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与试题命制

2017-03-28 15:20路海燕
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地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口角度区域

路海燕

专题一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整合】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当地时间2016年4月22日晚在联合国总部纽约落下帷幕,超过6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签署仪式,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2016年6月1日12时起,我国黄海、渤海、东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渔村码头整列的渔船开始陆续进港停泊,进入一年一度的休整阶段。

【命题角度】

角度1: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和分类

从某个环境问题出发,考查该环境问题的分类、分布、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并用整体性原理来分析环境问题发生地的地理特征。

角度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从某区域经济、人口或资源等角度入手,分析区域发展的模式,判断该区域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围绕区域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等核心问题,设置相关情境,引发学生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角度思考,从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全面分析区域的发展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演练】

(原创)新华社南宁2016年5月11日电,据环保部的广西漓江流域卫星监测,有22家采石场位于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禁止开发“红线”范围内,距漓江直线距离近的仅几公里。图1为漓江流域某采石场图片。读图,回答1~2题。

1.漓江流域采石场面积监测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全球定位系统

2.漓江流域采石挖土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有( )

①加速了岩溶石漠化进程 ②减小漓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③周围区域地下水位降低 ④耕地面积有所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改编)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图2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可知,侵蚀最严重的坡面坡段是( )

A.坡顶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

4.与黄土高原地区相比,若坡度相同,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原因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强;年降水量较大

B.强;植被覆盖较好

C.弱;平均海拔较低

D.弱;土壤较为黏重

5.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为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图4显示某环境问题影响该半岛的范围。

材料二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当地时间2016年4月22日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协定》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减排并开展绝对量化减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提高减排目标,逐步实现绝对减排或者限排目标;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编制和通报反映它们特殊情况的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的战略、计划和行动。

(1)说出材料一中所反应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并说出判断理由。

(2)简析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

(3)说出材料二中有关《协定》内容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个观念。简述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专题二 能源问题

【信息整合】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4318万千瓦,首次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一之后的又一次飞跃。宁夏(盐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占地累计约6万亩,总投资约150亿元,将建成2GW(20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一期建设规划1GW,其中首批350兆瓦预计2016年6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

2016年4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同意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各省方案因地制宜,通过扩大用电需求、完善输配电价政策、促进市场化交易等多种方式,提高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命题角度】

角度1:能源的分类

以某区域能源分布或利用为背景,结合区域地质、地形和气候等条件,分析地区主要能源的形成条件。

角度2:能源跨区域调配

以“某区域间能源调配”为切入点,再辅以相关地区的气候、等高线、资源和经济发展结构等资料,可以考查该区域的能源分布、问题及调配的意义。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围绕我国能源发展问题,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关于解决能源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创新演练】

(原创)2016年4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同意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表1为甘肃、内蒙古和吉林三省区2015年底发电装机(单位:万千瓦)的主要组成状况。据此回答1~2题。

1.与甘肃和内蒙古相比,影响吉林省光伏发电装机量的最主要因素为( )

A.科技水平 B.纬度位置

C.国家政策 D.大气环流

2.三省区中能源装机量大小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水电装机大,地势起伏最明显

B.内蒙古风电装机大,地势最为低平

C.吉林風电装机少,位于非季风区内

D.内蒙古装机总量最大,经济最发达

(改编)图5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读图,完成3~4题。

3.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甲、乙之间夏季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4.影响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有( )

①风能资源丰富 ②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③人口密集,移民数量大 ④生态环境较脆弱 ⑤风电开发历史悠久 ⑥地形较为平坦,地价较高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原创)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俄西线天然气合作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累计30年,总价约为4000亿美元。图6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016年6月13日电,最新一次全国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达1257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3万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总量丰富。

(1)说明中俄石油天然气东线和西线均采用管道运输的原因。

(2)分别阐述中俄石油天然气运输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意义。

(3)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很大,简述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需采取的有效措施。

专题三 自然灾害

【信息整合】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九州熊本县在2016年4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发生多次最大震级达到里氏6.5级的强烈地震,截至4月16日5时,县内受伤人员至少达765人,其中有53人重伤。

2016年5月8日5时许,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池潭水电厂1座办公楼被冲垮、1座项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压。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京津冀三地5月11日签署了《京津冀救灾物资协同保障协议》,标志着京津冀救灾物资应急援助响应机制正式建立。

【命题角度】

角度1: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和成因

以某一自然灾害事件为材料,结合该自然灾害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角度2: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以世界或中国的某一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为切入点,再辅以相关区域的历史发展、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地理特征等,可以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

角度3:以开放的角度来探究自然灾害的防治

围绕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影响等问题,设置情境来加强分析,引发学生关于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多角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创新演练】

(改编)2016年5月,印度北部最高温一度飙到了51℃。图7为南亚部分区域图,图8为图7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

1.印度每年5月都会经历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湿热的西南季风影响

B.副热带高压的长期控制

C.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

D.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

2.2016年5月印度异常高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①滑坡发生的概率增加 ②河湖水量减少 ③土地开裂 ④植被枯黄 ⑤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改编)地震动峰值反映了地震过程中某一时刻地震振动的最大强度,其加速度往往用烈度值(烈度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为换算,作为设计工程建设的抗震标准。图9为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数值大说明该地海拔高、人口密集 B.②地数值大说明该地地震的震级最高

C.③地数值大说明该地发生地震的频率高 D.④地数值小说明该地地震时建筑受损小

4.新疆地区每年约有3万次地震,但其损失小于其他同等频度的地区,主要原因有( )

A.经济落后,地震损失较小

B.人口密集,防灾意识较强

C.科技发达,抗震能力较强

D.地形平坦,避震设施较好

(原创)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消息,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于2016年5月27日下午4时15分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4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图10为中央气象台27日10时发布的24小时降水等值线图。

材料二 表2为西太平洋上多年平均每月台风生成数。

(1)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会对沿海地区带来灾害,不包括( )

A.带来狂风 B.带来暴雨

C.引发风暴潮 D.诱发地震

(2)简述西太平洋上台风分布的时间特征。

(3)说出为减少台风和热带低压所带来的影响需采取的措施。

专题四 人口问题

【信息整合】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6年5月23日签署了逐步延长公务人员退休年龄的法案,该法案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最终将男性的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女性的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3岁。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家统计局4月20日发布《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137 349万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133 972万人相比,五年共增加3377万人,增长2.52%,年平均增长率为0.50%。

【命题角度】

角度1: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因素

以某区域人口的相关资料出发,考查该区域人口增长模式。从自然、气候、战争、历史传统等角度来分析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区域人口状况。

角度2: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及影响

以区域人口迁移的相关资料入手,分析该区域人口迁移的风向、原因及影响。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状况、经济发展差异、社会文化特点等角度来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两个角度来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人口迁移问题的能力。

角度3: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

从某区域的人口问题入手,引发学生关于区域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措施,促使学生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演练】

(原创)俄罗斯总统普京2016年5月23日签署了逐步延长公务人员退休年龄的法案,该法案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最终将男性的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女性的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3岁。图11为世界银行对俄罗斯年龄15~29岁男性的人数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低高”模式 战争因素

B.“高高低”模式 自然环境

C.“低低低”模式 经济发展

D.“低低低”模式 国家政策

2.材料中所显示的俄罗斯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

A.老龄化严重;老人移民

B.劳动力短缺;鼓励生育

C.人口增长快;政策限制

D.性别比失衡;产业调整

(改编)图12为我国某城市人口年龄结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和总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表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关于该城市人口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减少;出生率低

B.人口增加;自然增长多

C.人口减少;死亡率高

D.人口增加;机械增长多

(改编)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表3为我国部分省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单位:%)的状况表。

材料二 图13为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1)以表中省份为代表,我国四大地区中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是( )

A.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2)简析造成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遷入地区造成的主要影响。

猜你喜欢
人口角度区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