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童话都是不骗人的

2017-04-01 23:55韩松落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青春片骗人野兽

韩松落

《春天不是读书天》 (1986)

导演:约翰·休斯

主演:马修·布罗德里克 阿兰·卢克

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是在三毛的文章里,“春天不是读书天”,七个字里有春天的微醺天气,青春的全部张狂跋扈。当真看过才知道,它拍的不过是逃课这样一件小事,却终于变成鸡飞狗跳的大事,但对于青年人来说,微醺天气里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青春片,和国产青春片对照来看,尤其显得意味深长。

光良的《童话》里有一句著名的歌词:“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看了许多童话之后,反而觉得,童话是不骗人的,至少,最初版本的童話是不骗人的。即便经后代润色打磨美化过的童话,也有现实的投影。

比如刚上映的《美女与野兽》,迪斯尼的招牌故事,从民间传说到小说,从卡通到舞台剧到电影,已经过从天使轮到C轮的轮番美化,最终以这般光鲜的模样上市。但为这个故事热血沸腾,为艾玛·沃森和丹·史蒂文森的盛世美颜再三颠倒,被服化道和特效的美轮美奂牵引入戏之后,难免会疑窦丛生,这个故事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深挖并找出了故事原型,历史上的美女与野兽,是女仆和一位多毛症患者的故事,也有人认为,所谓野兽,折射的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兽性的渴慕。其实,就算不用这样过度阐述,也可以在故事里看到诸多暗黑的细节,而且处处都有现实依据。王子之所以变成野兽,是因为他不善待女巫,这样的开场,不由让人联想起中世纪对女巫的惧怕,以及借助“审判女巫”行动对女性进行的迫害。加斯顿诬陷贝尔和贝尔的父亲,也是用同样的手段,说他们和邪魔外道有交往,还蛊惑村民进行审判,然后把贝尔的父亲送往精神病院,并且提醒他,一旦送去精神病院,就活不长了。

贝尔回忆母亲那段则提示着之前时代的卫生状况。那时候瘟疫横行,天花、鼠疫都曾造成大幅度的人口减少。贝尔的母亲要求丈夫带着孩子走,不要传染上她的病,看来,贝尔和父亲曾因瘟疫而远离故乡,而这次远离,也导致了他们的阶层下降,他们不得不搬去人口不那么密集的小村子,成了外来户。外来户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贝尔读书的习惯,在那个村子里显得格格不入,加斯顿稍微一吆喝,村民就开始围攻贝尔父亲。

老一点的童话其实都是这般模样,不能细细琢磨,琢磨下去,总有无数恐怖的真相。故事里总有盗贼、土匪和魔怪,说明那时候真是兵荒马乱,故事里常常有吃人和随意杀人的情节,犯了错的皇后恶婆,最后通常被烧死,孩子动不动就有后爹后妈,说明成人的寿命也很短。总之,童话里人的生存环境,其实不容乐观。

和那些童话一起出现的,还有《鹅妈妈童谣》,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欧洲流传有鹅妈妈给小鹅讲故事的民间传说。会讲故事的鹅妈妈成了品牌,所以这类儿歌韵文一律归到鹅妈妈旗下,它是一种风格,是童谣的通指。鹅妈妈的故事里,有相当一部分非常血腥残酷,大多和谋杀有关。而且,每出新的恐怖事件,立刻就会被编成新的“鹅妈妈童谣”。

《鹅妈妈童谣》成型的年代,是14到18世纪,那虽是“人类群星璀璨时”,却也是最野蛮动荡的年代,依照英国文学家、诗人、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安德鲁·朗格的说法,通过民间传说中的惊异和恐怖的故事可以看到人类过去真实的痕迹。

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惊惧的真相,也隐藏在各种传说里,留待将来被人美化。人们之所以喜欢美化一切,倒不全是为了意淫,而是因为,那终归都是细节,人类终归是要往前走的,更好、更光明、更合理的未来,总是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青春片骗人野兽
《少年的你》:青春片中的成长蜕变抒写
“骗人”的平均数
眼睛是会骗人的
高傲野兽
国产青春片2018年黯然退潮
你的眼睛会骗人
捣蛋野兽岛 我的火箭船要出发了,要我给你留个位置吗?
艾丽·范宁青春片学生存
Facebook告诉你:大叔配萝莉都是骗人的
野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