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智取威虎山》简评

2017-03-28 05:12倪千然
成功 2017年6期
关键词:威虎山样板戏杨子荣

倪千然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京剧《智取威虎山》简评

倪千然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本文将从《智取威虎山》在对传统京剧的继承与改革、西方戏剧和影视的影响、政治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何以成为京剧史经典的魅力。

继承;改革;西方影视

《智取威虎山》于1958年9月17日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正式公演时,还仅仅是一部地方剧。但在经过改编创造成为第一批样板戏之后,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样板戏之一。它对革命小说和传统京剧进行吸收,诞生于政治的推手,在京剧上留下了新的一笔。本文将对其部分特点进行浅析,力求能够展现其成为京剧史经典的原因。

一、传统京剧的继承与改革

传统京剧在演出上选择一折一折进行表演,只会表演对整个故事有重大影响的情节,着重对该情节的具体表演和感情渲染。而对于中间的不影响整体剧目的故事进行省略,留给观众自行想象。在对原著《林海雪原》的改编中,样板戏创作人员选择演出重要的情节例如杨子荣打虎和匪窟栾平对峙,对于原著中一些类似取得先遣图的与剧情发展相关不大的事件进行省略。

中国戏曲的情节结构一般为“喜——悲——喜悲——大悲——小喜”。样板戏对情节结构也进行了一定的吸收,虽然并不是完全按照“喜——悲——喜悲—大悲——小喜”进行的,而是一种整体上趋向于喜,然后在中间穿插入“小悲”。在《智取威虎山》中,都是按照经过计划、取得土匪信任到最后联合人民群众成功剿匪。如果全部都按照这个顺序一帆风顺地进行,那么整部剧就没有波澜起伏,不能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所以就加入了小常保回忆母亲的离去和乡亲们受到土匪的洗劫等一些有“小悲”色彩的情节。

二、受西方戏剧和影视的影响

(一)西方影视制作方法

进行样板戏创造时,创作人员是受到西方戏剧的影响。当时虽然西方的各种戏剧、电影还有民国时期模仿西方拍摄的大量优秀影视作品被视为“毒草”和“封资修”,但是江青为了样板戏的创造更加优良,给了创造人员看这些“毒草”的权利。改编创造人员们观看《水中刀》、《红菱艳》、《魔盒》、《杨门女将》等作品,将许多西方的电影表现手法和戏剧表现吸收进了对《智取威虎山》的改编。

在进行《智取威虎山》的拍摄时,导演有意识地采用了西方影视拍摄的镜头。利用近景、中景和远景的有机结合来表现了各场的人物关系。例如在匪窟杨子荣与群匪对峙交流的时候,杨子荣、座山雕还有其余土匪获得的镜头次数不同。另外还有利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进行电影叙述。

(二)西方悲喜剧的结构

《法国文学简明辞典》中认为悲喜剧拥有“浪漫的主题,令人惊讶但并不可怕遭遇和一个幸福结局”。从某种意义是说,《智取威虎山》都是满足以上的要求的。决心单枪匹马擒匪首在主题上具有浪漫传奇色彩,化装潜入匪窟遇告发绝对是令人惊讶但并不可怕遭遇,而经过自己的机智勇敢和群众的齐心协力消灭土匪绝对是一个完满的幸福结局。

(三)西方舞台、音乐的吸收

配乐的选用上,《智取威虎山》选择了中西混合乐队。这是首次在京剧表演上选择中西混合乐队,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在京剧的传统配乐上,它选择了保留传统伴奏乐器“三大件”(即京胡、京二胡、月琴)、四大件(即板鼓、大锣、钹、小锣),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大筛锣、哑钹、小堂锣、高中音大锣等打击乐。

在对西洋管弦乐器的选择上,增加了短笛、长笛、园号、小号、铝板钟琴、定音鼓、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另外,为了保留京剧音乐的浓郁风格和表现特有的民族气息,又增加了键盘排笙、曲笛、琵琶、海笛、唢呐、竹管、板胡这些民族乐器。这些民族乐器使重要角色的唱腔富有感情色彩。比如常保在回忆里想起自己家遭受的悲剧,撕心裂肺地一声“娘”时就选择了板胡进行表现。

由于没有先例,在对京剧动作、舞台布景的重新设计、创新中也曾经出现一些挫折和争论。例如在拍摄《智取威虎山》的样板戏时,曾经计划在东北的大森林雪地里拍摄,希望能使拍出的样板戏更加壮观。

但也引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打虎上山”时杨子荣是需要骑真马还是依然延续中国传统京剧中的舞蹈动作通过挥舞马鞭表示骑马?并且在实景拍摄时,发现许多传统京剧艺术中的精粹无法表达,最终选择尊重传统京剧的程式化表演,放弃实景拍摄。这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最后决定采用西方电影搭景,力求“要尽量靠近原始森林的景色”。摄制美工用电影道具的技术制作出“原始树干”,还将从十三陵皇陵砍来的一些树枝、树叶搭在制作出的树干上。剧组还搭建了猎人小屋的外景和内景,都是采用了电影的布景方法。但是同时依然有对京剧传统布景的吸收,例如猎人小屋里桌椅的摆放,一桌二椅都遵循着“对称美”的美学原则,留出的用于演员表演的空间也是接近于圆形。一桌二椅在舞台装置上以方为规范,留出的空地在表演程序上以圆的余地。因而展现了京剧的程式化,展现了“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原理。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武俊达著.《京剧唱腔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3]阎广林.喜剧的审美效果[J].文艺研究,1986,(3):40-43.

[4]洛嘉.中西戏剧内在审美特征浅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5,(3):2013.

猜你喜欢
威虎山样板戏杨子荣
威虎山:穿林海跨雪原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杨子荣的“土匪装”
红领巾心向党游学之旅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杨子荣:从炊事员到剿匪英雄
样板戏及样板戏研究的另一面
——评张丽军《“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侦察英雄杨子荣的真人真事
徐克执导《智取威虎山3D》张涵予演杨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