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市生态问题及其建设策略

2017-03-30 08:24孙蕾
中国市场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湖南策略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湖南省城市生态存在的共性、个性和显性、隐性问题。体现在: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市绿地缺乏科学、系统规划,道路绿化目标不明确和建设标准不规范,城市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生态理念缺乏;顶层设计不够系统;低碳、生态的经济体系既没有完全形成,更没有系统实施;先进、科学、绿色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缺失;具有改善微环境和良好生态调节功能的多层次立体绿地系统尚未建立。对此,文章提出以下策略:构建低碳、生态的经济体系;制定充分融合城市历史文化和自然禀赋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构建以现有山水为脉络,以道路网络为框架,与居住区贯通,与城市外围绿化廊道相联通的绿地系统;以生态文化统领,打造城市灵魂。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策略;城市生态问题;湖南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8.161

1背景

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是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生存空间。伴随着我国城市进程加快,带来了经济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但与此同时,城市生态承载力面临巨大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世界观察研究所研究报告表明,城市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但城市排放的CO2却占排放总量的78%,城市人口消耗全球生活用水总量的60%、工业木材总量的76%,城市使用着全球75%的资源,贡献了全球3/4的污染物。

2湖南省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湖南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2005—2014年,城镇化率由37%上升到47.96%,年增长率1.22%。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快速向城镇集中,经济社会活动流动性、复杂性加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长,拥挤度增加。[1]2014年全省城市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达691.51人每平方千米,[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36%。人口的迅速聚集,使城市的容量负荷加大。研究表明,按照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湖南适度人口容量为4100万人,临界人口容量为8500万人,现有人口6737万人,预测203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7500万人,生态系统负荷严重。

同时,城市发展带来对自然生态系统强烈的人为干预及生态保护前置介入的弱化,造成城市大气、水、植被、土壤等生态子系统破坏加剧,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湖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仍然严重

城市发展中,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得天独厚的丘陵和湖泊众多的自然生态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山体、丘陵、湖塘被开发成水泥森林,形成一道道建筑屏障,影响了近地面大气流场,阻碍空气流动,改变了空气的垂直结构和大气组成,城市热岛、城市风、逆温等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频发。另外,全省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从2005年的311万辆增加到2012年的826万辆,年增长率15.1%,交通污染排放NOx分担率由14.3%增加到28.7%。机动车污染在呈现局部性特点的同时,又凸显了连续性和累积性,尤其是城区路段断头路多,高峰交通量大导致的道路拥堵使机动车处于怠速状况的排放量更大;能源结构仍以燃煤为主,占60.8%,尽管工业污染治理强度和水平大大提高,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城市建设强度大,建设过程中管理粗放,施工期长导致施工扬尘污染贡献率达9.48%。湖南省大气污染表现为传统煤烟型污染与臭氧、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新老污染并存,生产与生活、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颗粒物超标,雾霾频发,大气热岛效应明显,年均热岛强度超过1度,极端热岛强度超过4度,大气污染形势无明显好转,长株潭城市群中度以上污染天气仍占较大比例。流经城市的水域黑臭水体增多,多数饮用水源水质达不到Ⅱ类标准,部分甚至达不到Ⅲ类水质。全省污染耕地面积4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3%。

2.2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整体健康遭到破坏,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不断减弱

随着原生态林地系统的减少,植物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原生物种逐渐消失,生物系统结构趋于简单。城市湿地不断减少,绿地、林地缺乏连接,生态空間“孤岛化”带来生态调节功能的弱化等现象严重。民建湖南省委的集体提案《关于保护好我省城市水面,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建议》中指出,长沙市仅2003年就减少山塘3163亩,减少湖泊106亩,占长沙市水面的4.5%。

2.3城市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地尤其是林地是减少大气污染、调节小气候、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的关键。据湖南省林业厅调查统计,2009年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总的价值为327.270亿元,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价值为386.296亿元;年释氧量价值为644.040亿元,年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030.335亿元。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标准提出,城市绿地人均应达到6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0%。[1]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为26.00%、38.30%、38.14%,人均绿地分别为6.04平方米、8.05平方米、7.20平方米,远低于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标准要求。城市绿地分布不平衡,绝大部分位于城区边缘,[3]如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和省森林植物园占了全市公共绿地的62%,老城区绿地率在6.10%以下。

2.4城市中心区与建成区生态问题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绿地系统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中心区生态问题却最为严重。[4]如长沙中心区人口密度大(旧城区达4~5万人/平方千米),人均绿地面积仅3.54平方米,绿地率只有15.01%,绿化覆盖率23.96%,与城市绿地覆盖率50%和人均公共绿地7~11平方米的国家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长沙中心城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公园绿地不足。该区公园绿地总面积200.30公顷,占全区总用地的3.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2平方米,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其中烈士公园绿地135.47公顷,占中心区公园绿地总面积的67.63%,这更加重了不均衡性。这种现状不但使城市景观价值急剧降低,更使居民户外休闲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同时由于缺乏能够改善微环境的立体绿地系统的调节作用,加聚了城市热岛效应。

二是城市绿地缺乏科学、系统规划,道路绿化缺乏明确目标和建设标准。纵观湘江以东城市区域,除湘江东岸有一线防护绿地(兼作带状公园)外,中心区内几乎无连续达标的防护绿地。长沙市纵横主干道五一路、芙蓉路、韶山路、万家丽路、车站路、人民路、劳动路及环线沿线,公园和休闲广场严重不足,整体缺乏能有效发挥生态调节、安全防护、卫生隔离作用的绿地系统,从而影响了城市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价值的提升。绿地空间主要呈点线状分布,面状分布不连续,层次单一,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类型多样、色彩丰富,达到具有较好生态调节功能面积阈值的立体绿地系统,也难以满足公众对城市景观的诉求,更无法为城市的网络化绿地系统提供骨架支撑和联系廊道。

三是城市建成区开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大部分开发的商业居住区容积率高,绿化率及其他生态指标达不到基本要求,对旧城区改造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同步考虑生态环境改善和宜居生活环境不够,致使长沙市中心城区环境趋于恶化,与生态城市标准及其“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相差甚远。

四是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对现代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生态价值和市民休闲认识不到位,公园建设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五是采用建设公园或花园的处理方法对城市外围的生态林地进行改造,加剧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由此可见,长沙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生态理念落后和缺失是非常严重的。这类问题在湖南省其他城市同样存在,甚至更为突出。

3湖南省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理念缺乏,顶层设计不够系统,低碳、生态的经济体系既没有完全形成,更没有系统实施,先进、科学、绿色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缺失。一些城市盲目扩大城区,忽视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定位不明,追求“大而全”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集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短缺等問题。

要改变这一现状,湖南城市发展亟待转型,这其中城市规划绿色理念的融入和前置、生态经济体系构建与实施,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绿地系统建设等是关键因素。

3.1构建低碳、生态的经济体系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体系、理性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开放有序的贸易金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体系和开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制度,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和工业、农业、林业、交通、建筑、生活等城市低碳排放标准和排放系统,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探索湖南省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3.2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标准

高速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生态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成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资源最小利用为前提,使城市经济更富有效率、稳定和创新。[5]我国专家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具备5个基本条件:发达的城市生态经济;发达的文化与教育;发达的科学技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政府的决策、政策、法规、管理与监控机制。

国外专家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计划,主要包括十项内容:普及、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调整和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结构;研究应用城市内部、外部物质、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完善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为居民创造多样的自由生存空间;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取消汽车补贴政策;制定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6]

美国近年来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其核心是:一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二是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有效降低基础设施、房屋建设成本;三是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的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四是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到达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五是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六是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七是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生态城市的建设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一套适宜于区域、地理、人文、历史特点的生态目标和指标。在指标设计中,体现层次性,设计若干个核心指标即刚性指标。

3.3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城市建设有两个显著特征:不可逆性和社会性。一个城市要保持其生态性、自然性、历史性,规划是关键。在深入研究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进行生态城市的结构生态化和功能生态化规划研究,而其中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构建是基础和核心内容。以生态分区和生态单元的划分为基础,建设以河流、山脊和沿路、沿河绿化隔离带以及其他生态过渡区构成的生态廊道,从而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利用其生态空间结构特征,科学构建城市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3.4遵循原生山水人文足迹,打造城市绿地系统

3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常常忽视自然与人文历史印记,见山就挖、遇水就填、逢树就砍现象时有发生,具有自然地理人文特征的山水不断遭到大面积破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影响。

绿地生态系统既能提高城市品质,打造城市特色,为公众营造一个个沿江、观湖、览山、阅城等文化内涵丰富、生态功能多样、景观层次变化丰富的多类型环境,又是有效改善微生态环境、降低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分布均匀、适当集中、点面结合、层次丰富的城市绿地能发挥较好的生态效应。拓展绿化空间,建设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相匹配的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化、协同化、生态化、精细化的重要方面。[7]构建布局均衡、配置合理、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框架应着眼于以下五个方面。

3.4.1城市外围绿化林带建设

围绕建成区边界建设绿带或绿化比例较高的区域,宽度在几百米到十多公里,在生态学意义上具有连接中心城区和郊区,将城市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的综合功能,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完善和各个物种自然迁徙交流。外围绿道能串联起碎片化的生态资源。上海用了20年时间在外环线外侧建设了宽度500米以上,长98千米,总面积超过3000公顷的绿带,形成了由100米宽外环林、人为干扰较少的纯林带和400米宽的绿带共同组成的绿意葱茂的“长藤”,似一道“绿色屏障”护卫着城市环境。

3.4.2城市道路廊道及其绿带景观的结合形成城市绿色廊道网络

机动车道路两侧的步行区又是交通污染严重区域,应种植单位立体空间内叶面积大,有较强阻滞作用和吸收、吸附功能,调温、调湿效应强的乔灌草多层绿地系统,如常绿阔叶林香樟、广玉兰、国槐及紫叶矮樱、丁香等灌木和草坪。高大的阔叶树木能滞阻、过滤外界降尘,较密的灌草能有效减少地面扬尘,攀缘植物则是最佳的垂直绿化植物。利用生态方法改善城市微环境,以景观和生态净化功能为步行交通提供良好环境。[8]一般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地系统宽度最好不低于40米,机动车道的道路绿化带不低于20米,可达到较好的大气净化效果和景观价值提升。

3.4.3滨河型绿道

滨河型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具生态价值的绿带。这个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迁徙廊道,为城市提供了微风廊道,为居民提供了景观廊道。城市建设应顺应河流边界的蜿蜒,顺从河流廊道的纹理,强调其视觉延续性,不宜建造突兀的人工堤岸损害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典型的滨水绿地植物配置以栽植彩葉树种、常绿树种、观花观果树种如垂柳、白榆、枫柏、核桃揪、臭椿、桃树、梨树、紫荆,配以成片的开花地被植物,突出季相色彩和林木倒影水面的景观效果,花瓣易飘零树种的选择也是滨水植物景观的一个趋势。多功能步道宽度要充分考虑其服务范围及其人数,[9]一般在30~100米,以步行、自行车专用道和娱乐为主要功能。

3.4.4环湖、库、塘绿道系统

湖库生态功能主要为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温度和湿度。[10]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表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生态系统面积虽小,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比47.77%。湖滨地区应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园林建景建筑密度应控制在2%以内,建设设施用地绿地率均应在60%以上。

3.4.5生态步道系统

步行不仅承担交通的功能,还具有促进社会交往和创造社会和谐的价值。行人对步行环境的需求为连续性、可达性、舒适性、方便性、多样性、适宜性。生态步道是专门用于步行、健身、娱乐等多功能的道路绿地,要能够连接城市主要功能区、城市主要开放空间、各类公园绿地。它是城市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交通、创造宜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增进公众健康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步道两侧的绿化带可根据不同地段的特点进行乔灌草搭配和季节、色彩搭配,并尽可能地使宽度最大化。

3.5以生态文化统领,打造城市灵魂

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她是城市生命的足迹和积淀,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灵魂的体现和弘扬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城市空间布局、建筑、一山一水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精神,也是城市生态文化的一部分。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湖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长沙又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是宝贵的生态财富。将生态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充分尊重历史和文化,崇尚以自然发展为依托的发展之路,践行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湖南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制定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推行生态社区文化,打造城市生态建筑文化,加强各个领域及其公众生态文明的宣传和培训。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4.

[3]马文银.长株潭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6,32(1):8-9.

[4]齐增湘,江林祥,王治国.长沙市中心区绿地系统规划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80-10281.

[5]唐继刚.面向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景观评价与规划模式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05.

[6]李宇军.城市发展亟须向生态化转型[N].中国环境报,2010-08-17(2).

[7]孙蕾.建设绿化林带利用植物降霾[N].中国环境报,2015-05-25(2).

[8]付军.人与天调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9]凌遵海,赵祥娥.园林绿地生态环境效益分析[J].安徽林业,2001(2):25-28.

[10]孙书存.恢复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湖南策略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