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2017-03-31 11:07高爱莲刘晓慧刘增磊刘中艳
软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云计算

高爱莲+刘晓慧+刘增磊+刘中艳

摘 要:根据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包括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等三大平台,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和学习数字化,建设教学、管理和学习信息互通、共享的数字化校园。

关键词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化校园;高校信息化

DOIDOI:10.11907/rjdk.161437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8-0094-02

0 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传统信息化方式采用多个独立的系统,如人事系统、学工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等,缺乏整理规划和统一部署,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而且多个业务系统独立运行,存在以下问题:多重身份和密码体系,多重登陆界面,师生使用不够方便;多个系统之间数据标准不一,信息不能相互共享;各个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数据质量低下,给全局性的数据统计与查询造成障碍。通过云计算实现应用、资源及服务的高度整合,建立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数字校园服务平台”,以解决业务众多、分布异构、处理复杂、硬件更新频繁、软件安装繁琐和数据安全凸显等问题。同时,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提高数字化平台,为学校、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加优良、优质的服务。

1 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

(1)标准化、规范性和开放性。全校范围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体系设计、系统实施等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规范、标准,确保各个分系统有效协调,整个系统能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先进性、成熟性。系统设计不仅要利用当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考虑近年来应用发展特点,把先进性放在重要位置。

(3)可靠性、稳定性和容错性。系统结构、软件设计、系统设备选型等必须充分考虑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方面要采用容错机制,尽量减少系统故障发生[1]。

(4)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高校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应用平台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5)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平台设计上,要考虑数据互联互通,做到信息的隔离和安全,针对不同的应用,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復[2]。

2 数字化建设方案

2.1 总体框架设计

本文采用顶层设计思路,利用标准建设、网络运行环境与安全、软件支撑平台、SOA架构、云计算、移动技术等信息技术,协同化处理业务,实现师生综合信息服务的建设目标。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其核心部分是数据中心平台、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认证平台等三大平台。

2.2 数据中心平台

数据中心平台通过一套数据标准,建立共同的数据存储中心。满足异构系统数据获取及系统间标准业务数据交换的需要,实现对数据的充分管控与利用(见图2)。

数据中心平台以数字校园信息标准建设成果为依据,从数据源、数据目标到数据服务整个体系进行规划,由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服务等三部分组成。

数据来源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格式化文件(如:EXCEL、XML)和客户提供其它特殊文件形式。经过转换,将相关数据形成上述文件导出或发送给用户。

2.3 统一认证平台

统一认证是在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的基础上,完成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将用户信息、权限信息统一存储在用户数据中心,采取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标准用户认证方式。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同时增强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应用系统单点登录。即用户通过统一门户登录后,可以访问所有应用系统,并依据应用系统不同的权限访问对应的信息和资源[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架构(见图3)包含认证接入层、服务层、接口层认证服务管理层、数据层等。其中,数据层用来存储认证平台的用户组织信息和认证数据,主要通过Ldap和关系数据库实现,业务系统用户数据库保留原有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中心实现与业务系统用户数据库同步和更新。认证服务管理层实现认证服务的系统配置与系统监控。各项功能独立设计,相互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方便实现与第三方相关产品的对接。接口层提供相关数据接口、目录服务接口和认证接口。服务层提供目录服务、授权服务、认证服务。认证接入层相关应用系统根据提供的认证服务实现认证接入[4]。

2.4 统一门户平台

统一门户平台对各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方面的集成,如内容、服务、用户、权限、流程等,根据用户需求组织内容,实现无缝集成、个性化的信息访问;向用户提供访问各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提供综合服务门户[6]。

统一门户平台提供一站登录可直接访问本次整合的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以及与个人角色相关的所有服务;提供统一、规范的接口对校内各类服务和应用进行集成,实现跨数据、跨应用和跨平台接入和集成,为用户按照权限提供快速、灵活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对内容的权限控制,根据用户的角色可赋予用户浏览、审批、发布、修改等权限。

3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实现校内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工作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各项工作成为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减少了重复性工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同时大大减轻了教职工的劳动强度。本文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可以使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全面整合,达到信息化增值服务的目的,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景华.浅谈数字化校园的规划与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1(1):70-71.

[2]王龙,冯天亮,关继夫.数字化校园应用服务平台建设[J].2011(3):18-20.

[3]王秋平,赵兰庚,王新艳.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探[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6-68.

[4]郑敏.公安派出所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33.

(责任编辑:陈福时)

猜你喜欢
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云计算
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现状分析
基于防火墙和WAF安全设备的高校信息安全设计与应用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