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之探析

2017-03-30 17:17林进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摘 要:近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欺凌行为的方式令人发指。相关的研究指出欺凌可能是增加暴力的前兆。欺凌事件的产生对于所有教育者及被教育者而言皆为一种无形的恐惧与压力,更重要的是它会危及校园里的学习安全。对于欺凌行为如果消极地不去理会,一再容忍,就会导致欺凌行为不断地重复上演。此研究的主要重点在于说明欺凌行为的意涵、欺凌行为的类型与相关因素、欺凌行为的影响,进而说明不同欺凌类型行为之因应策略,说明学校行政与文化之因应策略,引导班主任思考在班级经营中如何防止欺凌行为,降低欺凌行为的出现概率和可以采取的因应策略。

关键词:欺凌行为;欺凌类型;因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1-0001-06

一、前 言

有关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方面的重要性,笔者曾在相关的研究中 [1 ],依据美国“国家中学校长联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Principals )所提供的数据指出:一是欺凌行为最常来自于一般的社会暴力行为,大约有15%~30%的学生曾经是欺凌者或是受害者。二是在1994年到1999年之间,有253人死于学校暴力事件,有51种不同的死因,欺凌时常是与学生死因有关的因素。三是直接的肢体欺凌正在小學校园里增加,在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而在高中校园内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言语欺凌却是一直持续增加。根据美国法院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的报告,新进的学生比起老生更喜欢欺凌同学。四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相信,学校无法有效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有更高比率的学生相信大人的帮助是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的;5.25%的教师觉得欺凌没什么或根本不理会它,只有4%的教师会持续去调查欺凌事件的起因。

此外,Tom V. Savage与Marsha K. Savage [2 ]指出,美国教育联盟(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在2003年已经将欺凌事件作为学校主要关心的议题。同时,也有研究结果显示70%的教师相信他们已经处理了所有欺凌事件,但是却只有25%的学生认同这样的看法。这显示出教师们对于欺凌这件事情与学生的看法是有很大出入的,并且,师生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沟通问题。

从上述之研究得知,对于欺凌行为一般的因应策略,即消极地不去理会,或是不上学,或一再容忍,会导致欺凌行为不断地重复上演。

二、何为欺凌行为

欺凌行为,一般指的是蓄意且具伤害的行为,是持续重复出现在固定孩子身上的一种欺凌现象。有关欺凌行为的意涵,详加说明如下:

1. 欺凌行为的定义

一般的欺凌行为定义,主要包括下列重要的意义:第一,欺凌行为是有意的、长期的、反复的;第二,欺凌行为的背后是在口头、感情、生理或是心理上让其他同学不舒服;第三,欺凌行为的特点是受欺凌者被欺凌者故意暴露出来,被拒绝融入友谊中,不能防卫自己;第四,欺凌行为的模式是要施加伤害、欺压、暴力、攻击等行为在他人身上。

因此,欺凌行为是一种刻意地暴露出某固定的学生,让他长期地、一再地在口头、财物、感情、生理和心理上被其他同学拒绝,意图伤害他而造成其直接或间接的人际关系疏离的行为。

2. 欺凌行为的意涵

一般欺凌行为的意涵,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

(1)欺凌行为的迷思与误解

Olweus [3 ]指出有关欺凌行为的迷思,认为:欺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男孩终究是男孩——欺凌只是他们的发泄罢了;欺凌是发生在所有的学校,没有什么好忧虑的;棍棒与石头可能打伤你的骨头,但是言语是从不会伤害到你;欺凌对我而言从不曾造成伤害;欺凌会使你更勇敢/让你知道生活是什么,只是如此而已。

因此,欺凌的行为极容易被教师与家长误解,认为只是校园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人际相处无害,甚至认为受害者是“自找的”;同时,也认为这样的行为只会在低学业成就的学生身上发生,发生的地点只和学校相关;只要没有肢体上的伤害,就不算欺凌等等。这些误解与迷失,必须要借由教师与家长正确地传达欺凌行为的知识并改变对于欺凌行为的看法,才能被消解,从而建立正确的反欺凌观念。

(2)欺凌行为的内容

Meyer和Elizabeth [4 ]认为,使用“欺凌”这个词时,必须包含下列之一的行为:真实的或被威胁的暴力;钱、财、物被勒索或强夺、或被偷;强制一个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做或不想做的事;一个孩子在友谊团体中被忽视和被要求闭嘴;被嘲弄与被羞辱;老是对不同的孩子责骂;取绰号或贴标签;传递攻击性的讯息;散播不实的谣言与耳语;传送侮辱性的电子邮件。

欺凌行为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其中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受害者是固定、孤独的,易被标签化;二是大欺小、强欺弱的权力关系;三是口语、肢体、关系、性取向上作为欺凌的主要内容;四是引起受害者的反击,但在反击时仍会成为受害者。

(3)欺凌行为的区辨

欺凌与冲突、骚扰、威胁、恐吓之区辨,有助于了解校园欺凌的意涵与形成原因,进而针对校园欺凌拟定有效的策略。

笔者认为区辨欺凌行为的关键在于 [1 ]:其一,戏闹或游戏的角色是否可以互换,且当其中一方因不舒服而要求停止时,是否得到停止;其二,当事人是否自愿参与其中,或者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自由与弹性,个人的主体性与尊严是否被尊重。

三、欺凌行为的类型与相关因素

欺凌行为的方式一般由肢体欺凌慢慢发展成语言或社会控制的欺凌方式。随着教师及家长对肢体欺凌的制止,年龄越大的儿童使用的欺凌方式转向于言语伤害或同伴对受欺凌者的关系疏离。有关欺凌行为的类型与相关因素,详加说明如下:

1. 欺凌行为的类型

欺凌行为本身即是一种伤害性的行为。对于各种欺凌行为的类型,可以有以下的分类:

一是关系欺凌,它主要是操弄人际关系,与语言欺凌经常一起发生。两者是属于欺凌发生刚开始阶段。

二是言语欺凌,虽然肉眼看不到伤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时比肢体伤害更严重。此行为通常伴随着关系欺凌。

三是肢体欺凌,它是临床上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形态,是教育工作者最常关注的一种形态。

四是性别欺凌,它是指受害儿童被他人用与性有关的有害语言、行为或影像等实施的侵犯。

五是反击型欺凌,它主要是指受欺凌者因长期受到欺凌而给予反击的形态。如美国发生的多起校园枪杀事件,即属此类。

六是网络欺凌,上述所属的欺凌行为皆可使用“网络”来执行。此方式不受任何限制,可能导致的伤害更大,影响更远。例如,有女影星因为被网络欺凌,受不了折磨而轻生,这种类型就是属于网络欺凌。

2. 欺凌行为之形成因素

(1)学生个人因素

笔者在相关的研究中指出学生成为欺凌者的因素主要有:学业上的挫折感;学生有欺凌行为的责任主要是大人不够关心孩子,以致于孩子认为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在欺凌环境中生存,就是倾向有暴力的行为;没有楷模可作为典范;在家庭中受到暴力对待;家庭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结交不好的朋友;人格及品性失常 [1 ]。

欺凌行为形成因素中的个人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项:欺凌者因欺凌行为受到欢迎,而增强其欺凌行为的意图;欺凌者因欺凌行为享受到支配权力;欺凌者在各种环境下都处于心理负向的状态;欺凌者对于受害者产生妒忌的心态;受害者的人格特质有“负面支配性”、能力弱势等特点。

(2)家庭因素

依据笔者的研究,欺凌行为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项:一是父母忽视管教或态度冷漠且不一致,易导致孩童没有同理心,容易造成孩童在学校欺凌他人与被欺凌的情况;而父母的管教开明且权威,则孩童比较不易在学校欺凌他人或被欺凌。二是家庭从事特种行业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也容易受到欺凌 [1 ]。

(3)学校因素

Sharp [5 ]认为,文化因素很容易让这些学生成为被欺凌的目标。不同种族的文化很容易造成一些负面的印象,致使这些孩子无法被融入友谊之中,进而在不友善的校园中成为欺凌行为的受害者。除此之外,她还提到一个现象:“就算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很优秀,但是,到了公共的场所,例如等待校车时,他们还是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笔者认为欺凌行为形成因素中的学校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项:一是学校的不友善氛围会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增加;二是教师管教方式的冷漠,会使欺凌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三是受害者的沉默忍耐,无法有效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1 ]。

(4)社会因素

邱珍琬 [6 ]指出,大环境及社会本身对于性别角色的要求,鼓励竞争比较,加上媒体传播之力,这些都是欺凌行为易发生的社会环境。“以暴制暴”是社会环境的结果,“观察模仿”也是社会环境的力量。

Sharp [5 ]提到媒体的影响力,认为:“谁能忘记那些在电视传媒中,对学校新生那种恐怖的虐待方式?”这些孩子在进入学校时,就已经成为被嘲笑、被攻击的受害者。

综上所述,欺凌行为形成因素中的社会因素主要包含下列两项:一是传递暴力行为的社会风气,容易产生校园欺凌事件;二是社会氛围对于性别的不友善,强调以暴制暴,容易产生校园欺凌事件。

因此,在欺凌行为的形成因素上,学生本身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只要处在不友善的环境中,就容易产生欺凌行为。在家庭因素上,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学生欺凌行为有高度相关。因此,家长在管教上,应保持处罚上的一致性,并对孩子适时关心,才不易产生欺凌与被欺凌事件的发生。在学校因素上,教师的管教要赏罚分明,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社会因素上,应减少暴力影片的播放与传播,以避免模仿行为发生。

3. 欺凌行为之相关因素

(1)性别因素

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中,性别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项:其一,就男女性别而言,男学生受到欺凌的情形比女学生多;其二,男学生多涉及肢体欺凌,女学生多涉及语言及关系欺凌;其三,教师的刻板性格印象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而导致欺凌事件的发生。

(2)年级因素

有关年级因素影响欺凌行为,相关的研究结论并无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中,年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项:第一,一般而言,肢体攻击行为高年级多于低年级;第二,在初中,肢体欺凌以初中二年级发生率较高;第三,年级的差异会影响到欺凌行为的类型及发生率。

(3)学业成绩因素

笔者认为学生学业成绩佳而受到同学欢迎,是建立在他们的能力可以成为控制人的权力基础上的。本质上来说,他们的高权力是来自可支配他人。杨宜学的研究结果 [7 ]指出,男生、低学业成就及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受到网络欺凌的程度高于女生、高学业成就及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

在欺凌行为相关因素中,学业成绩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项:一是无论成绩的好坏高低,皆可能产生欺凌行为;二是学业成绩佳的欺凌者,其权力的掌控是能力的展现之一;三是学业成绩不佳的受害者,遭受到各种类型欺凌行为的比率较高。

四、欺凌行为之影响

欺凌行为是在群体中所形成的暴力行为。参与者包含執行欺凌行为之欺凌者、欺凌行为之受害者、处于欺凌行为当中却非欺凌者也非受害者的旁观者。这三种角色的并存,才能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欺凌行为,也才能够在校园内上演欺凌。

欺凌行为的相互关系是指欺凌者、受害者、旁观者三者之间的行为。欺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存在着权力、人际关系的不均现象。

1. 欺凌者及其影响

校园欺凌者有几个特点:强壮、自信且冲动;与受害者同龄或稍长;对任何人都具攻击性,包括同学、家长、老师和兄弟姐妹;出身于充满敌意、忽视孩子的家庭;父亲有攻击倾向或十分冷漠;身边都是同类朋友;亳不同情受害者;为了刺激、权势和控制欲而欺负别人。

欺凌者本身有以下的特质:心态较坚强、无同情心、以伤害他人为乐;滥用权力、掌控他人、支配他人欲望较强;个性具攻击性、充满敌意、冲动、报复性高。

欺凌者受到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要项:一是儿童时期对于欺凌行为未加控制,成人后易发生刑事案件;二是学习时期对于欺凌行为未加控制,进入社会后易使用相同手法来与人相处;三是短期影响会更有权力与势力,长期影响则是出现反社会行为。

2. 受害者及其影响

邱珍琬 [6 ]认为受害者除在体格上较为瘦弱外,也表现为孤单、安静、少朋友、较神经质、较不会为自己出气、看法较悲观等心理特质。笔者认为受害者的特质有:性格上倾向于敏感、退缩、谨慎;缺乏果断力;社交能力较差;低自尊;男性相较于同学较弱或个头较小;女性在生理外表上较无法吸引同学;害羞,朋友较少;与大人的关系较同学好;有些不同于常人的问题,如学习能力差、种族歧视、性取向和生理上的问题等;有过度保护自己的父母亲。

综上所述,欺凌受害者本身包括以下特质:受害者的外表上较为弱势、性格上较神经质、安静、悲观;低自尊、有过度保护自己的家庭;不预期的失常态度、缺课、对学校活动参与度低。

此外,研究发现欺凌受害者受到的长期影响包括:低学业成就表现、缺课、药物与酒精滥用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都与在学校场域中被欺凌有关 [5 ]。具体表现为:身体的伤害;辍学;翘家;有人因此讨厌家人;怪罪同学没有出手帮忙而讨厌同学;觉得自己很差劲;消极地任人欺凌。

五、不同欺凌类型行为之因应策略

欺凌行为存在于校园之际的当下,就应有相对应的策略来因应。学校的所有成员,无论是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及教师、学生,包括欺凌者、旁观者、受害者等,都应为友善校园尽一份心力。

1. 关系欺凌之因应策略

笔者在研究中指出,受到同学欢迎,学业成绩良好,有高自尊,在团体中是领导者的欺凌者,较常使用关系欺凌 [1 ]。女性较为喜欢使用这样的欺凌方式,因为它不容易被教师发现。这样的欺凌方式主要是耳语和社会关系的孤立。就是因为如此,在研究报告中都显示女性被欺凌次数比男性要来得少。因此,关系欺凌之应因策略主要是班主任应该去真正了解学生在班级内是否有被其他同学孤立的现象。

2. 言语欺凌之因应策略

言语欺凌是最常发生的欺凌行为,但是,班主任却是最少回应的。因此,当班主任发现学生无论是开玩笑或是故意采用不当语言来嘲笑他人时,应立即制止,并建立言语规范的界限;宁可严肃去看待学生之间的不合宜玩笑,也不要因为长期放任学生使用嘲笑的言语而给予学生形成言语欺凌的机会。

3. 肢体欺凌之因应策略

有些受害者会认为自己是做错事情,所以才会被欺凌。而有这样的想法的受害者更易被一再欺凌,如果没有被欺凌,反而会认为自己在班上不受欢迎。这样的受害者,在停止欺凌后甚至开始有自我伤害的念头。当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受害者时,处理的焦点应放置在改变受害者的想法上,告诉受害人任何人都不应使用欺凌的方法来处罚另一个人。

因此,肢体欺凌之因应策略主要是不该出现在班级上的行为举止,班主任皆应立即制止。打闹与开玩笑,甚至冲突等行为,都不应在教室内发生。一旦发生,班主任应给予公平而一致性的处理。赏罚分明的班主任,是有效制止肢体欺凌的主体。

4. 性欺凌之因应策略

性欺凌的具体行为包括:性或身体部位的不雅玩笑、嘲笑或评论;性取向或性行为的嘲笑;散播或传递有关性的不实纸条或谣言;侵犯身体的动作。因此,在性/性别欺凌之应因策略上,无论是在言语或肢体上,班主任都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模范,不应使用相关性与性别不平等之言语来教学,也不应针对学生之性别而使用不对等的教学策略,以避免形成潜在不平等的教学氛围。

5. 反击型欺凌之因应策略

班主任由于漠视受害者在学校所受到的欺凌,致使受害者感到无力感,因而做出极端而无法挽救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从一般的威胁发展到校园枪击事件。这些犯案者,都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因此,反击型欺凌之因应策略,需要班主任平时多關心学生,用心去观察学生一定可以有效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学生们之间的打闹或许不容易区辨,但是,班主任若能采取宁可立即制止打闹行为,也不让打闹行为演变成欺凌行为的做法,势必可以有效阻断欺凌行为的发生。

6. 网络欺凌之因应策略

网络欺凌之所以非常难以控制与预防是因为它通常是发生在学校及教室之外,而且多数使用网络欺凌的欺凌者自认为不会被抓。因此,这样的欺凌对于学校教育者而言,是很棘手的问题。

笔者在相关的研究中曾提出反网络欺凌的做法: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就应教导学生使用网络时应遵守的规范;二是建立反网络欺凌的班级气氛,例如禁止散播谣言及不雅图片或影片;三是学校应鼓励学生举报网络欺凌者,应掌控学生在学校电脑中传输的内容;四是教师应警示学生网络欺凌是直接与间接欺凌之一,使用网络欺凌就是违法行为;五是明确定义网络欺凌并告知可能的伤害;六是学校领导者应鼓励教师与家长一起执行反网络欺凌的政策 [1 ]。

网络欺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涉及所有的欺凌行为,同时,它发生的地点不只是在学校教室里,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所以并不容易控制。多数学生认为它不容易被抓到,就算被抓到也没有证据证明这样做有任何的伤害。但是,网络欺凌的伤害绝对不是学生天真好玩的游戏,它也不亚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欺凌。

六、学校在行政与文化上之因应策略

学校的反欺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多数的欺凌事件是发生在班级之外。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建立反欺凌的环境与氛围,校园欺凌事件是不可接受的;第二,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接受反欺凌的教育训练;第三,任何人都不应该被欺凌;第四,清楚地定义并规定反欺凌政策,让全体师生皆可清楚理解;第五,让父母亲清楚知道学校反欺凌的政策,让学生明白实施欺凌行为的后果是什么;第六,让所有的家长及师生都必须知道欺凌后果的严重性。

综上所论,学校行政组织必须建立反欺凌的条约并赏罚分明,以形成学校反欺凌的文化。行政人员必须帮助教师去区辨欺凌与玩闹之间的不同,甚至帮助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作为教师教学上的反欺凌教材。有效的反欺凌政策是师生需要时间去了解和接受的,行政人员应给予教师与学生在反欺凌上的支持与帮助,让整个学校借由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上的集体合作,形成公平而又安全的学校环境。

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之因应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曾提出班主任的反欺凌策略明细:建立彼此尊重的班级气氛;鼓励学生遵守反欺凌的班规;在课堂中随时随地尊重他人;建立学生反欺凌的决心;在课程内设计反欺凌教案;在角色扮演、创意写作、合作学习中把焦点放置在同理心与同学关系的建立上;反欺凌及网络欺凌的政策请家长协助;学校应明定欺凌之定义及无法接受的范围;反欺凌政策中应对新同学友善欢迎并提供相关的咨询途径与手册;对欺凌者与受害者提供一对一的协助与辅导;对受害者提供人际关系的建立技巧;全体成员随时对反欺凌提供建议;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面对欺凌事件 [1 ]。

Ben Whitney [8 ]认为:资深的教师应有能力观察到学生非意外性的受伤或是表现出的沮丧;在处理事件上,不要一次问受害者太多问题,友善地给予支持,必要时交付专业人员辅导;在关怀上要小心谨慎,避免受到误解,并总是保持最大的关心;任何不适合的碰触,对孩子而言都有可能是一种欺凌,类似这样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一种犯罪;教师勿处罚孩子,必要时交给专业人员处理;观察到的任何状况,都应与专业人员沟通分享,以确定事实;告诉家长,与家长一起关心。

笔者认为旁观者是有义务及责任去预防及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在处理欺凌事件上,不要把重心放在欺凌者向受害者道歉上,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很容易在教师不在现场时,让受害者再次被欺凌者伤害。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上,应包含社交技巧的训练,如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班级开会等。这些课程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确立新的态度并建构班级人际关怀的气氛。因为,同学关系的好坏才是反欺凌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旁观者是否参与,更是反欺凌能否成功的核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建立友善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彼此之间合作与和平相处。一旦有任何学生超越此界限,就应给予立即有效的制止,这样才不会姑息养奸、养虎为患。

八、结 论

在处理欺凌事件上,预防胜于治疗。许多学生并不清楚何谓欺凌,大部分的学生都以为只有被打或是有受伤害,才称之为欺凌。但是,事实上,欺凌不只是肢体欺凌。班主任应教导学生认清各种欺凌之形态与内容,而非把预防欺凌或是制止欺凌行为的重责大任,加在自己或是所有教育者及行政人员身上。

学生之间的玩笑在无法分辨时,应适时制止,避免擦枪走火,防止演变成言语欺凌或其他形式的欺凌行为。对于欺凌者,应确立惩罚机制;对于旁观者,鼓励其正义感,对观看欺凌行为而未通报者,应连带受处分。真正行为不当的是欺凌者而非受害者,因此,对于受害者的保护需要有专业而有效的策略,避免受害者再次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林进材.台湾地区中小学欺凌行为及因应策略之研究(2016)[R].

[2]Tom V. Savage,Marsha K. Savage. Successful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Teaching Self-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M].SAGA Publishing Inc,2009.

[3]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Oxford:Blackwell,1993.

[4]Meyer,Elizabeth J. Gender,bullying and harassment:Strategies to End Sexism and Homophobia in School[D]. Teacher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9.

[5]Sharp S. School Bullying: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M]. London:Routledge,2008.

[6]邱珍婉.小學校园欺凌行为与对应策略[D].屏东:台湾屏东师范学院,2001.

[7]杨宜学.台南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霸凌行为之研究[D].台南:台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2009.

[8]Ben Whitney. Protecting Children at School:A Handbook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Managers[K].Routledgefalmer,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