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3-28 08:01杨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江苏省

杨晋

摘要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有力地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和就业,但也存在着农村社会化服务专业性不强、农产品深加工比例和附加值都偏低、各地区主导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土地权益分散等问题。针对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立足江苏省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发展水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竞争力优势,优化利益联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等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发展现状;对策;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54-03

Abstrac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Plan Period,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had rapid advance,it effectively drive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rural incomes and employment in Jiangsu Province.However,there′re still several issues,such as the low rural socialized service professional,the low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urther processing and added value,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ispersion.Jiangsu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proposed based on Jiangsu Province circumstance,mak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ning,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improve level of development,promo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ultivat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optimize the benefit to create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promoted modern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gricultural structure;developing status;countermeasure;Jiangsu Province

農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根主线,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和“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联农富农机制不断完善,较好地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1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地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建设现代农业,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实现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包括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产业化组织的快速发展,不断将工业和城市的先进生产要素、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引入农业,给江苏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目前,全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已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7%,全省符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条件的专业乡镇有156个,专业村达到2 306个,居全国第二。全省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 823家(其中国家级61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达162个(其中超100亿元的达12个),经认定的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45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 797.9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7∶1.00。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大大加速了土地流转,江苏省已有 734个专业村建有龙头企业,与1 27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立并保持紧密的产业对接关系,合作发展优质高效的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基地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功能。

1.2 提升了农业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在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江苏省农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温室、农业物联网技术、现代化规模畜禽养殖、工厂化育种等许多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应用。截至2015年初,60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年完成科技研发投入68.58亿元,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技术研发分中心19家、示范基地22家、示范企业31家。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401家,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357家,获得省以上名牌农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336家,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1 420个。依托品牌产品的带动,江苏省农产品结构大为优化,竞争力显著增强。

1.3 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和就业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龙头企业通过合同订单、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户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在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14年,607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1 135万户农户,其中,合同订单、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为3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作用更加突出。仅全省72家农业产业加工集中区创造的就业岗位即达31万个,带动农户376万户,带动农户增收总额116.4亿元,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务工。

2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社会化服务专业性不强,缺乏配套性和前瞻性

江苏省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万家,社会化服务机构侧重于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性不强、信息化薄弱、辐射带动能力差。基层农业部门的工作以宣传引导为主,生产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方面的服务工作有所欠缺,经常出现“销旺—扩种—难卖”的怪圈,这表明江苏地区农业信息化网络和农民信息素质都亟待提高。社会化组织服务缺乏配套性,部分乡、村没有任何社会化组织为分散的农户提供服務,而已建立服务组织的地域也存在无能人牵头、无经济实力支撑、服务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缺乏、成效不大等问题。

2.2 农产品深加工及附加值比例较低

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新产品研发投入少、科研能力差等问题。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粗加工水平,精深加工比例较低,很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一般都是复制、模仿和跟风行业知名企业,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

2.3 地区主导产业缺乏统一规划,行业管控能力较弱

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规划间缺乏协调和科学规划,部分地区农业产业投资建设重复,农产品销售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不少农业企业倒闭。地区农业行业协会在产业化实践中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力量薄弱,组织比较松散,风险应急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2.4 土地权益分散,金融支持不足

江苏省部分地区由于土地权益划分不明,金融支持不足,导致很多农户无法实现土地集约化和耕作机械化,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困境[1]。部分地区没有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地区间农业生产缺乏合理互助和协调。大多数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自有资金不足,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内部治理不规范,中小型农业企业以及合作性组织很难获得资金支持。

3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机遇

3.1.1 在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依然有着新的发展空间。当前,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某些行业领域产能过剩、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但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人们消费结构升级依然快速进行,食品消费格局由温饱型为主体向便捷型、风味型、营养型、功能型方向转变。农业龙头企业从事的行业以食品加工为主,需求的刚性特征明显,与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关联度小,市场稳定,不仅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消费的升级,会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催生新的产业。因此,农业产业化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3.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背景下,江苏省农业产业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三农”优先发展。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这对吸引工商资本,建设原料基地,解决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促进作用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对于其他领域创业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更容易成为初始创业者择业选择。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扶持民众创业创新政策的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业大军会加速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也会进入快速提升期。

3.1.3 在现代农业建设新要求下,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拥有了新的用武之地。目前,江苏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相对低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把现代农业搞上去,就会拖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后腿。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快“四化”同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首要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以科技为支撑,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把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如产业链、价值链等引入农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2 挑战

3.2.1 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的压力。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除了因市场需求不足、去库存化周期延长等因素外,受大宗原材料同比大幅下降影响,工业企业普遍出现“产量增、产值降、效益下滑”的情况。2015年江苏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明显下滑为9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下滑为99.1,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据统计,2015年苏南的劳动力成本为67 683元,是苏中(58 437元)的1.16倍、苏北(48 601元)的1.40倍。因外需萎靡不振、内需能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前期产能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影响,2015年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乏力、经营困难,中小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不利于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3.2.2 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不成熟。经过多年发展,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已经有了较好基础。但也存在小而散、大而不强、产业链不完全、集约化程度低等诸多弊端。在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中,江苏省部分地区对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的学习和贯彻落实不到位,农业产业开发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农民对市场信息和技术等的获取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江苏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3.2.3 农民与企业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中,相关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缺乏严密的合同履行制度和有效的利润分配激励机制,农民和企业利益共同体有待形成[2]。在产业化经营中,常常存在价高惜售、价低压价的情况,农民和企業双方没有形成真正的信用合作关系。另外,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散户的利益易受到侵犯,风险大、获利少,导致农户在产业化生产经营中积极性不高。

3.2.4 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度差距较大。农业产业化最终体现在生产经营规模化、集聚度和辐射面上。江苏省近几年发展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基地,部分特色优势产业的经营规模较大、辐射能力较强,但距离农业产业化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对真正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尚需努力。

4 提升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对策

4.1 立足各地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江苏省各地要立足现有基础和资源禀赋,正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趋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科学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产业布局。制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要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科学编制,保证专项规划高度一致于总体规划。有机组合系统内力量和社会上专家的力量,在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科学决策,制定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规划,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权威蓝图及产业资源科学配置依据。

4.2 开拓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江苏省各地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一是大力推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水平。加大对规模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产品更新、技术改造、经营方式创新和品牌建设[3],引导相关企业有序兼并与重组,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二是寻准本地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加大扶持,加快构建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通过采取扶优扶强、定向招商等措施,补齐产业链短板,完善强大产业体系。三是走特色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优化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并促使其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强大牵引。

4.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

坚持市场导向、消费导向,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培育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优势现代农业企业。加强产业链衔接、种机技配套及产学研结合,鼓励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主体综合发展、农牧结合,引导生产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加工主体聚拢、抱团发展。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打造都市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圈,环湖、环丘陵休闲观光农业区,沿江、沿海风光带等休闲观光农业群。加快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推进园艺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推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新型种养结构。

4.4 优化利益联结,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民在发展机会上的关系,优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农民多形式流转承包地,积极推进以土地入股的合作形式,逐步提高参股经营、合作经营及自主经营比重,建立健全盈余返还制度。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收益稳定增长。此外,加强对龙头企业履约能力的审核,防止农民陷入因龙头企业经营发生风险而土地收益落空的境地。

在农产品加工、高效设施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各地农业产业化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协调与服务,为工商资本的进入开足大门,保持畅通渠道。

各地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合理利用各类有效手段,精准施策,推进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把龙头企业对当地高效特色产业和当地农民的辐射带动力作为排序的根本依据,择优扶持,从利益机制上激发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发挥对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带动作用。

协调金融部门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加强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战略合作,优化政策、信息等多方面服务,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全面优化投资软环境[4]。

4.5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和科技入户、挂县强农富民等惠农工程,建设农业科技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示范基地,加强创新成果与产业基地对接,逐步建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物联网建设,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同城(区域)配送服务,推进专业村和专业园区电商化。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5],重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专业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和农业企业负责人培训。

5 参考文献

[1] 彭媛媛,周月书.农业产业化下农户融资渠道偏好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和南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7):9596-9599.

[2] 刘康华,赵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134-139.

[3] 王留鑫,洪名勇.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模式、问题及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125(4):5-8.

[4] 张敏,卢向,秦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4):4-8.

[5] 张庆辉.我国农业发展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1,121(10):84.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江苏省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吃火锅的发现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