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基层网点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2017-03-31 04:50张志全
时代金融 2016年36期
关键词:金融行业操作风险

张志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业呈现着快速的发展形势。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市场对于金融行业基层网点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银行业大案要案的频发现象给金融行业整体敲响了警钟。本文结合金融行业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特点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操作风险的控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金融行业 基层网点 操作风险

在目前金融行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各个基层网点中,对于操作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其他风险,如金融行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增强金融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在当前宏观市場经济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及生存能力,在继续控制其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基层网点操作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才能积极应对目前金融行业中出现的种种违规和舞弊现象,杜绝之前金融行业在风险管理上亡羊补牢的做法,逐步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风险事前防范措施,保障金融行业在纷乱的市场环境中平稳、有序地不断发展。

一、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的特点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金融行业在管理上的努力和成效多体现在顺应市场规律发展和企业利润不断增加的层面,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做大,行业内的授信和经营业务内容在不断增长。然而对于基层网点来讲,由于网点内基础薄弱、管理松散等问题,近年来在操作风险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基层网点目前的操作风险来看,这些风险基本是由于基层网点操作程序、人员管理和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的欺诈事件、金融损失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基层网点操作风险有着以下特征。首先,普遍性。随着近年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基层网点绝对数量在逐步增大,因此基层网点中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涉及到的网点从业人员的也在逐渐增多。每个基层网点都有其特殊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操作风险又几乎覆盖了网点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绝大多数领域,因此想要采用单一的管理手段来杜绝操作风险的发生,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其次,内在性。同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同,除了由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等不可抗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外,基层网点的绝大多数操作风险都是由在岗职员由于不合规的操作引发的。最后,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的发生同网点的在岗职员有着重要的关系。岗位职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因素对于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的防控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金融行业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管理误区

(一)监督管理不善导致操作风险增多

由于基层网点本身规模小、业务内容多、员工职业素质不高等特点,基层网点在日常的经营中由于风险意识不强,造成了操作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能按照既定的网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操作。在这样的前提下,基层网点的操作失误不断出现。同时,由于基层网点制度规范和监督管理工作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造成了基层网点对其支援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真空”环境。在利益的驱使下,员工有可能利用自身在基层网点的操作权限,追求一己私利,极容易造成基层网点发生操作风险,出现盗窃、贪污、挪用等现象,造成基层网点的资金流失。

(二)基层网点风险监管局限于操作层面

操作风险的发生仅仅发生在业务操作人员的范围内这种错误的理解在目前基层网点的管理思想中依旧存在。因此,多年来对于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的监察和审计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网点操作人员的身上,而疏忽了对于网点管理层面的监督和教育。由于基层管理人员手中人力、财力等权限远大于基层操作职员手中的权利,一旦基层网点对于管理层缺乏必要的审查和管理,就有可能在一己私利的驱使下发生基层网点管理者内外勾结、转移资金、监守自盗的行为。这种操作风险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基层网点中一般性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

(三)在积极教育和引导层面投入比例过小

目前大部分网点在操作风险防范的管理工作中多以审查和监督等手段为主,而忽略了对于基层网点在职员工的素质培养和道德教育。金融行业基层网点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能力培训和道德教育,基层网点的职员盲目操作和违规操作的现象频发,造成了基层网点操作风险隐患的增加。目前,由于银行在职业素质及道德教育和积极引导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过小,造成了基层网点职员中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意识都比较弱,对于操作风险带来的巨大损失和后果的认识也十分模糊。这种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匮乏,间接上酝酿了更多的潜在操作风险,给基层网点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三、对完善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管理的意见

(一)加大基层制度建设,严肃检查督导工作

为了保障基层网点日常经营业务的安全,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必须要根据网点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网点的业务和日常管理都能够有章可循。同时,在现行的规章制度中,要结合网点的业务特色,明确列举出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在积极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操作风险发生后的应对和善后措施规定。在科学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确保制度的执行,调动各级人员在操作风险预防和预控上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层网点操作风险控制的能力。

(二)采用外包的方式压缩基层网点人员结构,转移操作风险

除了基层网点的业务操作的重要岗位人员,基层网点可以采用将基础设施部门,如物业、卫生、金库管理、押运钞车、保安管理等部门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一方面,外包岗位要同时接受自身的管理部门的银行的两项监督和管理,大大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由于各岗位外包给不同的管理机构,也能形成更好的岗位职责分离和相互牵制的局面。同时,通过岗位外包的机制,也能够减轻基层网点风险控制的压力,将潜在的操作风险通过岗位的外包转移出去,从而增加自身业务经营上的安全性。

(三)加强基层网点文化环境建设,以积极引导教育方式控制操作风险

除了要通过制度和监督管理手段对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进行相应的控制工作外,还要结合网点业务工作和经营管理内容,积极开展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工作。基层网点要将操作风险防控意识同工作文化同管理文化融合起来,调动每一位在岗职员操作风险认识和预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加强职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建设,增强职员个人风险识别的防控的意识,树立操作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人人有责的认同感。通过道德和文化的作用,可以加强在岗职员自觉遵守岗位制度和业务规范的动力,从而达到操作风险防控的目的。

(四)加大基层网点科技技术投入,及时更新管理监督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层网点要不断加大对于网点电子设备的更新和完善的投入,及时更新管理程序系统,修复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同时,基层网点通过建立全网控制系统,优化现有系统功能,可以避免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系统操作风险。同时,通过创新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监督后台,加强对日常业务操作流程的监管,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为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增强基层网点各项业务的安全性。

四、结语

目前,大部分基层网点的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各项制度和各个岗位的在职人员的风险意识都还不强,所谓操作风险防控大多数还停留在了制度和文字层面。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操作风险控制对整个金融行业和体系的不断进步及金融信誉的积累也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因此,逐步增强操作风险控制意识,加大对操作风险控制的管理力度,将是未来各个基层网点,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珏,梁伟欣.商业银行网点操作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5,05:49-52.

[2]从静.浅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流程[J].财会通讯,2016,08:113-115.

[3]谢琳娜.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88.

猜你喜欢
金融行业操作风险
浅析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