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03-29 08:24郑立言
中国报道 2017年3期
关键词:结构性京津冀耕地

郑立言

新春伊始,亿万农民便收到中央温暖而厚重的“大礼包”——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年聚焦“三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增添了新动力。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所说:“只有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全局的基本盘。就在一号文件发布的前一天,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作为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开发与保护规划,《纲要》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到203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25亿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随后,被称为“史上最严耕地保护制度”——《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于2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强调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全面提升,努力补充优质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这一系列措施无疑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农业迎来政策利好的同时,工业方面也传来喜讯: 2月17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去年我国工业运行情况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地位。而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最新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作出顶层设计:到2020年,要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至此,《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在距离2014年2月首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三年之际,北京、天津、河北“成绩单”纷纷亮相。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到重工业等产业大迁移,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生态、人才等要素一体化,京津冀三地已逐渐形成优势互补、相融相促的一体化产业格局。

在经济稳步推进的同时,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也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的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此举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良好成绩的基础上,3月召开的全國两会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结构性京津冀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