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驾驶员损伤特征分析

2017-03-28 13:02杜以良张维利
法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特征性驾乘乘员

杜以良,张维利

(1.九三农垦公安局刑事技术大队,黑龙江嫩江 161441;2.垦区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黑龙江哈尔滨 150038)

·案例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驾驶员损伤特征分析

杜以良1,张维利2

(1.九三农垦公安局刑事技术大队,黑龙江嫩江 161441;2.垦区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黑龙江哈尔滨 150038)

目的针对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和乘客的损伤,辨别驾驶员损伤的特征性改变,从而为交通事故中准确认定驾驶员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撑。方法对2006—2014年间,黑龙江省垦区内126例汽车交通事故死亡案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汽车事故死亡案例驾驶员损伤特征,探讨驾乘人员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结果驾驶员颈部、胸部、腹部的损伤多见,可检见汽车部件所致特征性损伤。乘员仅头面部及四肢与汽车接触部位有特征性损伤,其他部位未检见可明确汽车部件所致特征性损伤。结论损伤部位、类型与死亡人员的驾乘身份有关。

法医病理学;事故,交通;创伤和损伤;汽车驾驶

汽车驾驶人经常驾车超速行驶,尤其在路况较好的高速路上最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损伤发生率及死亡率极高。同时,在汽车交通事故中,由于车体撕裂、翻转、抛出、旋转、进入水中,人车分离现象常见,所以常难以根据现场位置关系判定驾驶员。而对驾驶员的认定涉及责任追究尤其是经济赔偿等等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引起上诉、上访。本研究收集了2006—2014年间黑龙江省垦区内126例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旨在探讨驾驶员损伤的规律和特点,为此类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法医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6 起交通事故死亡鉴定来源于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2006—2014年的已证实驾驶员和乘员身份的尸体检验鉴定书,其中单人驾驶无乘员75起共75人,搭载1人48起共96人,搭载2人及以上3起共12人;驾驶员共126人,乘员57人,总计死亡183人。这126起事故中的驾乘人员均没有系安全带。

1.2 数据分析

分别对驾驶员和乘员的损伤部位、汽车部件所致损伤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损伤部位分布

本组资料中,驾驶员损伤例数总体较乘员多,驾驶员和乘员在颈部、胸部、腹部的损伤例数有差异,头面部、腰背部及四肢损伤的例数差异不明显(表1)。

2.2 汽车部件所致损伤分布

仅统计可确认汽车特定部位所致损伤。驾驶员和乘员两组数据,损伤例数差异明显,乘员仅头面部及四肢与汽车接触部位有特征性损伤,其他部位未检见可明确汽车部件所致特征性损伤(表2)。

表1 驾驶员及乘员损伤部位分布(人)

表2 汽车部件所致特征性损伤分布(人)

3 讨论

汽车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体损伤类型及特点比较多样化,当交通事故发生时,汽车内所有人员几乎都通过与车内物体相撞击而发生损伤,但是由于人体在车内处于不同的位置,且这些位置对应车内物体的形状又有差别,所以可导致车内不同位置上的人体不同的损伤特征。车内驾驶座周围明显有别于其他位置的设备物件,如方向盘、踏脚板、仪表盘、手动操作杆等,因此车内驾驶员人体往往留下较有特征性的损伤(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损伤也不是绝对指向性的,当车辆发生严重变形或人体在车内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动时,某些损伤同样可以出现在非驾驶者身上)[1]。汽车与其他车辆、树木等障碍物撞击,前挡风玻璃、方向盘、工作台等部件与驾驶人员身体相互作用,形成损伤与致伤物形态特征对应一致。典型的特征性损伤对于法医检验鉴定、明确驾乘人员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驾乘人员都没有系安全带,且绝大部分没有刹车制动过程。汽车驾驶员在事故发生时,身体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头面部、颈胸部与前挡风玻璃、方向盘、工作台发生撞击,会形成相应部位的损伤,这与摔跌后身体与粗糙地面相互作用形成的软组织擦挫伤不同,后者多位于体表突出部位。胸腹部可与汽车方向盘撞击形成对应方向盘的类圆形、弧形等方向盘挫伤痕迹,对应处多可检见胸肋骨骨折及器官损伤。由于事故发生前驾驶员多可预见撞击已经不可避免,本能紧握方向盘,向前用力支撑,其上肢的特征性损伤多为上肢尤其腕部软组织撕裂或擦伤,有的可在手掌侧检见方向盘花纹特征样的皮下出血。由于上肢远端相对固定,有的会形成一侧或双侧的尺桡骨枪刺样骨折,其形成机理与克雷氏骨折接近[2]。驾驶员下肢的损伤是与汽车工作台底面及刹车踏板、加油踏板、档杆等部位相互作用,会在下肢形成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特殊形状的损伤,如工作台内侧壁立面挡板挤压形成的特征性条片状皮下出血等。而驾驶员的耻骨尤其是耻骨联合处的骨折(包括骨缝分离)亦是一种特征性损伤,即方向盘下部与耻骨联合相互作用而发生骨折情况较为多见。本研究发现,驾驶员的头面部尤其额部的皮肤擦蹭、撞击撕裂伤,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发生撞击、摩擦,形成条片状具有明显方向性的擦划伤及皮肤裂伤,有的在面部及胸部可以见有大面积碎玻璃片的刮划伤,同时亦会在车体对应位置留下印记或个体组织。驾驶员由于胸腹部位置靠近方向盘,突发事故时胸腹部的特殊形状损伤对确定其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其他乘员的特征性损伤少见,本研究结果表明,57例死亡乘员中,可明确认定特定部位所致的损伤仅有出现在上肢的12处、下肢的5处,其他部位损伤均无法明确为汽车特定部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汽车撞击事故发生时,乘员前方没有方向盘阻挡,头面、颈胸腹部及上肢很容易与车体作用,尤其与前挡风玻璃相互作用,会形成较为特征性损伤。这与乘员没有安全带的固定比驾驶员的乘坐稳定性差,同时因为无固定物的有效支撑而较易抛离车体并落地碰撞,造成全身广泛性损伤,大多为头部着地,以摔跌伤为主。

总之,在处理汽车交通事故过程中,确认驾乘人员身份、确定案件责任主体是处理案件的重点,亦是难点。根据现场勘验和调查、车辆痕迹检验,分析事故致伤过程,着重分析当事人与车辆的位置关系、车辆之间、车辆与其他相撞物体之间的撞击关系、人体被车辆特殊部位撞击导致特征性损伤等问题。对人体的损伤部位和形态特点、驾驶人员碰撞及抛落情况、现场遗留的人体组织、血液和有关物品等进行分析,结合特征性损伤的研究综合判断,可以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从而给案件定性及驾驶员的确认提供帮助。

[1]闵建雄.命案现场重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Automobile Traffic Accident Death Cas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r Injury

DU Yi-liang1,ZHANG Wei-li2
(1.Nine-three Reclamation Public Security Bureau,Nenjiang 161441,China;2.Agricultural Areas i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Criminal Technical Team,Harbin 150038,China)

ObjectiveTo distinguish the injury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n the drivers between the injuries of drivers and passengers in traffic accidents,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onfirming the identity of driver in traffic accidents.MethodsData of 126 automobile traffic accident death cases in the reclamation area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6—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The injury characteristics on the drivers of automobile traffic accident death cas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n the injuries of drivers and passengers were discussed.ResultsInjuri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on driver’s neck,chest and abdomen.The characteristic injuries caused by auto parts were also found,which appeared at the places of passenger’s head,face and limbs contacted with automobile.Such characteristic injuries were not found at other places.ConclusionThe location and type of injury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identity of the deceased.

forensic pathology;accidents,traffic;wounds and injuries;automobile driving

DF795.1

A

10.3969/j.issn.1004-5619.2017.01.009

1004-5619(2017)01-0036-02

2015-11-27)

(本文编辑:邹冬华)

杜以良(1967—),男,主检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鉴定;E-mail:zhangweili@sina.cn

猜你喜欢
特征性驾乘乘员
观光车乘员乘坐的安全隐患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临床因素分析及宫腔镜下特征性差异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
瑞萨电子推出升级版R-Car V3H,提升深度学习性能满足包括驾乘人员监控系统的最新NCAP要求
日产Ariya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日产Ariya
基于MADYMO的轻型客车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祁连山南坡不同耕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性分析
两厢车后排乘员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