摘 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运用,网络传播的速度突飞猛进,我国的新闻网站已经实现了完整的布局和体系的构建。这对于新闻网站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作为党和国家新闻事业组成部分的新闻网站,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长期存在诸多问题,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主要通过具体突发性新闻案例来分析我国新闻网站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缺失,并进一步论述新闻网站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

关键词 突发性新闻报道;民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2-0023-02

目前我国对突发性新闻报道展开阶段性的总结研究,通过分析突发性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可在为网民大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促进我国突发性新闻报道的传播力量进一步彰显,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稳步发展,实现突发性新闻报道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1 突发性新闻报道特点

1.1 重大事件不缺位

宣传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官方媒体被赋予的重要使命。我国新闻报道的发展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结合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报道既完善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也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23”动车事故、“PX项目群体冲突”“4·20”芦山地震、“天津港滨海大爆炸”“江西电厂坍塌事件”……在突发性报道中,新闻网站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反应迅速,积极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互动,多层次全方位报道,做到了广度与深度的优势互补,及时掌握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满足了广大网民的知情权。比如在报道2015年的天津港濱海大爆炸时,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新闻网站纷纷设立专题专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报道,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1.2 新闻专题形式丰富

每当有重大新闻与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大新闻网站会相继推出新闻专题报道,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针对性和系统性地进行信息的集纳和全方位展示,以独特的视角与观点,精心的策划和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彰显着各大新闻网站的信息整合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资源调动能力。

日益增多的新闻网站满足了受众足不出户,一网知天下的信息需求。但是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他们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新闻网站也在逐渐探索与受众互动的形式,不断增强用户黏性。

1.3 成熟运用高科技手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新闻报道可借助的高科技也多元化起来。2012年,新华网已着手开展了“数据可视化”新闻的积极尝试和探索;2014年新华网组建了数据新闻部,具体负责数据新闻创新策划与制作,这反映出新华网对数据新闻的日益重视和高瞻远瞩。对于“马航MH370失联”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新华网所呈现的可视化报道清晰直观,严谨客观,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不落窠臼。

2 突发性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强破坏性,会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带来严重损害和剧烈的影响。突发性公共事件一般包括灾难性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突发事件。近年来,地震、化学品爆炸、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频发,借助网络新媒体受众通过博客、微博、微信传播信息,从而加剧了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我国突发性新闻报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也是近年来影响非常深远的突发性事件,其中新闻报道呈现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即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统计人民网从2011年7月23日事件发生当天起至2011年8月11日这段时间的共227篇报道,从消息来源方面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及官员和媒体记者所占的来源已超过了80%,信息来源较为单一。

2.2 民意反馈不占主导

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PX项目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在人民网内部以“茂名PX”为关键词搜索,剔除了重复的报道和不相干报道外,总共找到了54篇报道。在群体冲突中各方的观点和诉求是否被充分展示,新闻报道是否均衡报道54篇报道中所呈现的事实观点来源于哪里呢?我们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见表1。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网报道的消息来源主要是政府和国内的其他媒体,占比非常高。从国内专家及第三方研究机构和一般群众获取消息源的数量分别是7%和5%,所占的比例为8.75%和6.25%。

从两起突发事件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来,人民网报道过分倚重政府机构和官网以及新闻媒体,消息来源显得单一,民意得不到反馈。中国网民人口数量庞大,新闻网站在进行报道时要注意吸收官方信息和民间信息,找到平衡点,从而有助于相关事情的妥善解决。

3 应对突发性新闻报道策略

3.1 倾听多元化声音,与舆论引导并行

突发性事件中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倾听,长期积累后就会爆发。也许有人会质疑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专家,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对于整体情况可能不是很了解,可能观点有所偏激并不是很客观,在灾难面前表现的可能是恐慌和无助。过多地展示这些是否会让新闻网站的新闻报道偏离主题,不能很好履行新闻报道的事实表达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和宣传功能。对于第三方机构和境外媒体,其观点可能少了主观色彩相对更加客观些。增加对于普通老百姓状况和言论的报道比例和境外媒体、第三方机构的看法,无疑更能反应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全景,使得新闻网站所呈现的新闻报道更加立体化,使得新闻报道能够更加真实客观。

3.2 肯定微力量,吸纳网民新闻内容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通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他们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管你是否承认,他们确实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网站的编辑们可以逐步加大公民在新闻报道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刚开始他们可能只是补充和提供新闻资源,渐渐地受众会承担协助验证信息的功能,甚至有可能成为新闻网站某个板块的发起者和主持者。对于超本地新闻网站,它不仅向用户提供非常区域性的“小众”的新闻内容,更重要的是市民可以借助这样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新闻稿件。

参考文献

[1]许向东,刘轶欧.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模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5(9):18-20.

[2]车贯.浅析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J].活力,2015(22):36.

[3]方韵涵.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党报突发性新闻报道研究——以《天津日报》与《人民日报》对天津爆炸的报道为例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98.

猜你喜欢
民意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打通网上网下民意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走出“遵从民意”的误区
Passage Four
民意更关注事件真相
浅谈民意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