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的“智”与“趣”

2017-03-29 08:10姚婷莲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姚婷莲

摘 要:所谓“智趣”,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展现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通过语言将习得知识用以表达内心的情趣。现探索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智趣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丰富语感;合理想象;巧妙思维;纯善品质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在被动地学,课堂的知识性“灌输”还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成为一味学习知识的载体,与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能主动地进行学习相悖。

童话是充满想象,赋予智慧,通过丰富的语言来塑造形象,并巧借故事让学生受到启迪的一种文体形式。文章以童话为例,从四个方面选取多个文本的教学案例,分析探讨提升学生智趣的方法与策略。

一、丰富的语感,充盈于声色朗读

教学《云房子》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并喜欢“云房子”之美,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感,我让学生融入文中,进行多次多样的朗读,如教学片段:

师:云朵多漂亮,我们也变成小鸟飞一飞,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想象小鸟说的话)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师:(指名读)指出感叹号,感叹白云的多,感情再强烈些。

师:小组来比赛,看看哪个小组造得更漂亮!(小组读)

师: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只有真正地进入文章,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學生才能读出感情;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出作者表达的意思。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在读中有自我体验。

二、合理的想象,消融于语言训练

故事复述、续编、课本剧,走进角色内心世界、还原故事情节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当学生发现曾经的蜗牛有着“有力的翅膀”,可以“自由地飞翔”时,我就相机拓开想象,问他们会飞到哪里。教学的片段如下:

师:如果有着强健的翅膀,我们就能“自由地飞翔”。(板书)

师:谁来读好它。我要让他飞起来!(读一读:自由地飞翔)

师:我们一起飞呀飞,飞呀飞,你在大树上干什么?(教师相机飞到学生身边,指名学生说)

生:我在大树上休息。

师:你又飞到了哪里?我扇动着强健的翅膀,飞到了大山上。(教师引导孩子飞一飞,并借语言训练拓宽孩子的想象能力。)

生1:我扇动着强健的翅膀,飞到了花园里,想和花儿比比谁更美丽。

生2:我扇动着强健的翅膀,飞到了大山上,看到小溪在哗哗地流淌。

在课堂语言训练的带动下,学生给出了精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贯穿始终,让学生根据实际合理地想象,感受阅读的乐趣。本环节就用学生喜欢的想象图画进行架构,让其感到美妙的想象是多么富有感染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巧妙的思维,渗透在角色体验

阅读教学,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学生的思维也应运而生。课文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生动的情节、个性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片断或整篇。以《狐假虎威》为例,学生通过对文本角色的把握来表演:

(学生认真读书后,老师请五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引导学生看狐狸和老虎的位置。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了:“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师:这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下面请小朋友朗读课文,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有什么意见吗?(各抒己见)

初步理解课文后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不仅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整体对文本进行了思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类童话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思考,也有利于孩子发挥想象力和表现欲。

四、纯善的品质,浸润于心灵告白

在教学过程中,谈反思,说感触,想故事的延续等方式,是将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体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品读,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个性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对于狐狸的品质,学生有了争议:

师: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它很阴险、狡猾。

生2:我觉得狐狸是坚持不懈的人,他很努力,通过多次的能言善辩,吃到了肉,和《青蛙看海》里的小青蛙一样,为达到目的,会坚持。

师:他们都坚持,但这两种坚持,有区别吗?

生4:狐狸是为达目的,自私自利,损害别人利益来坚持;小青蛙是为梦想而坚持,是不一样的坚持。

这节课就在学生的争论声中结束,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知,引导孩子们努力去获得真知,去提升思辨能力,学习童话类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感受不一样的人物品质,使得内心情怀得到充分表达。

综上所述,教师从多方面入手,积极调控,授予方法,学生运用知识和情趣表达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叶澜.让课堂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神话[J].教育研究,199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