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发展史简析

2017-03-31 15:49陈宏亮陆昱江
时代金融 2016年36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人民币

陈宏亮+陆昱江

【摘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其演化与发展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每一个环节。人民币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核心,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变革的核心特点。人民币的发展历经了战后经济恢复、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阶段以及进一步的国际化等阶段,并呈现出国际化与电子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并占据10.92%的份额、CAFTA和AIIB的建立及“一带一路”计划的稳步推进,人民币也将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元分庭抗礼的货币。

【关键词】人民币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并以国家信用保障其流通。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体系并获得了10.92%的占比权重,人民币将形成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分庭抗礼的格局,其国际化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对人民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必须首先了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一、人民币发展历程

人民币发行至今共计五套数百个币式,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体系变更的四个核心阶段。

(一)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及意义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为1948年12月1日,此时距全国解放仍有近一年时间,其流通期主要为我国战后经济恢复阶段,是我国重建经济基础的关键。由于国统区金圆券泛滥,第一套人民币面额普遍较大,最大面值为一万元,是目前收藏价值最高的人民币币种之一。由于第一、二套人民币发行间隔较短,且第一套人民币为过渡阶段货币,币种改革幅度较大,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印痕,对研究建国初期经济重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个五年规划的落实以及全国范围内公私合营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二)第二、三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及意义

第二、三套人民币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典型代表。1954年末,随着我国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深化,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全面进入计划经济阶段。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大幅缩减了币值,具有非常鲜明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特色,象征着我国正式进入延续数十年之久的计划经济时代。第三套人民币则是对第二套人民币的补充和调整,沿用时间长达二十五年,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人民币版本。

第二套与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时间非别为1955年2月21日及1962年4月15日,最大面额均为10元。至1987年4月27日第四套人民币发行,此两套人民币版本的使用时限共计32年,跨越了我国整个计划经济时代,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我国计划经济的主要标志之一。尽管币种面值基本稳定,但具体的设计样式则深刻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差异化发展导向,是研究特殊历史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佐证工具。

(三)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及意义

1987年,我国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在实质上确认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已难以满足当时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该版本的人民币最大特点是将币种的最大面额提升至一百元,有效解决了大额度现金交易困難的问题,但也从侧面印证了深化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货膨胀率迅速提升的客观现实。在这一阶段,尽管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同步衍生出了包括通货膨胀、非法贸易、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下岗潮及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四)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及意义

我国当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于建国五十周年,即1999年10月1日发行流通,最大面额仍为一百元,但取消了两元币种,同时增加了二十元面额的币种,并逐步淘汰了分位货币的流通,反映了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物价的不断上升及货币实际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第五代人民币的发行,将人民币推向了国际化的舞台,在这一阶段,我国顺利完成世贸组织会员谈判,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进一步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不同人民币版本的更替,不仅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需求,更体现了深层次的社会体系与思维意识的变革。对我国近代货币发展历史的研究,不但能够解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更可以深入研究我国重大决策背后所蕴藏的真实内因,在人民币不断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其参考与借鉴意义也日渐提升。

二、新时期人民币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人民币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国际化与电子化两方面:

(一)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式发展,其主要推动力量则是全球贸易的深化及我国工业产能的严重过剩。

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GDP总量预计达10.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7.9万亿美元,为排名第三的日本的2.5倍。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不断发酵、中东难民潮及英国脱欧带来的欧盟分裂担忧等问题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尽管成功保障了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但我国房地产等行业仍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状况,同时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应对全球经济下滑的不利因素,党和政府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同时严控三公消费,不断深化国际商贸往来,积极利用世界市场消化我国工业经济的剩余产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CAFTA与AIIB的全面落实和“一带一路”方针的提出,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矛盾,推动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人民币加入SDR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人民币的电子化

虚拟货币的出现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基本保障,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商贸、物流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使得电商等新兴行业一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而金融业与电子商贸的增速更是远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电子货币的使用范围也由此扩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其辐射影响力已接近传统的实体货币。

三、人民币发展的内因分析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混乱的货币体系相比,人民币的发展迅捷而平稳,在短短六十余年间,从最贫困落后的国家货币跃升至具有较大世界影响力的币种,更成为唯一具有挑战美元地位的单一国家货币,其主要原因包括: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建国之后,党和国家成功保障了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彻底将长达一百余年、范围遍及全国的战火阻挡在国门之外,为国家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机。而只有稳固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孕育出可靠保值的货币体系。

(二)具备完全自主决策权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将是唯一一种能够挑战美元霸权的货币。英国脱欧引发的欧盟动荡及英国、日本对美国的政治依附,使得欧元、英镑和日元都只能作为美元的辅助币种,相关国家也难以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货币自主决策权。我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措施,货币政策的制定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内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

(三)人民币的发展历程连续且稳定

人民币长期成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货币形式与面额变化核心是为满足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与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具有极高的契合度,而人民币自身的发展历程是连续而稳定的,避免了因重大货币调整而导致的经济断层。

参考文献

[1]娄季芳.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J].大连干部学刊.2011(10).

[2]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过程[J].中国金融.2004(18).

[3]郭晓峰.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后兑付问题浅析[J].河北金融.2006(12).

[4]康柳硕.漫谈第四套人民币[J].甘肃金融.2006(05).

[5]兰天.探究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9).

[6]洪葭管.担纲负重的人民银行[J].中国金融.2013(23).

作者简介:陈宏亮(1989-),男,广西南宁人,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保险;陆昱江(1989-),男,广西南宁人,就职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金融与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人民币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