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大生态观

2017-03-29 17:43林凤云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草原

林凤云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理念的转变和草原畜牧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加强了退耕退牧、还草还林工程的实施力度,从而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基于此,分析探讨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大生态观。

关键词 草原;生态重塑;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大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70

基于大姚县的区域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历史,大姚县的较多区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以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和进步,使得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于草原生态的关注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得益于此,并以此为基础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基于此,分析探讨实施退耕还草和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项目对发展草食畜的影响。

1 新街镇畜牧业(牛羊)发展饲草资源现状

基于地形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新街镇的大部分地区有着丰富的草场资源,一段时期促进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畜牧业的繁荣。但事实上,由于养殖户和畜牧单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操作不当的问题,导致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家畜养殖役用功能退出历史舞台,养殖目的也由役用向肉用及经济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缺乏或无计划放饲,养殖方式也由原来的放饲为主向圈养为主改变。但在养殖目的和养殖方式转变的同时,新街镇仍存在饲草饲料匮乏的情况,一是数量有限,二是品质低,三是品种单一,原因是养殖户对饲草饲料的利用仍局限于农作物秸秆和附产物。以上原因导致畜产品品质不高,不可能发展足够的优质产品进入市场,也就没有很好市场竞争力,畜牧养殖效益不明显,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经济落后、信息不畅、市场不灵、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扩大草畜业的生产规模,限制草畜业发展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2 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況日益严峻,在损害牧民的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了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继而促进退耕、退牧,还草、还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关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 促进畜牧业发展观念的更新

相关部门为了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于牧民和相关人员发展理念的创新和转变。由于养殖户在发展经营畜牧业中受传统观念影响,故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牧民过多地重视相关效益的取得,而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产结构的改变,并对退耕还草政策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此,就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并由此向牧民讲解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退耕还草的好处。

总的来说,只有促进上述措施的落实到位,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实现牧民思想的转变,促进退耕还草养畜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依托退耕还草发展草食畜牧业

在促进草原生态重塑和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构建以草食畜为主的节粮型发展模式[1]。事实上,为了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退耕还草措施,并以此为基础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相关实践显示,退耕还草措施的落实到位,能够有效促进饲料成本的降低,带动牧民的收入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确保退耕还草作业的有效发展。一方面,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宣传培训,促进养殖场户种草养畜科技含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品种的改良,促进适合当地草食畜品种的发展。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舍饲圈养模式的建立,并由此实现草山草坡的围栏封育。

2.3 建立草种基地

相关的种植实践表明,不同于小麦种植,紫花苜蓿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节省水200 m3/667 m2,而每667 m2苜蓿可以饲养5只羊,故而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在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加强对于草种基地的建设,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种草养畜经济效益。

在种草的布局过程中,一般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燕麦、草木犀、扁穗冰草等草类品种,但是在低海拔的干旱区域,则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草类,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则种植玉米、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作物,从而确保相关效益的提升。

2.4 加强现有天然草原的保护

草原往往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生态功效,能够有效维持局部的气候和生态。近年来,随着放牧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建设活动的开展,使得草原面积逐渐锐减,导致“三化”现象日益严重。基于此,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加强天然草原的保护,遏止天然草原的退化,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

2.5 促进以退耕还草为基础促进多样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以畜牧业为基础,促进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草畜乳”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构建[2]。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以牧草种植为基础,并由此促进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的相互发展。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效益的取得。牧草种植行业的有序开展,能够有效的改善相关的环境效益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恢复草原景观,带动生态旅游基地的构建,从而由此为旅游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农牧业、旅游业生态经济系统,该类发展模式的流程如图1所示。

3 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实例

基于草原的实际状况,新街镇于2014年逐步开始实施退耕还草和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至2016年末,新街镇累计种植紫花苜蓿353多hm2,新建和改造牛羊圈3 545 m2,给新街镇今后大力发展草食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6年末,新街镇的牛存栏9 800多头,有肉牛养殖规模户52户;羊存栏13 900多只,有规模养殖户23户。

4 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并就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措施展开了具体的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和相关观念的转变,我国的草原生态必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相关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俊敏.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大生态观——来自内蒙古牧区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6):39-43.

[2]齐米克,孙强,闫凯,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果初步评价及问题解析——以温泉县、拜城县为例[J].草食家畜,2016(1):69-7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草原
讲解《草原图》
坝上草原
大草原上的救命树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放歌草原 载梦中国
神秘的草原夏令营
孤独的草原狼
假如我是一片草原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