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形成机理

2017-03-28 08:59路喜锋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机理

路喜锋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与国防的支柱性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想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就要有较强技术能力的大型企业对技术进行集成和创新,通过对大企业的结构升级,来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要使创新网络成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支撑,让创新网络的发育和形成成为集群发展的外部动力,这是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为此,通过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构建出创新网络的基本模型,并对其创新网络形成机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机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1.001

1引言

随着知识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如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取得竞争优势,唯有通过创新并将其作为核心驱动力。网络创新在诸多产业集群中成为了企业追求新的有效组织形式,故而在产业集群中,一个高效的创新网络对企业取得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量外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然而,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的大幅上升、资源环境约束逐渐显现,低成本的工业化难以为继。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更加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对自身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还能通过技术扩散,促进整个产业体系效率的提升。因此,归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创新网络特征、明确创新主体、摸清创新网络空间演化规律、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十分重要。

集群创新网络的理论演变有其漫长的过程。近几年,一些国内学者对创新网络也进行了深入研究。陈超凡等(2015)提出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应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知识、技术外溢成果的基础上,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培育开放式创新网络为突破,摆脱低端锁定状态,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价值网络,实现产业升级。戚湧,王静(2015)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下,以江苏为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紧密度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张伟峰,王静华(2009)通过对宝鸡装备制造业的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了宝鸡数家企业的创新网络目前状况,并提出了增强创新能力的措施。

本文在其他研究学者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及其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并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2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分析

2.1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国防的根基,在我国制造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发展融合了多领域的科技和先进创新成果,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高技术的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重要的技术装备,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装备制造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其不同的分类,根据行业划分标准,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等。

我国装备制造业近些年发展迅速(如图1所示),在200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1.78万亿元,到2009年就已经增至11.96万亿元。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赶超美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在2013年成功突破20万亿元,在全球装备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一位。

2.2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些具有相互关联关系的装备制造业经济组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空间上的集聚,主要包括上游的零配件供应上和下游的销售商以及相关服务性机构,通过他们的聚合进而形成一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新的经济组织。不同的集群组织有其不同的特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特征:

(1)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产业链较长,网络特征明显,企业由聚合而相连,形成一种无形的网络,企业之间信息沟通顺畅,并同时将信息和经验在集群范围内进行传播,从而促进集群网络的发展、完善与创新。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关注各个企业间的间的关联度。

(2)实现资源共享,由于各个企业的集聚,能够实现诸如设备、交通、技术等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共享性,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建设成本,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各个集群企业还可以相互学习,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3)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多,产业范围内竞争激烈,对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技术的关联性大,各技术环节衔接紧密并交叉发展。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企业存在较大竞争力的同时,竞争压力也能够促使企业进行必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

(4)集群内大型核心企业具有主导作用,具有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等优势,而其他一些小型企业和相关配套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微弱,在产业集群中位于从属的地位。

2.3裝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2.4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集群创新网络各层次要素之间体现的是一种松散耦合的关系,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与绩效是在各层次要素相互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党兴华,2010)。创新网络是在各要素保持信息传播与流动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各层次要素之间的信息沟通是以契约合约或信任合约的建立为前提的,从而构成了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

2.4.1核心主导企业层面的耦合关系

核心装备制造企业在与产业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从事配套产品、基础技术研发的企业的关系处于主动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核心部分与非核心部分的耦合关系,核心制造企业是该耦合联系中的规则的制定者,主动选择与本企业耦合度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因为较多的竞争者,往往只有核心企业与技术开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之后,技术开发企业才会向其传授本企业的核心技术,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只有通过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此外,为了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核心企业的作用下,其他组成要素之间也会进行信息交流。

2.4.2创新服务平台网络层面的耦合联系

仅依靠单一的装备制造业自身来进行研发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进行集群创新,这就需要核心装备制造企业与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联系,通过信息与知识的流动把这两个层次之间的要素联系在一起。高校、科研所等是提供创新知识与技术的集聚地,核心制造企业应主动与高校、科研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服务等相关服务机构在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创新咨询服务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关规则促进企业在市场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引导其与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

2.4.3外部环境网络层面的耦合联系

企业的创新同时要受国家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政策的重要影响,国家宏观政策一方面给企业的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引导各生产要素向集群创新网络集聚。此外,一个区域的创新文化能够促进企业不断进行研发创新。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模型分析

通过对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三个层面的分析,得出以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模型框架(如图2)。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内核心主导企业通过与科研单位、高效的分工协作,进而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一个满足企业创新要求的创新网络框架。可以说,创新推动着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也不能离开整个网络体系内各个组织的相互协作,各个生产要素通过集群网络之间的联结在整个产业集群中传播流动,从而形成整个创新网络体系。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这种创新网络体系,能够激励企业进行联合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共同抵御风险,来达到双赢共赢的目标。

4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机制分析

通过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机制是以特定空间的产业区域为前提,以多元化的产业环境要素为基础,以集群核心制造企业与其他层次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为枢纽,以集群内创新服务机构为平台,以技术应用、创新知识以及相关信息的流动共享为方式,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综合作用机理。

集群创新网络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4.1组织机制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组织偏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而且灵活性较好,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信息在组织中传递的更为迅速,使得集群网络组织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并且集群内的创新资源要比单个企业拥有的资源更聚集,更具有优势性。

4.2竞合机制

在整个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的建立得益于集群内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与相互的合作,这种竞合机制增强了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进而实现集群竞争力大于个体简单加和的竞争实力。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促进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就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相互合作能够使企业之间共享创新资源、共同抵御创新带来的风险,实现合作创新,并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创新。

4.3知识溢出与创新扩散机制

技术的创新扩散,通常是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活动,将创新的技术投入到生产产品上,体现在产品中,进而扩散到集群内其他企业中,这是一个复杂的扩散过程。集群创新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知识的流动与共享,从而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为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提高集群整体的创新效益。

5结论与展望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表现,本文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后,总结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核心制造企业、相关配套企业、政府组织、中介机构、高校及科研单位、宏观环境和创新文化环境等要素,将它们分为三个层面:核心企业层面、创新服务平台层面和外部创新环境层面,并分别研究了各层次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文章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建立,离不开上述创新网络三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与相互联系,从而构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模型,并分析了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织机制、竞争和合作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创新扩散机制,为深入探究集群创新网络作铺垫。

参考文献

[1]陈超凡,王赟.垂直专业化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困境[J].科学学研究,2015,(08):11831192.

[2]戚湧,王静.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117.

[3]张伟峰,王静华.企业创新网络现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9,(06):102106.

[4]党兴华.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节点间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8590.

[5]蔡锐,宋健.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研究:基于模块化创新体系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09,(4):2427.

[6]陈伟,张永超,田世海.区域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结构和网络聚类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2,(02):96107.

[7]范群林,邵云飛等.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群内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2):3544.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机理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球形ADN的吸湿机理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