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爱工作也爱诗和远方

2017-03-30 21:47周蕊
时代风采 2017年5期
关键词:求职者毕业生岗位

周蕊

很多“90后”年轻人在找工作上奉行着这样的准则:爱工作,也爱诗和远方;看当下薪水,更重长远发展。

爱工作,也爱诗和远方

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而是一边打工、一边以打工的收入补贴“看看世界”的旅程,这一为国外青年热衷的新模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青年的选择。尽管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成熟的打工度假旅行模式相比,国内的这一模式还属于新鲜事物。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6级毕业生徐凌浩是通过“互联网+生活方式”平台“优游纪”第一批前往云南丽江体验边打工、边旅行的新青年之一。毕业后“闯荡”上海滩的她,发现很难找到专业对口、薪资合适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项目后,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毕业不等于只有就业、升学、出国几条传统的出路,通过‘间隔年的时间,寻找自己的定位和真正热爱的职业,磨刀不誤砍柴工。”徐凌浩说,在云南的数月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习生存技能、进行野外素质拓展、听职业规划讲座甚至还接受了仪态老师对自己站姿、坐姿、心态的指导,“为真正进入职场做好了准备”。

找的是工作,更是职业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主流,“有工作就行,先干上”的传统农民工找工作局面正在被打破。不少“90后”新生代农民工找工作不再慌,他们在做出选择时既会权衡薪资条件,又更看重职业的发展。

跟着老乡第一次来沪打工的“90后”四川小伙王刚在火车上就打定主意,在制造业和普通服务业之外寻找发展机会。在“2017上海市宝山区民企公益招聘暨春风行动活动”的现场,他先目测“筛选”了一轮符合自己意向的岗位,然后在招聘会现场提供的电脑前查阅起了就业管理信息系统里的心仪岗位,输入自己的年龄、性别等条件后,王刚再一条条点开符合条件的岗位,细心挑选着在上海的新起点。

上海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建德说,新生代农民工求职需求越来越接近于城市里的同龄人,职业规划更加多元。

针对“90后”求职者“粘”网络、对工作品质要求高的特点,宝山区还推出了“一点通”快速服务微信群,将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和企业招聘岗位信息通过街镇劳动保障专员快速传递到社区求职人员手中。

“如果企业9点钟告诉我们有用工需求,信息到10点钟已经传递到了有一定匹配度的求职者手中。”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不少有经验的街镇劳动保障专员心里对求职者的情况“门儿清”,综合工作岗位的学历、经验、行业、技能等要求如何,工作地点距离求职者家的交通远近,薪水条件以及是否包吃住等条件判断,迅速就能将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匹配度较高的求职者对接。

看薪水,更看长远发展

毕业生进入公司后不直接去基础的岗位工作,而是先在企业内部不同的岗位上历练、培训、轮岗后再决定想要“扎根”的方向,管理培训生这一曾经是跨国大企业“专享”的人才培养项目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招聘新“王牌”,信息量更大的线上招聘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尝试。

在上海市201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上,春秋航空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来递交简历的毕业生大多是为招聘人数预计20名的专业培训生计划而来。还有一些等不及排队的学生掏出手机扫描起企业招聘专用的微信公众号,准备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简历递交出去。

春秋航空人力资源部招聘负责人俞玉美说,相比其他应届生招聘,专业培训生对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几乎没有限定,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长远来看,培训生在公司内部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好。

针对“90后”求职者的新变化,中智外企进名校2017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甚至采用了线上和线下双轨并行的模式,学生可以在线收看心仪企业的宣讲会,和企业HR实时互动提问,了解企业文化和招聘岗位的职业路径。

找的是职业,更要看心情

放眼当下的求职主力军,已是90后挑大梁了,但90后难招更难留也是很多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某美容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肖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前些年,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业市场上还都是80后。那时候能有企业愿意要你就要烧高香了。人家问你期望薪酬是多少,你说2000元,人家会问,1700元能不能干?你要是说不干,人家也不会挽留,因为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呢。”肖女士说,如今招聘90后大学生,企业会发现,他们不仅对薪酬有着较高的要求,对公司的规模、名气、发展平台、工作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等方面都特别挑剔。即使招上人来,很可能对方两三个月就会辞职,辞职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有一个姑娘的辞职理由是我们的工作环境里都是女孩,不好找对象。还有一个姑娘嫌公司离她住的地方远,每天要倒两趟地铁,花将近3个小时才能到公司。”

在一个人力资源专员的微信群里,可以常常看到有HR抱怨,新员工辞职的理由简直堪称“奇葩”,包括嫌公司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公司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还要走到楼道里的公共卫生间;原来我比同学工资高,但干了一年以后,他就赚得比我多了……

90后的频繁跳槽,甚至是毫不犹豫地闪辞,让企业不得不重复进行着招聘工作。圣杰文化传媒公司的负责人童先生说:“要是只招一个人的话,我们通常要通知10个人来面试,10个人里面能有一个留下就很不错了。而且你说话还得特别客气,还得提供一切便利,比如说把公司地址、面试时间等编个短信发给他,面试前两三个小时再打电话确认一下别让他忘了……”童先生说,通常情况下,这10个人里面最多只有四五个会前来面试,被“放鸽子”是经常的事,即使是提醒过“如有变动来不了请提前告诉我们”,也很少有人会有这个意识。

可是,90后为什么对工作这么挑挑拣拣,难道他们真的不着急找工作吗?“不着急,也不一定非要到公司上班吧?”23岁的小郭一脸轻松地说。她是一个慢就业族,找工作的事情有一搭没一搭的,她采取的是“守株待兔”式的方法,只是在几家招聘网站上挂了简历,等着企业给她打电话,而不是主动去寻找岗位。但小郭并不为经济问题而烦恼,她在花椒平台上做网络主播,“就是聊聊天、唱唱歌,我学过跳舞,经常表演舞蹈。”就是这样,每个月直播的收入就能顶上一名白领,所以她对找工作这事就更不着急了。

随着“90后”日益成为求职主力军,一份工作的吸引力也已从简单满足薪酬、物质需求,逐步转向“工作是否愉快、环境是否舒适、能否相互尊重”等多元化因素。很多“90后”更热衷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在求职过程中,也更加看重工作平台对自我发展的帮助。

业界专家指出,由于相当一部分“90后”成长在物质相对充裕的环境里,生活压力不大,对“钱”的问题不太敏感,所以深受“慢就业”观念的影响,并不急于盲目就业。虽然“90后”在求职过程中有自己的主见、坚定内心的选择是好事,但也要当断则断,不要错失良机。如果应聘成功,到企业里要踏实学习,切实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和别人交流沟通,从而取得更大进步。(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求职者毕业生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