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观及思考

2017-03-29 02:52高祥秀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

高祥秀

【摘要】 新课标的制定与出台,是一定的数学观指导下的结果,反过来,又体现了一定的数学理念.新课标正努力向人们展现数学的全部真实面貌:(1)数学并非不变的概念、法则和定理的简单汇集,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2)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数学内部有,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3)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多样的;(4)估算也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促进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问题的思考:(1)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数学观强有力的指导;(2)教师要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关键词】 新课标;数学观;教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一般来说,数学观就是指人们对数学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关于“什么是数学”问题的认识.由此可见,数学观是对数学进行有关哲学方面的思考.每个学习过数学或与数学接触过的人都有可能对数学产生看法,形成见解,由于个体具有不同的数学学习背景,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念,再加上自身的实践经验,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对数学独特的看法,经过进一步的整理、描述,即为数学观.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数学本质采用了描述性定义,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种数学本质观,一方面是对传统数学观的超越,另一方面,这些观点又反映出新课标下的数学观.具体如下:

(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弗雷登塔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也强调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活动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并非不变的概念、法则和定理的简单汇集,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例如,“零指数”的教学设计.本实例希望体现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落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初步了解指数概念是如何扩充的,感受零指数“规定”的合理性.

通过计算23÷23提出问题:如果应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得到23÷23=23-3=20.那么20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需要对此做出解释,数学面临了挑战.首先,我们回顾简单的事实:23÷23=8÷8=1,于是可以自然提出猜想:20=1,然后,采用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感受规定20=1的合理性.例如,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提出问题:一个细胞分裂1次变2个,分裂2次变4个,分裂3次变8个……那么,一个细胞没有分裂时呢?这样,在学生感受“20=1”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做出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即a0=1(a≠0).在规定的基础上,再次验证这个规定与原有“幂的运算性质”是无矛盾的,原有的幂的运算性质可以扩展到零指数[1].

综上,学生在学习“零指数”时将经历如下的过程:面对挑战进行思考—提出“规定”的猜想—通过各种途径说明“规定”的合理性—做出“规定”—验证这种“规定”与原有知识体系无矛盾—指数概念和性质得到进一步扩展.

这样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学生借助学习“零指数”所得经验,可以进一步尝试对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做出合理的“规定”,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二)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

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数学内部有,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然而,大多数学生并未认识到数学问题的丰富性,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结合实例解释3a.希望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有一般意义的.a可以表示数量,如,葡萄的价格是3元/千克,则3a表示买a千克的金额;a也可以表示长度,如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3a表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等.

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力求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并进行探究学习.下面的题目体现了这一点.

李阿姨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她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帮助李阿姨估算一下,她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1]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从数学上看,第一问要判断100元是否超过三种物品的价格总和,适当放大;第二问要判断三种物品的价格总和是否超过100元,适当缩小.

数学问题不仅包含在数学内部,也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上述第一个例子是从数学问题到生活情境,第二個例子是从生活情境转向解决数学问题.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样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名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2].新课标中对于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注意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解法、证法的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例如,4条腿的椅子和3条腿的凳子共16个,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共60条,问几个椅子几个凳子[1]?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用三种方法建立模型:四则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利用四则运算时,引导学生运用尝试的办法探索规律,椅子数为16、凳子数为0,腿的总数为64;椅子数为15、凳子数为1,腿的总数为63;椅子数为14、凳子数为2,腿的总数为62……继续计算下去,可以得到椅子数为12、凳子数为4时,腿数恰好为60.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此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列表的方式找出规律、建立方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建模的过程.假设椅子数为a,则凳子数为(16-a),列一元一次方程4a+3(16-a)=60,可以解方程求出椅子数a,再用(16-a)求出凳子数.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直接列方程组.假设椅子数为a,凳子数为b,可以得到两个方程a+b=16和4a+3b=60,代入法求解.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用四则运算方法,思考最困难,但是结果最直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思考最简洁,但是计算较烦琐.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数学求解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样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应拓宽思路,发散学生思维.

(四)估算也是数学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2].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例如,“公园有多宽”?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400 000 m2.(1)公园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 000 m吗?(2)如果要求误差小于10 m,它的宽大约是多少?与同伴交流.(3)该公园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是800 m2,你能估计它的半径吗?(误差小于1 m)[3]

“公园有多宽”这一问题,让学生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范围,或比较无理数的大小,或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通过估算,使学生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同时,感受到并不是精确的计算才是数学,估算也是数学.

二、几点思考

数学观是人们从哲学层面对数学进行的概括认识.新课标中蕴含多種数学观,对新课标中数学观的不同解读也影响着课程的设计及教师的数学观,进而影响着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施.这里要明确:数学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与否.

(一)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数学观强有力的指导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数学最初被看作不变的、绝对真理的集合.再者,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等不同基础主义流派着眼于数学成果本身,把数学看成是从某个静止的基础演绎而来的,导致“新数运动”的失败.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数学更多地被看作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建构主义数学观流行开来.建构主义数学观强调,数学是在活动中根据主体需要建构起来的,是拟经验的、可误的.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数学观强有力的指导,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更新数学观,为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保证改革稳定地向前发展.

(二)教师要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英国学者P.Ernest认为,教师所具有的数学观大致可分为3类:(1)动态的、易谬的数学观[4].这是指把数学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而,数学主要地就是一种探索的活动,并一定包含有错误、尝试与改进的过程,更必然地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2)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这是指把数学看成无可怀疑的真理的集合,是一个高度统一且十分严密的逻辑体系.(3)工具主义的数学观.这是指把数学看成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事实性结论、方法和技巧的汇集,数学不能被看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5].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适当地加以引导,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尤其是数学观念的教育,为此,可以开设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数学史、数学思想发展史、数学方法论等有关学科,以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127-128.

[2]顾继玲.新教材中数学观之分析及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3,5(12):99-102.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17.

[4]Ernest P.On Teachers Mathematics Education[M].Hamsphire:The Falmer Prsss,1991.

[5]郑毓信.“(数学)教室文化”:数学教育的微观文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0(01):11-15.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师如何说课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