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探索中职会计教师发展的新思路

2017-03-29 18:35邹瑜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发展

邹瑜

摘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构建对中职会计教师的未来发展蓝图,以积极情绪的体验为免疫系统,以积极人格的塑造为特质,以积极的社会制度为发展背景,致力于研究中职会计教师发展的新途径,即“如何获得幸福”,以发展潜力、提升幸福感为目标,倡导一场“幸福革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会计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5.038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出现中断,20世纪50-60年代,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积极的一面,而此时的研究主题也尚未根本转移,直到20世纪末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和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在他們的积极心理学开源巨著《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正式宣称,并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1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及理论体系

积极心理学不是不研究人的心理疾病,而是更强调查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即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而且已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2透过主客观环境认知中职会计教师的发展局限

2.1对自身职业的认知

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模式是金字塔型,社会上需要研究顶尖科学技术的高学历、高智商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就是占从业人数绝大多数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也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而中职会计教师就是培养会计“工匠”的传承人。

2.1.1学生差,成就感低

目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基本为考不上高中者居多),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普遍较差,综合素质较低,问题学生较多。难管难教,是中职教师面临的常态,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职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得英才已为憾事,在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面对严峻而残酷的现实,即使付出艰辛也无成效,内心期待的价值与严峻现实矛盾更加激化了教师们的心理困惑。

2.1.2压力大,职业倦怠

由于中职院校教师人员配比不足,中职教师既要从事日常教学工作,又要负责训练培养技能代表队以及担任班主任,各项工作满负荷,甚至作为年终考评及职称评定的硬性要求。中职会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同时还要耗费大量课堂时间整顿纪律和控制学生情绪上。加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就会计专业,每名教师要求从事至少7-8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稳定性差,(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实训课、用友T3等)。日积月累,很容易造成中职教师们出现职业倦怠的心态,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水平。

2.2对学生的认知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性情较为顽劣、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很多中职教师长期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往往是身心俱疲,心力交瘁。

2.2.1学习动机复杂,学习方法不当

由于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多为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加上个性偏激、世界观的差异,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繁复。一部分学生中考失利;一部分学生家庭出现变故;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较差,因而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信心的尚失使得学生更加不知该如何学习,结果学习成绩差,恶性循环。与此同时,中职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观念陈旧、方法不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对问题的表述缺乏层次性和完整性,认识问题不深刻。

2.2.2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由于中职学生本身基础较弱,迫于家长对自身的要求,遇到学校给予的评价不高和考试成绩较差时,往往是选择了隐瞒不报;也有些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年长的亲戚监护,对其家庭教育和关爱更是无从谈起,学校教育与家庭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更加不愿意学习,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逃学现象时有发生。

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促进中职会计教师发展的探索

针对目前主客观环境限制中职会计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问题现状,采取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人为本、以师为本”的宗旨为教师提供了不断学习和探究的成长环境,通过三个支撑点:积极体验层面、积极人格层面、积极社会制度调动每一个中职会计教师身上的正能量和潜能,积极营造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3.1积极体验层面

3.1.1中职学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

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校内教师间的合作必不可少。从指导新手试讲到观摩骨干教师,从集体备课到发展研究式教师,均需保持积极心态,体验各层内涵。

针对教师的层次不同,推出各式培养方案。首先,新手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指导其试讲、说课、备课等,润物细无声的隐性知识传递给新手教师,与此同时带动新一轮的互学、互助模式。其次,骨干教师,通过示范公开课、观摩评比等形式,使得教师之间可以互找差距、发现亮点、寻找不足,从而促进教师不断的自我学习及教学创新。再次,统一集体备课模式,通过统一内容、目标、重难点、进度、练习,形成一个共性化的教案,有利于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发挥众人所长,同时,统一教学进度,有利于同级学生们之间的比较分析,教师更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百花齐放才是春。”最后,对于教师的后续发展,应当落实在研究方面,作为一线教师从教学一手资料着眼,从事适合自身及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现实研究活动,同时其研究成果惠及全体学生,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的成长,进而形成学校特色。

3.1.2中职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

中职会计教师单纯的理论研究力量略显不足,需要前沿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而同行业专家学者的介入,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专家学者走进学校,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专家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师作学术专题报告,引入教育新理念、新信息,提出新概念,新思路;专家学者走近教师,与教师们共同合作探究课题,就有关热点问题进行解剖,一起研究计划,探索方法,形成成果;专家学者深入教学现场,引导教师们开展教研活动,跨专业指导教师备课、听课、评课,彼此之间建立起了平等的伙伴关系。

3.2积极人格层面

培养教师积极人格,促进教师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培养自身潜在的积极心理能量,驱散心理的疲惫,调整心理状态,不断激发正面、积极的力量,最终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从而真切感悟中职教师职业的幸福。

3.2.1看清压力,完善自我

作为中职会计教师要看清自身面临的压力和外在社会的冲击,特别是学生带来的问题,积极面对,迎难而上。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如为了让学生在自身的基础水平上都有所提升,应当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从每一位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依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安排適量的学习任务,可以有侧重。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是有兴趣学,逐步过渡到有能力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3.2.2建立终身学习理念

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这是一个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涉猎交叉学科,培养跨学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积极投入社会

作为中职院校的一名会计专业教师除了教师身份,更重要的角色是社会人,积极投入社会,参加社交团体,寻求支持;多展现积极乐观的一面,善于发现教学与生活中的兴奋点,积极体验教学过程的快乐与幸福。

3.3积极环境层面

3.3.1学校环境

目前,中职学校应该怎样为会计教师做一些相应的工作?或者说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哪些具体的支持措施?

(1)提供多元化的教师交流方式和平台。

例如,针对新手教师在入校时就应该采取哪些帮助措施,有无专门提供给教师交流的时间和平台,就某个教学问题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给予必要的场地和时间安排,是否提供必要的教师外出交流与学习的机会等等。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合作交流应该存在于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应该多元化、丰富化、信息化。可以有固定的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户外,可以是网络平台;也可以是学校办公教学中;可以是中职学校之间的,也可以是高职院校、高等学府等;无论最终学校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是能够促进教师教学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技能提升,学校都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

(2)提供多渠道的培训机会。

目前,中职院校采取的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基本是以培训班的形式进行。仅仅只能从理论层面加以提升,对于教学方式、方法提升空间有限,特别是对于目前企事业单位,即用人单位对技术工匠、财务工作者的实践工作需求了解甚少。例如新进本科教师,帮助其提升财务专业基础,提高学历,鼓励其采取在职读研方式进修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金保障,根据专业不同提供学费报销奖励制度。2-3年进行1-2次省内培训或企业实训,3-5年进行1次省外培训(含国家公费培训)。每门课程2年一轮回交叉互换,让每一名会计教师都学习和汇入新知识、新政策、新理念。

再譬如到某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仅仅只能跟随事务所的项目经理做一些诸如数据采集等基础性、皮毛性的工作,对于深层次的报表分析及编制工作尚未涉及。建议可到大型国企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实践,深入各个岗位,如成本核算、报税、费用报账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组织会计教师到企业中参观学习,让教师们增加职场打拼的临场经验,做到专业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这样在教学授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3.2社会环境引导

为提升中职教育地位,维护中职教育尊严,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会计行业和教育部门相结合的社会化中职教育体系。一是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政策上引导中职教育的发展,明确校企合作之间的责任,以及相互权利和义务;二是要大力宣传中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正视其社会价值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勘农.浅析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104105.

[2]黄静茹.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现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7883.

[3]刘秀兰.探究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6,(04):59.

[4]叶平枝,林冬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动机激发——以幼儿园教师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8):8084.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