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研究

2017-03-29 12:59马秀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大学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严重的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即推进教育载体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环境的优化、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的内涵

“路径”在字义中一方面指到达目的地必经的道路,另一方面是指比喻门道。前一方面突出了路径的实践性,而后一方面则突出指路径的方法论含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是相对于脱离生活实际的抽象性、概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言的,是一种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始终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生活需求开展教育活动,真正做到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从整体来看,即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价值观念基本正确,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础上的‘无根性、研究视角上的‘狭隘性、研究领域上的‘封闭性 ”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

(一)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乏针对性、生动性。例如:只注重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注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忽视大学生的实际利益和素质的提高等,这些教育目标针对性弱,他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困惑与烦恼,常常被大学生视为“大”而“空”,很多学生把参加这种教育活动看做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而不是一种学习的机遇,从而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最后只不过是“雨过地皮湿”,不能真正的融入大学生的心灵。

(二)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存在着理论过强而实用性过弱的弊端,过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化、知识性、概念化,过分强调“哲学意义的价值话语”而无视“日常生活的价值话语” ,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生活的根基。虽然教材内容在不断的充实,但是跟时代的形势变化比起来,仍显得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充分的满足去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使一些学生感到焦虑、压抑、郁闷,产生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衡量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标准是考试。这一评价模式,使大学生只注重分数的高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只停留在考试的层面上,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种评价机制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导致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忽视提高自身思想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外化能力,出现理论水平高而实践水平低的矛盾,出现“知行不一”、“知行相悖”等现象。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的建构策略

(一)不断促进教育载体的多样化

对大学生不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载体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实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走向专门化、系统化、学科化和知识化,使高尚的思想道德缩水成为逻辑严密的条目和规范,学到的只是关于思想道德知识的气泡和枯萎的思想道德语言符号。”由此造成大学生知行不一,甚至出现多重人格。为了改变上述尴尬的状况,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我们必须运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成载体合力。

1.坚持隐性载体和显性载体相结合

显性载体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党团组织、大众教育传媒等,利用这些载体能够使大学生的意志、情感和行为按照国家的要求走向规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较高的实效性等优势。隐性载体主要是指班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等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隐性资源的核心层面。传统的隐性教育载体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这种教育载体的运用从不同层面塑造和改变着学生们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所以在运用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载体中,要在显性教育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渗透到学生文化生活的各個领域,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坚持课程载体与活动载体相结合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是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成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以教材理论的传授为重点,远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实需求,为此很难与大学生在心灵和情感上产生共鸣之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避免单一的灌输,而是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互动,从而改变课堂教学中生硬呆板的一面,多把课堂交给学生,多组织一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不可否认在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注重对实践活动的运用。例如在日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运用课堂教学外,他们还运用“特别活动”这一途径,它通过向学生提供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集体活动,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和社会意识的发展,针对学生打架,吸毒等问题,及时的对活动内容等做出恰当的调整,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二)不断促进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抽象性,使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敬而远之。教育内容要被学生所喜爱,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取材于生活,尽可能地把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通俗易懂,达到启迪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

1.增设相关辅修课程

增设相关辅修课程是为了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针对大学生自杀事件,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使学生体验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针对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有的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抗挫能力差,学校应根据他们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各种社会生活不适应,或出现的各种抵触心理问题,开展人际交往技巧课程以及相应的社会职业技术培训等,进而不断提高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话语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媒介就是语言,思想政治教育者想表达的一些愿望、感情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均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没有语言做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性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过多的政治化、理论化、公式化、概念化,大学生在参与中很难理解,因此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摒弃过去那种思维定势、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注意语言表达的真实性、亲切性,多从大学生的生活中汲取生活化的语言,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

3.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实际

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时,应密切结合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恋爱问题、就业问题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生活的大环境中,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大学生思维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负担为需要,从而引导大学生“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创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中学习”。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生活的能力。

(三)不断促进教育环境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整合各种积极因素推动大学生追求真、善、美,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情操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汇聚正能量,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气息。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就十分注重环境的作用,倡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提高全民的道德品质并举的方针,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马克思也曾指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发展的环境。” 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的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场地,鸟语花香、功能齐全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优化校园环境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如优化宿舍、体育场环境。二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多组织积极向上的学术、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使大学生们在愉快的心情和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三是优化校园人际环境,优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

2.净化网络环境

随着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上网人数越来越多,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大学生构建了广阔的互动平台,它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他们的思想观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运用网络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此为教育阵地,积极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通过设定专门的校园网络平台体系,利用微博、飞信、微信等网络载体,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3.优化社会环境

虽然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校园内,但是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着社会,承受着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虽然大学生都已是成年人,但其自制力、辨别力仍然不强,所以学校也要积极的与当地公安等部门合作,协助各部门做好校园周边不和谐因素的清理工作。学校本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重点,开展各种抵制不良诱惑教育的同时,协助各部门扫除各种传播文化垃圾的娱乐场所、非法网吧等,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和文化垃圾对大学生带来的恶劣影响,协同创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环境

(四)不断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

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是极不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价和检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方式体系要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效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坚持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科学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中也需借鉴。

1.评价内容要全面

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传统考察形式大多是采用分数制,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成绩可能很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层次却参差不齐,因此不能单一的用思想品德课程的成绩来考察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情况,而应该把影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品德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细化评价的内容。只有这样,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情况的衡量才够全面。

2.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虽然通过定量评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是他的缺点就是不能综合和详细的表述学生具体的优缺点,不能完善的概括出每个学生的个体性特征。而与定量评价系统相辅相成的定性评价系统,能够明确的概括出学生具体的优缺点,填补了定量评价的不足之处,但其也有一定的不完美之处,定性评价具有主观性,在一定数据上不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为了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增强结果的科学性,正确的方法就是将两者相互结合,优化和协同各自的优势。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才能更完善,才能够发挥其功能、彰显其价值,有效的避免“知行相悖”等现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以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整合各种积极因素,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更加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添加了崭新的活力,使大学生在生活化的过程中绽开灿烂的笑颜。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854.

[2]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

[3]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56.

[4]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作者简介:马秀华,女,黑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大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