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首次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7-03-31 00:05宋洁玲陈巧琼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血液透析

宋洁玲+陈巧琼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首次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62例首次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首次透析患者干预前,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61.823±6.300)分、(62.726±6.343)分,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6.419±7.000)分、(57.661±7.041)分,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尿毒症首次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负性情绪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82-02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接受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1]。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尿毒症患者因受到疾病本身、透析治疗、及经济、家庭、生活、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为最常见,这些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此,笔者根据患者个体化的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肾脏病科住院患者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8~70岁,平均(51.85±7.5)岁,已建立内瘘4例,尚未建立血管通路58例。纳入标准:(1)确诊慢性腎脏病Ⅴ期;(2)符合透析指征;(3)自愿参加本研究,能正确理解调查内容。排除标准:(1)合并有急性病、传染病、严重的心、肝等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2)有精神病史或意识障碍者。干预前向患者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入院当天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医疗付费比例等)由专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对问卷内容进行逐一讲解,现场填表并收回,入院后对确诊尿毒症有透析指征患者进行首次调查、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透析后2周进行第2次评估。具体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护士每天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态度亲切,言语温和,了解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家庭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给患者鼓励、关爱与温暖,使患者看到希望,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协助家属共同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

1.2.2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慢性肾衰的病因、治疗方法;讲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常见并发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液体入量,维持理想的干体重;指导患者做好内瘘护理,使用深静脉置管患者做好管道护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预防导管感染和脱出,告知患者尿毒症并非绝症,只要遵照医嘱,按时充分透析,可以长期存活[2]。另外,介绍透析效果好、心态好的患者让其认识,交流经验和心得,增加治疗的信心。教会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的方法:指导患者采用放松冥想法,即选择舒缓的音乐为背景,然后闭上眼睛,从头、颈部开始直至肩部、背部、腹部、上下肢放松,配合腹式呼吸,想象美丽的自然景观,漂亮的图像。

1.2.3 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况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3],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耐受、应对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1],鼓励患者主动寻求社会家庭支持,多与家属、亲戚、朋友通过微信、QQ、电话聊天,取得他们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理解与帮助,释放不良情绪情绪。指导和协助家属办理慢性病医保或新农合报销手续,使患者安心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由20个条目组成,按liket4级评分制 。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部分时间有,3分表示相当多时间有 ,4分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有或全部有。20个条目所得分数之和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标准分>50分提示存在焦虑情绪;50~60分为轻度,61~70分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由20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t4级评分制 。1分表示从无或偶尔,2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总是如此。20个条目所得分数之和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标准分>53分提示存在抑郁情绪;53~62分为轻度,63~72分为中度,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首次透析患者干预前轻、中、重度焦虑分别为26例(41.93%)、24例(38.7%)、4例(6.45%);干预后轻、中、重度焦虑分别为24例(38.7%)、20例(32.25%)、1例(1.61%);干预前轻、中、重度抑郁分别为27例(43.54%)、25例(40.32%)、4例(6.45%);干预后轻、中、重度抑郁分别为25例(40.32%)、19例(30.64%)、2例(3.22%)。干预后中、重度焦虑、抑郁所占比例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见表1、表2。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61.823±6.300)分、(62.726±6.343)分,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6.419±7.000)分、(57.661±7.041)分,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0%、71.43%[4]。海润玲等[1]调查显示尿毒症患者首次透析期间抑郁情绪发生率高达89.29%。本研究显示首次透析期间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7.09%和90.30%,较维持性透析期高,以轻、中度焦虑、抑郁为主,首次透析期间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情绪与确诊尿毒症首次透析心理应激,自身疾病如浮肿、恶心呕吐、气促等症状明显及血管通路的建立、陌生的治疗环境等有关,还与经济状况、家庭社会支持度有关。负性情绪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自身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疾病护理的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狀况,确保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社会状态[5],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护士亲切的态度、和蔼的语言有助于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和热爱生活的勇气;冥想放松训练通过训练意识和注意力使自我调控练习,使个体获得宁静,冥想放松能有效地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疗效[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视并关注首次透析期间患者负性情绪,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为顺利度过最初透析治疗阶段,平稳过度到规律透析治疗提供前提。

参考文献

[1]海润玲,赵岳,高敏.尿毒症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后抑郁的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37-339.

[2]陈亚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9-1700.

[3]卓少贤,阮礼茹,王小宏,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5):565-568.

[4]张云萍, 薛小玲. 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12):1062-1064.

[5]周晓梅,倪杰,陆雁.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203-204.

[6]袁水莲,谢建芳,黄冬华,等.冥想放松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6):2419-2421.

(收稿日期:2016-11-1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血液透析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