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公司转基因育种技术在华专利布局分析

2017-03-31 07:17孙尚瑜潘晓娇
种子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孟山都申请量除草剂

孙尚瑜,潘晓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 苏州 215163)

孟山都公司转基因育种技术在华专利布局分析

孙尚瑜,潘晓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 苏州 215163)

孟山都作为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公司,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对孟山都在我国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数量、物种、性状改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参考。

孟山都;转基因;育种技术;专利布局

孟山都(Monsanto)公司成立于1901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目前是全球最主要的转基因育种技术和转基因作物种子提供者。在孟山都的发展过程中,专利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孟山都善于从多角度对自己拥有的育种技术和品种进行专利保护,通过销售专利种子获取巨额利益,通过专利侵权诉讼实现种子流向控制。孟山都在我国也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意图通过专利保护来扩大在我国种子市场的占有率[1]。本文对孟山都转基因育种技术在我国的专利布局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孟山都公司在中国申请的转基因育种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数据库为国家知识产权局CNABS数据库。检索方法:以孟山都为申请人进行检索,共获得647件专利申请。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为了将研究对象更精确地聚焦于转基因技术,对这些专利申请进行了人工筛选,剔除了主要涉及化学、农药、农业机械等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保留了主要发明点在于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共266件专利申请,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 专利申请数据分析

2.1 申请量分析

孟山都自1988年开始在中国进行转基因育种技术相关专利申请,目前已经共申请了266件。图1展示了孟山都在华转基因育种技术相关专利申请的逐年数量。

图1 专利申请逐年数量

从图1可以看出,孟山都在华专利布局的高峰在2003—2009年,每年均有接近或超过20件专利申请。其中最高峰在2007年,这一年孟山都共向中国提交了38件专利申请。2010—2011年孟山都的申请量有明显下降,但是2012年申请量又反弹至17件。因此,虽然整体上孟山都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是仍有相当的申请量。由于PCT申请进入中国和公开通常是在申请日20个月之后,因此申请日为2015年的只有很少量被公开出来,2016年的则还都没有进入中国或没有公开。

孟山都转基因育种技术的专利布局是与其全球种子市场计划紧密联系的。孟山都在中国的专利布局表明,中国仍然是孟山都种子战略的重要目标。

2.2 物种分析

孟山都转基因育种相关专利申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针对特定物种的转基因技术,另一类则只涉及某一具体物种。针对非特定物种的转基因技术通常较为基础,这类专利申请涵盖的范围相对较大,原则上可以适用于各个物种。而针对特定物种的专利申请则涵盖范围较小,只涉及某一特定物种,但是通常与可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更为接近,因此与市场更紧密相关[2]。

孟山都在华转基因育种专利申请中,68.4%的专利申请为针对非特定物种的转基因技术,这表明孟山都的专利布局注重基础技术的保护,希望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物种。针对特定物种的专利申请占到了31.6%,其中最多的物种是大豆和玉米,分别有30件和26件专利申请,总体占比均在10%以上。可见在具体物种方面,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是孟山都专利布局的两个重点,也是我国育种产业特别需要关注的两个重点。除了大豆和玉米之外,针对转基因棉花的专利申请为7件,针对其他物种的申请量均不到5件。

2.3 性状分析

对于转基因育种技术,作物具体性状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对孟山都在华专利申请涉及的作物性状进行分析发现,28.5%的申请为针对转基因技术的申请,其他则是针对具体的某一类或几类性状的改进。其中涉及最多的是植物成分调节、抗虫及抗除草剂等3类性状。①涉及植物成分调节的专利申请占到了20.9%。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为调节油组成的转基因技术,尤其是调节大豆油的组成。另有个别专利申请涉及油中生育酚含量降低的转基因作物。另外,氨基酸含量的调节也是一个重点,主要是针对玉米的氨基酸含量调节,例如有数件涉及增加玉米中赖氨酸含量的申请。②抗虫转基因作物是另一个重点,占到了专利申请总量的18.1%。孟山都从1988年开始就在我国申请抗虫转基因作物相关专利申请,到近年来仍每年都有抗虫相关申请。抗虫作物涉及最多的是抗虫转基因大豆,其次是抗虫棉花。从技术上看,主要采取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即有名的Bt蛋白。③抗除草剂类专利申请占12.0%的比例。草甘膦除草剂和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子一直是孟山都的王牌产品,孟山都在抗除草剂类转基因作物方面的申请从未停止,显示其有意在该领域继续保持优势。从技术上看,孟山都的抗除草剂专利申请大多针对草甘膦除草剂,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提出针对另一类除草剂麦草畏的专利申请。

从物种看,孟山都的抗除草剂专利申请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水稻及油菜等多种植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孟山都近年的抗除草剂专利申请有多件都直接请求保护特定的转基因事件,表明抗除草剂类技术与商业和市场极为接近[3]。另外,孟山都也有一些专利申请涉及抗病、耐受性、植物生长状况调节及改善储存性能等性状,但数量不超过20件。

3 授权情况分析

3.1 授权率

孟山都在我国的266件转基因育种专利申请中,截至检索日共有98件被授权,授权率为36.8%。考虑近年申请的部分专利仍处于审查阶段,以2011年为限,在此之前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为42.9%。

3.2 逐年授权情况

分析了各年份孟山都专利申请的授权情况,见图2。

图2 逐年申请量及其中被授权的数量

图2的数据显示,孟山都各年份专利申请的授权率总体保持稳定,但2005—2006年申请的专利授权率偏低。另外2012年之后的申请基本上还没有被授予专利权的,这是因为PCT申请的审查周期较长,很多申请尚在审查程序中。由于2012年申请量较高,随着审查进行,应该会有部分专利被授权,需要持续关注。

3.3 不同性状的授权情况

图3分析了涉及不同性状专利申请的授权情况。

图3 各性状申请量及授权量

从图3可以看出,大多数性状的授权率都在40%左右,与总体授权率相当。其中抗除草剂类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达到了50%,超过其他类型的授权率。这表明孟山都在抗除草剂方面专利申请的质量较高,其保护意愿也更强,非常希望获得该领域的专利保护,这与孟山都在除草剂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相适应。

对抗除草剂相关的15件授权专利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有5件都涉及具体的转基因事件,分别为CN200380109549(翦股颖事件ASR-368和组合物及其检测方法)、CN200480041699(玉米植株MON88017和组合物以及检测它们的方法)、CN201080009417(转基因水稻事件17314及其使用方法)、CN201080009440(水稻转基因事件17053及其使用方法)和CN20118002 7546(转基因芸苔属植物事件MON88302及其使用方法)。这类专利往往与可商业化的作物品种直接相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另外,在15件抗除草剂相关授权专利中,有9件涉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另外6件涉及抗麦草畏转基因作物。草甘膦作为孟山都的传统势力范围,有此专利布局在意料之中,但是关于麦草畏也有多达6件的专利授权(CN200780029077、CN200780038019、N200780052290、CN201110275957、CN201110275982和CN201310241822),显示出孟山都对麦草畏的重视,麦草畏很可能成为孟山都继草甘膦之后的另一个除草剂武器。

4 结语

孟山都在我国针对转基因育种技术进行了大量专利布局,这些专利申请/专利权是孟山都进入我国种子市场的先行武器,也是我国自主研发转基因育种技术绕不开的坎。我国种子企业应当一方面充分了解国外公司的专利布局,避免掉入其设置的专利陷阱;另一方面借鉴孟山都的成功经验,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的种业保驾护航。

[1]林甡.孟山都公司转基因种子专利战略初探[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9):22-24.

[2]邓爱科.国际基因专利巨头孟山都掠影[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3):22-24.

[3]转基因在中国[J].环境教育,2011(8):12-18.

2017-02-10)

1005-2690(2017)03-0127-02

S188;G306

B

猜你喜欢
孟山都申请量除草剂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