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

2017-03-28 20:25梁马超
青年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梁马超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强调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提出现阶段该项工作仍存在着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解决该项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现阶段,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全社会关怀学生,全面关怀学生,全过程关怀学生,关怀全体学生,特别是关怀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道德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现代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当代高校学生的社会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们初出茅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思想行为进行指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专业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和培养的基本单位,把人文关怀落实于高校各专业的各个层面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是十分必要的。

(二)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大学生为本,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发展需要,使其自身人格得到完善。大学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们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其人格人品,培养其成为怎样的人,着重在思维意识上的培养,使其拥有丰富的精神家园。所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注重人文关怀,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启发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独立性以及自律意识,让他们能够快速地适应生存环境,增强自控能力,不断自我完善,得以全面发展。

(三)注重人文关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道德必然趋势

二、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存在不足

教育方针、学校制度、教师和学生自身是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仍然没有注意在教学方式和能容上的改进和创新。显而易见,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学生的需求,再加上现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疏离,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等现象。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基本上都为九零后,他们对知识的创新性和趣味性的要求都相对比较高,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的内容本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就比较枯燥无味,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和创新的话,思想政治教育恐真难以发挥其真实的效用。

三、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学生需求,更注重人文关怀,首先就应当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对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们进行教育和培训,改变教师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向他们灌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传授更多的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方式和优秀例子,使教师们在设计和开展人文关怀工作室的针对性得到提高。还可以将他们的福利与其实施人文关怀的效果进行挂钩,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人文关怀进行改革。教师在对人文关怀进行讲解时,可以更多地结合案例和生活实际,尽量避免照本宣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理论与实际的密切性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人文关怀教育,都不能仅仅是由教师传授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应该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说明,最好是选取一些关于思想政治并且强调人文关怀的社会或者是经济热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人文关怀理论与实际的密切性势在必行。

(三)高校建设应注重融入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应只体现在课堂教育中,更应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因此,高校也应重视校园文化里的人文建设,并且这种建设既要体现在学习的硬件设施中,也要体现在人文设施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8).

[2]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56.

[3]吕艳波.青年与社会:上.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