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理论研究初探

2017-03-29 06:01宗晓蕾汤龙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管理

宗晓蕾,汤龙升

(1.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2.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教育与教学

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理论研究初探

宗晓蕾1,汤龙升2

(1.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2.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在国家战略“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下,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发展性资助”和“契约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特点,提出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即对发展性资助中的资金帮扶、项目驱动、能力培养等形式,构建出的具体评估体系.该体系有助于改善当前发展性资助表现出的“形式丰满、效果骨感”问题,有利于学生自立自强、自我发展及成人成才,促进了资助工作“因人而助、应助尽助、因助而获、因助而立”目标的实现,也是高校“精准资助”的要义所在.

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实施“契约式”学生管理作为一种较新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从高校规章制度层面看契约式管理,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法律及政策上的支持,在管理实战中也有了一定的积极发展态势.目前我国高校已构建起“奖、助、勤、贷、补、减”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发展性资助也逐渐受到关注.传统的“输血式”困难补助正在向“造血式”的育人和成才资助转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的相关研究现状

1.1“契约式”学生管理

第一,关于契约式管理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余雅枫提出,契约式管理理念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凸显学生管理的法治化,以及高等教育功能中的平等和效率,这与发展性资助的理念也相一致[1].第二,关于契约化管理的内涵研究.蓝汉林等提出,所谓契约化的学生管理是指一种须经对方的同意或认可才能产生约束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双向选择性[2].第三,关于契约式管理模式的探究.顾红指出,契约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坚持五大原则:重视情感激励、诚信、个性化、心理契约与文本契约相互配合[3].

1.2 发展性资助

国外关于发展性资助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全纳教育思想.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中,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它强调“与物质贫穷相比,社会排斥对自尊心的伤害更大,对整个社会的腐蚀更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表达了美国政府对公立学校的教育信念与期望,即塑造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区的每个孩子的思想与品格,让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关注每一个具体个体的需要,促进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一大主题.

国内关于高校发展性资助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发展性资助必要性的研究.张远航提出,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进入从“量”到“质”的转型期,而只有推进发展性资助才能够做到“精准资助”,并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4].刘世勇等指出,发展性资助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理念,具有导向、动力、激发、责任、发展等功能.第二,关于发展性资助理论与理念的探讨[5].王中对认为,发展性资助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平与效率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理论[6];黄建烽从教育认同理论视角探究发展性资助体系包括自我发展、情绪管理、健全人格等七个维度[7];彭友中提出了奖助励志、岗位技能、活动素质、项目研究等四个层次的体系构建.第三,关于发展性资助策略探究.陈智玲提出发展性资助可以通过资金帮扶、项目驱动、科研指导、能力培养、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刘世勇等提出发展性项目的设计可以从专业技能提高项目、学业发展规划项目、学习实践能力提高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等十个板块着手[5].翁亮对项目化的发展性资助进行了具体的实践研究[8].

2 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虽对发展性资助在理论、体系构建、策略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观点,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来看,理论分析多,实证应用研究少.针对学术界对发展性资助的研究,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对发展性资助内涵研究少.具体体现在没有系统的阐述发展性资助的概念、内涵.②对发展性资助实现途径和载体研究少,使发展性资助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③侧重于体系的宏观内容把握,缺少对以评估与考核为依托的引导、激励的可操作化的举措.④“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当前高校“契约式”学生管理研究已较为成熟,发展性资助研究也不断增多,但将“契约式”学生管理与发展性资助融合的研究还较少,未形成系统的“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理论.

基于此,引入“契约式”学生管理概念,它是指高校及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通过告知、协商订立、沟通交流等方式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书面的、口头的协议,并严格遵照协议内容执行的学生管理模式.将“契约式”学生管理与发展性资助相融合,“契约式”发展性资助是实现“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契约式”学生管理和发展性资助的内在要求,对于构建更具实效性、发展性、科学性的资助体系,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意义深远,进一步研究“契约式”发展性资助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 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研究内容

“契约式”发展性资助,即通过“学业发展偿还资助项目”、“专技提升”、“文体人文素养提高”、“学习研究能力发展”等项目要素,以及监督“契约式”高校发展性资助执行的体系,达到“应助尽助”、“因人而助”、“因助而获”、“因助而立”实现资助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关怀的融合、他助与自助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9].

3.1 进一步明晰“契约式”发展性资助内涵

高校“契约式”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及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通过告知、协商订立、沟通交流等方式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书面的、口头的协议,并严格遵照协议内容执行的学生管理模式.其特点包括:平等性,协议双方基于平等地位;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性;共同参与性和内在平衡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协议的制定与履行.发展性资助概念界定为: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由学生自己制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资金支持与指导,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资助.将高校“契约式”学生管理运用到发展性资助上,是实现“精准资助”的重要途径,虽然也有部分学者提及过“契约式”发展性资助方法,但系统的理论研究还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系统的“契约式”发展性资助概念,其科学内涵有待进一步明确.

3.2“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

在资助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将高校“契约式”学生管理与发展性资助相融合,构建出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资助”要求的“契约式”发展性资助内容体系.首先,研究高校学生发展包括哪些要素指标;其次,根据资助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学生发展的要素指标,探讨如何设置契约;再次,针对“契约式”发展性资助对象,研究如何设置监督机制来保障契约的有效落实;最后,探索出一套“契约式”发展性资助考核验收办法,保证真正实现“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资助育人的效果.

3.3“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本研究拟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尝试从“学业发展偿还资助项目”、“专技提升”、“文体人文素养提高”、“学习研究能力发展”等项目要素探讨具体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将凝练总结的“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运用到高校具体实践,形成反馈,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体系构建.

4 高校“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的思考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和层析分析法,再结合实践研究法,研读“契约式”管理和发展性资助相关理论,将二者融合形成“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深入进行其内涵研究.在调查、梳理、实践探索、研究我省高校开展发展性资助工作的现状,结合高校典型案例的探讨,以及一线资助工作管理人员、受资助学生等人员的调查,认真总结、深度凝练,重点探究“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中在校生发展性关键要素的构成、建构资助育人的“契约式”方法路径、探究资助育人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照我省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实际、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集成已有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体系内容的具体考核与评估指标.

〔1〕余雅枫.引入契约理念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J].高教研究,2007(6).

〔2〕蓝汉林,陈之贺.契约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新谈[J].高教研究,2006(3).

〔3〕顾红.文本契约与心理契约相互补充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刍议[J].高教探索,2010(6).

〔4〕张远航.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J].思想理论教育,2016(1).

〔5〕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6〕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

〔7〕黄建烽,陈竹林.基于教育认同理论的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6(8).

〔8〕翁亮.高校项目化发展性资助工作实践[J].科教导刊,2016(17).

〔9〕季枫.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

G647

A

1673-260X(2017)05-0170-02

2016-12-16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1042);安徽科技学院人才引进项目(JZYJ201604);安徽科技学院辅导员精品项目(FDYJP2016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辅导员骨干专项(15JDSZ3090)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