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启示

2017-03-31 22:44伍奇峰
绿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绿道

伍奇峰

摘要:指出了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以武汉的百年名片“张公堤”为主轴线,串接沿线10个主景公园,形成“一带十园”的总体布局。首先阐述了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定位与建设条件,然后详细地分析了其设计内容,最后得出了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心得与启示。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绿道;张公堤花海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5405

1引言

城市森林公园既是公园,也是森林,它是融生态功能与游憩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肺。森林公园通常具有很大的面积,它的生态作用是城市中心区的小游园、小型绿地不可比拟的;同时它又具有较长的游线,能够形成多个景观分区,布置多种活动,组成风景区。张公堤绿道利用张公堤原有堤顶路面形成绿道,构建节约型园林,是一条感受水绿风光、城市风景、人文风情,展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重要景观路径。绿道依托百年张公堤依次展开,以“重踏张公足迹、寻找城市记忆”为文化主题特色,结合沿线景观节点及历史遗存,恢复张公堤原有的野趣之美,营造六十里花堤大地景观,展现“山水文化绿廊”的独特风景画卷。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是发展城市园林、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手段,应是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潮流。笔者有幸全程负责张公堤绿道的设计工作,对其建设颇多感触,以下对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张公堤绿道作详细的阐述。

2规划定位

2.1项目背景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位于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北段,途经黄陂、江岸、江汉、硚口、东西湖等五个行政区。启动张公堤森林公园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①是构建武汉“1+6”城市空间格局,实施城市生态控制底线的重要步骤。②是践行政府工作目标,实现生态宜居武汉的重要举措。③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生态格局的重要内容。④是关注市民幸福指数,实现城市环城绿道的重要环节。

2.2建設目标

将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打造成“中国第一堤”的森林公园——河网交织,湖堤相映的风景之堤、城市与自然生态共融的风光之堤、焕发传统神韵与现代活力的风情之堤。

2.3功能定位

张公堤绿道是主城区“一环两轴五片”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道网的衔接环和郊野绿道的起点环,是主城区的一条璀璨绿色项链,供市民休闲健身、游憩观光和户外运动等。“一带”中的张公堤绿道宽6 m,按照可承担国际自行车赛事要求建设。

3建设条件

3.1项目区位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东至长江江滩、西南至汉江江滩、北至府河河漫滩,公园规划面积约3168.02 hm2。其核心“一带”包含张公堤绿道及两侧绿化景观用地,两侧用地南侧从堤脚向南30 m,北侧从堤脚向北50 m,以及沿线节点用地。西起汉江绿道,通过慢行天桥跨 解放大道至张公堤,沿张公堤、规划新堤、汉北河堤至入江口接滨江风光绿道,全长约30 km,“一带”规划面积约为317.55 hm2。沿绿道骑行,可将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沿途风景尽收眼底。

3.2历史沿革

1905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以大手笔修建了东起汉口堤角,西至舵落口,全长23.76 km的堤防。这条大堤最初被称为后湖长堤。大堤修筑前的汉口,始终受后湖水患威胁。张之洞为修此堤成立了工程处,并明示“此项堤工,极关重要,湖北当自行筹办,毋庸德商干预。”建堤后,后湖几十万亩低洼之地上升成陆地,将汉口真正变成了一个大汉口,其影响垂留至今。1949年武汉解放前,国民党军队为阻止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张公堤为屏障,沿堤筑碉堡、挖战壕。张公堤无疑是武汉的一张活的历史名片。

3.3场地现状

现状资源要素分布如下:

(1)水域资源:①河流:长江、汉江、府河、汉北河。②湖泊:张毕湖、竹叶海、塔子湖、黄塘湖。③湿地:府河湿地。

(2)树木资源:防护林带。

(3)历史遗迹:张公堤、岱家山碉堡群。

(4)建筑和设施: 极地海洋世界、东方马城、金银湖国际高尔夫球会、新世界梦湖公园、梦湖香郡。

张公堤绿道的建设将形成联系枢纽,将这些资源联系串联,形成有机整体。

现状张公堤西起襄河堤,东至朱家河入江口,全长约23.8 km,路面宽约8.0 m。其中东西湖大道至鑫桥新村段、宏图大道至汉黄路段长约8.7 km,有车行交通功能,路况不是很好;鑫桥新村至宏图大道段长约10.3 km,无车行交通功能,路况较好,但受古田二路、常青立交、姑嫂树路等分割而不连续;汉黄路至朱家河段长约3.6 km,无车行功能,已被占用为菜地。汉北河堤长2.8 km,宽8 m,主要为步行功能。三环线沿线共设人行天桥16座,其中有11座连接张公堤与三环线南侧现状便道。“一带”紧邻”三环线,三环线现状有全互通立交、分离式立交各4座。另有汉孝城际铁路、京广铁路、合武高铁穿越规划范围。“一带”的全线贯通需要连通堤顶断口,立交可打造成节点景观。

4详细设计

4.1景观主题

结合沿线景色与现状条件,依托百年张公堤依次展开,以“重踏张公足迹、寻找城市记忆”为文化主题特色,结合沿线景观节点及历史遗存,分为六个特色段进行景观塑造,恢复张公堤原有野趣之美,营造六十里花堤大地景观,展现“山水文化绿廊”的独特风景画卷。

4.2分区规划

其六大特色段具备不同的景观特色:

(1)平江渔影。襄河堤至东西湖大道,全长约为3 km,骑行汉江边及舵落口江滩公园,欣赏江边平远的景色,体现“闲看江边千帆尽,横舟侧畔白鹭飞”的景观意境。

(2)古堤新韵(图4)。东西湖大堤至古田二路,全长约为5.8 km,两侧意杨成林,古堤横卧林中,野花烂漫,形成绿林花堤的景观意境,骑行其中,体现“满堤芳菲迎春风,绿杨阴阴夏可人”湖畔假日,浪漫诗意的湖畔假日森林公园,张毕湖公园将打造成一处度假休闲胜地,结合公园主要道路设计的支线绿道与张公堤绿道衔接。通过人行天桥与竹叶海公园连接。

(3)园博之情。古田二路至金南一路,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此召开,张公堤绿道融入到园博园中,游人将体会”绿色连接你我,园林融入生活”展会理念,感受园林与生态科技、人文艺术、幸福生活紧密相连,共生、融合的主旨思想。同时园博会也将成为张公堤绿道的主要入口。

(4)城市印象。金南一路至宏图路,全长约为6 km,两侧城市高楼林立,景点资源密布,骑行其上,可以充分感受到城市现代化的气息及缤纷多彩的城市生活,体现松涛艺海,动感生活的景观意境。通过支线绿道可以去东方马城体会“一马越跃江城”的气概,金银湖高尔夫的高雅恬静,生态自然的氛围,体验常青艺术雕塑公园的回归自然,享受艺术的理念,体会极地海洋世界的神秘,深蓝动感水公园的时尚动感,水波聯动的活力,各个公园中的主路将成为张公堤绿道的支线绿道。

汉黄路至长江,全长约为7 km,依托府河新堤,骑行府河边及府河湿地公园、江河文化公园中,千亩滩涂湿地尽收眼底,体现杉影芦飞,阡陌沙洲的景观意境。

此外还可以通过支线绿道领略金银湖生态湿地公园、常青公园、汉江江滩、长江江滩等景点。

4.3绿化规划

绿化规划遵循生态、自然、艺术、功能、动态原则。

结合现有成片意杨防护林,布置开花乔灌木及乡土树种,形成“森林围城,花海密布”的绿化景象。结合景观特色段植物设计突出特色,确定各段以红叶碧桃、木槿、樱花、紫薇、乌桕、晨光芒为特征植物。野花组合贯穿林下、重要节点视线焦点,营造六十里花廊花开不断的景象(图8)。

4.4驿站建设

驿站的主体功能为旅游服务,根据服务功能要求,规划设置一级驿站3个,二级驿站5个。一级驿站主要承担咨询、售卖、休憩、茶吧、公厕等功能;二级驿站主要承担售卖、休憩、公厕等功能。

驿站全部为不超过2层的小体量建筑,以实用功能

4.5绿道连通

张公堤由于道路的建设,形成4处主要断口,为保证绿道的连通,在保证防洪需要的前提下设计天桥满足绿道的连通,天桥设计简洁大方,上面种植爬藤植物形成绿色通廊(图10)。

(1)额头湾立交桥。额头湾立交段断口连通需跨越解放大道,受限于现状轻轨及张公堤出口方向、桥体将从轻轨下通过,且部分桥体呈曲线。天桥全桥长165 m,桥面宽6 m,桥底净高为5.5 m,局部采用螺旋状金属飘带构件装饰.

(2)古田二路立交桥。全长86 m,桥宽6.0 m,桥底净高为5.5 m,桥型采取折线型设计,栏杆结合桥型,新

(3)姑李路立交桥。全长108 m,桥面宽6 m,桥底净高为5.5 m,流线型设计,栏杆整体为绿色植物覆盖栏杆,独具特色。

(4)宏图路立交桥。全长94 m,桥宽6.0 m,桥底净高为5.5 m,立面采用波浪形钢架造型形成韵律,两侧种植藤本植物,形成绿廊。

4.6国际自行车赛事策划

张公堤绿道具有30 km的长度及不低于6 m的主线宽度,符合举办国际自行车赛事的先决条件,完善安全防护及补给措施即能满足赛事需求。

举办赛事时,借公园内道路作为起始点,起点设于张毕湖公园,终点设于江河文化公园。借用张公堤绿道和公园内主园路作为终点前500 m,和终点后100 m直行赛道进行冲刺。

4.7换乘系统

张公堤绿道游客抵达有以下几种方式:自驾车、乘坐公交车或者轨道交通、步行。

张公堤绿道与张公堤森林公园的“十园”间通过融合、连结、分离三种方式进行换乘。游人到达 “十园”后可通过上述方式进入张公堤绿道。

融合式:通过公园内部园路和张公堤绿道相连接。其中有舵落口江滩公园、张毕湖公园、长丰公园、艺术雕塑公园、“深蓝”动感水公园、岱家山文化公园、府河湿地公园、江河文化公园。连结式:通过人行天桥和张公堤绿道相连接。其中有竹叶海公园。分离式:通过城区绿道和张公堤绿道相连接。其中有后湖公园。

“十园”内将建设生态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及自行车换乘区使游人换乘后能骑车进入张公堤绿道。

4.8工程造价

该项目总投资为3.2037亿,属于超大型景观项目。

5启示与心得

5.1“张公堤”的充分利用

曾经的张公堤,是治理大汉口水患的重要屏障,如今的张公堤,则是密布森林、野花的休憩乐园。它是岁月的镜子;它是绿色的乐园。张公堤的变迁令人回味。

时过境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张公堤的防洪作用日益消逝,但它作为一张城市的名片一直屹立在

汉口之北,踩着岁月的年轮仍在向前,人们似乎也已淡忘了这个历史见证的老者。堤上大货车、渣土车横行,一时“城市灰带“之名成为张公堤的标签。

但随着武汉市政府、园林部门的大力推动,如今的张公堤旧貌换新颜,灰带变绿带,总面积达30 km2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正在蓬勃建设,张公堤绿道现在已经基本形成,沿着张公堤可欣赏一路美景骑车到汉江,绵延30 km的森林景观带带给市民的不光是清新的空气,休憩的空间,更有美好生活的期望(图11)。

这条绿带不仅利用了张公堤原有的堤身成为绿道道路的基础,就势形成游览路线,节约造价;又运用张公堤历史沿革营造景点平添人文色彩,更用其名为公园及绿道命名使其成为城市名片。可谓将张公堤这一历史载体的功能、形式、内涵结合运用到极致。

5.2“花海”塑造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充分体现四时之景,而植物开花时的不同景色最能体现自然界的季相色相变化。春夏秋冬各季开花植物以绿道为主线串联,从大小乔木到下层灌木地被均有配置,使人漫步在张公堤公园中感受到四季如春,繁花胜景的美丽风景。在绿道沿线林地及坡地中以野花及自然状不修剪开花地被为主,一带、十园各有不同的特征花,其中张公堤绿道体现春有桃樱芬芳、夏有紫云映翠、秋有百桂飘香、冬有腊梅映雪的季相景观。整个意杨林下满铺开花地被,以二月兰为主。分别以红叶碧桃、紫薇、樱花、晨光芒为特征花,十园分别以樱花、梨花、海棠、碧桃、蔷薇、紫薇、木芙蓉、梅花、芦花、玉兰为特征花。花海的塑造突出了公园最大的风情特色。

5.3节约型园林

密林深处,一抹红色格外显眼,但这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花,而是利用集装箱拼接成的“驿站”,驿站是中国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及军事情报的人食宿、换马的场所,这里的驿站,则是游人休息、餐饮、问询、换乘的中转站。驿站的造型相当别致,幾个集装箱上下交错,且红而不艳,在二层平台上远眺,可以看到黄潭湖的水波荡漾,一缕缕清风拂面,裹着花草的清香,森林之中有这样一个栖息地,让人心旷神怡。而这集装箱只是废旧材

5.4低冲击开发技术的雨水收集

LID 英文的全称是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本工程在绿道边缘布置生态植草沟,在雨水源头进行收集,并设置砾石小径收水,减少地表径流。这和2015年推行的海绵城市技术运用不谋而合。

5.5极限运动与绿道

绵延30 km的张公堤绿道,是驴友的天堂,在上面自由的骑行,两侧还环绕美景,最酷的是在竹叶海一带有一处极限自行车坡道,有着不错身手的车手最喜欢在上面炫酷。极限运动在欧美国家相当流行,它体现运动者自由、冒险的精神,当然它有一定的危险性,从大航海时代来到现代的欧美人血液里渗透着冒险基因,但对于大陆文明的华夏族人则相对缺乏,这个极限赛道则给人们小试身手的机会,年轻人应该去尝试,体会运动的乐趣。景点虽小,却提供人们活动方式的尝试与改变,这种改变是文化的转型,鲜活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可沉淀的文化。

6结语

当年张之洞划出了百年规划,“外御激流,内平湖水”。如今,大汉口早已越过了张公堤为它划定的界限。将来,张公堤将也将不断变幻模样,它不但有新的地理终点,也会有新的时间起点。张公堤,承载人们美好生活期望的长堤,期盼它在岁月之声中能继续漫步。

参考文献:

[1]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丹尼斯,布朗.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姚时章.城市绿化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4]陈从周.陈从周讲园林[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绿道
乡村新景(二章)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绿道“串联”起了什么
东湖绿道之歌
上海绿道:看得见、走得进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西宁市绿道规划建设设想
成长的绿道
漫游岭南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