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方式研讨

2017-03-30 05:4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

张 进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方式研讨

张 进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本文从目前学校老式学生管理方式下出现的多种现象进行反思,对管理方式改革深入研讨,提出改革管理方式的办法.获得由决策层和执行层组成的“职业能力”纵向面、以执行者与管理方联合的“参与者”横向面,两者一起组成高校学生工作治理模式.并且,从参与式、多元化、学生发展、和谐文化等多项解释了“学生治理”的操作过程.

管理模式;学生;模式改革;学生治理

老式高校学生的管理方式,在当今现代化的校园里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针对目前的状况,学生管理方式必然要进行深入,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学生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教育治理”则侧重于改变调整教育管理中的不良因素而形成的教学管理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更多的侧重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方面考虑的.学生管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让我们现在更要迫切的着手在学生工作中管理改革的创新和新的模式研究.

1 当今高校学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系陈旧,防碍了管理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还是按老式的管理方式来分阶段管理,从校长等高层领导,到各级办公室中层领导,再到每个班的辅导员.虽然这种老式的管理方式可以在某种方式上省去了一些人力物力,但通过时间证明了这种方式也制约了管理方式的改革,它也没有办法来适应新时代下的高校对教育和管理的需求,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的不足.

1.2 随着高校的扩大学生人数飞速增长,老式管理方式困难很多

高校的扩大和扩招,使得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校出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各有差异,老式的管理方式没有办法照顾这些方面,做到“一视同仁”,也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形成影响,造成不同的问题出现,使得学生管理的困难度加大.

1.3 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老式的学生管理方式,辅导员和导师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管理者,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和导师都来自于刚毕业的学生,这个条件可以让他们更清楚学生的生活,可以更近距离了解学生的需求.然而也正因为这个条件,使得他们缺少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及方式,容易引起学生不受他们管理的问题出现,这将造成整体管理工作进行的困难化.

2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案

2.1 服务学生,改革管理思想

在现今环境要对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就一定要建立学生是学校主体,以学生为根本的思想.要把学生的权益和诉求放在高校管理的重要位置,让高校管理能愈加的合理和人性.通过合理的组织,让管理全面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关切到学生的真正需要.这样,学校管理才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主管部门也能更好的明了学生的真正需要,并更好的处理和解决学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样,管理部门就从监督、指挥的身份变成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从而亲身体会到工作中的困难和关键点,才能体会到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革旧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制,推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予到学校管理中来.

2.2 改革管理制度,提高专业水平

改革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是现代高校急需研讨的学问,作为管理者应该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创新和进步.管理者要在学习高等教育体系中,吸收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这样就能在学生管理方式上获得更好的效果.管理者应该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深入的学习,全面了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同时把这些有效的方式和管理工作相结合.

2.3 让学生共同管理,共同协作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些人一般都非常具有主见,过去强制性、被动型的学校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必须将管理方式转变为共同协作、主动性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与学生共同制定规范,让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一起担当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让学生的发展更多元化,让他们感受管理工作带来的快乐.同时又可以不造成管理给学生带来的逆反心理,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意识.学生参与管理也是对学生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也将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学校在拟定规章制度时,也要吸取学生管理团队的意见,这样的话技能规范学生又能激励学生,让学生养成优良的行为规范.

2.4 使用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信息化管理

高校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到学生中去了解时下的流行文化,从而着手开展管理工作.同时派专人为学生建立信息档案,并及时进行统计、更新.时刻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防止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管理部门也应该多采用学生习惯的网络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人人网小组等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便于学生反映问题,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这种方式相比以往的开班会、课堂上说教具有更方便、更直接、更开放、学生更容易接受等优势,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5 以管理体系相配合,创造学生的全面性

在当今高校里,学生管理是一项关键,重大的课题,它需要师生的相互紧密合作,需要所有参与者都要担负育人育才的责任心,全力以赴的加入管理改革工作中,为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及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此学校要为学生管理方式的改革打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管理代表与老师共同合作,及时交流,让管理团队无缝结合,使师生开创一个共同合作学生管理方式的全新方向.

3 改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3.1“发展学生”的管理概念转变

教育的目的性是“通过培育使大学生成为赋有综合知识及远大理想的公民”,“大学高校教育培养学生新的思考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所有就需要高校教育把学生的必须和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念中,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就是提高高校的自身水平,操作中要重视的是高校政策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效果,比较容易的问题集中在学生的各异性差别、性格不同阶段性问题、学生追求自我实现以及学生的主观性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中学生工作强调的“发展学生”是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目的表现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积极状态.教育管理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塑造高校学生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帮助学生不但完成技能培养也重视健全的人格品质的培养.

3.2 时代化信息元素的背景

在今天这个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要充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信息功能开展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和空间.而做为对信息技术敏感和积极参与的年轻的高校大学生们,他们更喜欢使用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来获得高校管理中的各种所需信息,他们也十分热衷于利用这个技术来传播和发布各种信息.这也就对高校学生工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这里面会反映出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效果、诚信度、以及高校学生对竞争力和合作关系等等各项综合评价,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公平公正性、透明度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努力做到消除信息出路,达到信息及时公开和透明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性.

3.3 创新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联系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单纯的班级制度建设,基础的“班级、团队”组织模式已经不是绝对的管理状态和模式,学生管理更倾向于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学生创业群、学生非组织团体、学生自主团队团体等模式逐渐兴起,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具有可发展性和凝聚力量.同时,致力于对优秀创新人才的发展与培养这一目标的重视,以往单纯的以学生管理工作机构为唯一的统一性“一刀切”纵向管理模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众多需求了.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在推动大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时,已经出现付出极大工作量而不能产生等值的管理效果回应,学生往往对单一管理比较消极怠慢.学生管理创新模式必须让被动的学生群体转化为主体的受用者,要突破高校学生工作执行部门的权利唯一化,使执行部门权利逐渐边缘化,并能努力做到在决策学校学生工作时,一定会考虑通过收集整理学生决策的想法、建议和要求,能把学生的各项利益条件全面的考虑和融入到决策中.

4 结束语

以上所述,在现代新型社会的快速发展下,高校的扩张引发大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在当今时代中,老式的学生管理方式要面对大力的改革,全新的学生管理方式大势所趋,这不仅仅灵活了学校管理,推动学生工作创新,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鼓舞了学生工作的进步,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具有长远的意义.

〔1〕李红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史习兵.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今日中国论坛,2013(1):118-119.

〔3〕叶进,侯鸿雁,任泽明.加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7).

〔4〕王习胜.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成就与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

〔5〕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G647

A

1673-260X(2017)09-0163-02

2017-06-16

2015年江西省教改课题(JXJG15-26-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改革创新(二)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