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节目“东北方言热”现象探析

2017-04-01 09:44刘吉山
现代交际 2016年22期

刘吉山

[摘要]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近年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本文就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东北方言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对东北方言类节目应采取的态度等问题做简单讨论,揭示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正是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而衍生,并肯定了东北方言节目对方言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东北方言 影视节目 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87-02

当前我国语言生活的主旋律是推广普通话。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借助学校教育和媒体示范,强烈影响着方言的发展。特别是在影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受到主管部门的限制。然而自1990年以来,在影视剧和全国各地的语言类综艺节目中,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作品却层出不穷,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我国大众语言生活中一道奇特的景观,且至今未见止息迹象。

这些年影视节目中的方言和带有浓重方言味道的“塑料普通话”“椒盐普通话”等等并不少见。东北方言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时间上,其他方言节目常常昙花一现,广东腔、四川腔、河南腔等都不曾持续火爆二三十年,更未见到演员队伍实现成规模的代际交替。

其次在于空间上,各地方言往往限于一隅,传播不广,东北方言却走出了辽吉黑三省,大有破竹、席卷之势,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许多年都是东北演员挑大梁,而现在一些南方媒体的娱乐、选秀类节目,更成了新一代东北演员“爆红”“涨粉”的福地。

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之际,各地方言的使用人数、使用范围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东北方言——这种“土气”“生硬”的地方话,却能够强势崛起,并在影视节目中保持热度,这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探析这一现象,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语言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一、东北方言热现象成因:逆流还是顺势?

东北方言的渊源具有多元性。明清之际,特别是清朝中后期,闯关东的汉族移民与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地方民族融合、发展,也受到曾在此殖民扩张的俄国和日本的影响,“东北方言”逐步形成。它保留了北京、河北、山东和河南等地的方言成分,也大量吸收了满语中的词缀、拟音词等,因此其中很多词汇和表达方式在普通话中是无以替代的。东北话具有直观、生动、表现力强等特点,体现出东北人直爽、粗犷、幽默等性格特征,承载着关东大地城乡百姓的爱恨悲欢。

民族共同语的普及程度制约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推广普通话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推广普及普通话,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人员的交流,也有助于培育统一大市场,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响应,并迅速取得显著成效。

几乎与此同时,东北方言也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影视文艺作品中广泛出现。这是不是普通话推广进程中的一股背道而驰的逆流呢?

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东北方言热恰恰是推广普通话带来的结果,原因在于:与诸多方言相比,东北方言与普通话较为接近,二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重点体现在语音上,而东北方言的语音系统,有声母22个、韵母39个、声调4個,这与普通话完全一致。虽然在调值等呈现形式上有一定差异,但语音系统结构一致,使得东北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较小,这是许多其他方言不具备的特征。因此,东北人往往认为自己说的就是普通话,很多长期在华的外国人也持这种看法。

普通话推广成效显著的地区在接受和掌握普通话的同时,自然增强了对东北方言的适应力,用东北方言做节目,既有地域色彩,又不会造成听不懂的尴尬和困扰,再加上它幽默、生动,于是促成了这种方言带着鲜明的特色走向全国。

东北方言节目与普通话节目相比,亲切自然,不加修饰,更富有生活气息和平民化色彩,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影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因此受到全国观众的普遍欢迎。

由此可见,东北方言影响力的扩大,在于它接近普通话,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正是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而衍生的,不能看作“推普”进程中的逆流。

二、方言热遇到语言政策:互融还是对立?

从发达国家近现代语言发展规律来看,各国语言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推进现代化,摆脱小农经济束缚,扩大人员交流,就必须实现语言一体化。早在民国初年,政府就已经大力推广汉民族共同语;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推进语言文字改革,明确定义了“普通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进了《宪法》,坚持每年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并要求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世纪之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目的就是更好地发挥语言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多年来党政部门和教育、传媒等领域的不懈努力带来了显著变化,普通话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变化也引发了各地方言影响力的下降,甚至一些方言趋于消亡。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语言已经不仅仅是社会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最佳载体。我国各地民歌、戏曲和曲艺等艺术形式,都是在方言基础上创造的,抛开本地方言,改用普通话来表演,就会失去大量的文化信息,失去浓厚的韵味;各地群众对生活中的环境、用具、行为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和表达方式,普通话中往往没有对应的词汇,以至于绕开方言就难以指称;逢年过节,外出人员回到家乡欢聚一堂,浓重的乡音承载浓厚的乡情,如果有谁在这种场合故意说普通话,就会被看作另类,给亲人朋友带来反感……凡此种种,都表明方言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任何方言的消亡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绝不是要消灭方言。现代社会语言生活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语言应用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地域文化只有方言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东北方言更容易让作品充满生活情趣,而观众在欣赏时也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判断艺术表演语言与规范语言的差异。传统二人转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要用东北方言来演绎,小品作为一种年轻的语言类节目,大量作品也是与东北方言结合更容易达到幽默效果。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在艺术创作中,过分强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未必合适。一些情景和场合使用东北方言,在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并不能动摇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向,也不至于造成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语言文字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三、方言节目的文化价值:健康还是低俗?

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带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给观众非正式、非官方、贴近日常生活、风格淳厚质朴、表达近乎于自发的印象,这样的接地气、亲民性,自然广受欢迎。

学术上把这种众人喜好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的、实际上是大众自己创造的文化归为“俗文化”或“大众文化”,时下被称作“草根文化”。这类作品固然带有一些粗鄙的味道,但它却是最鲜活,最富想象力,也最让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方言文化不时会受到“低俗”“媚俗”等批评和贬斥,这实际上是一种缺乏人民立场的表现。东北三省作为千百年来的移民地区,人口大量迁入迁出,缺少连续的历史,所以也缺少历史积淀的浓厚文化底蕴。与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相比,在文化、艺术风格上都缺少几分含蓄蕴藉,多了些真率鲁莽,但并不缺少积极的正能量。《阳春白雪》固然高雅,《下里巴人》更有广泛受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要为大众服务,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对今天的文艺创作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地域、各民族富有泥土味的民风、民俗、民间技艺、世俗信仰和风俗心理,构成了俗文化。艺术规律总是“先有的荒腔和野调,后有的好听的歌儿天下传”,没有人能只求高雅,而不食人间烟火。雅是从俗中生长、发展和提升出来的,形式僵化、情感苍白的高大上,并不比生动活泼、自然真实的俚俗作品更有价值,对方言文化做深入发掘,让艺术贴近民众,才是真正为民众服务。

在个别东北话节目中,确实存在与性行为、排泄物、封建迷信等相关的不健康内容。这些低俗内容并不是东北话节目的天然属性,彼此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在普通話和其他方言的作品里同样存在低俗作品,而低俗内容也不是东北方言节目必需的搞笑手段。文明的底线应该遵守,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四、对东北方言热的态度:加法还是减法?

东北方言近些年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幽默的台词配上诙谐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它借助影视、网络等各种文化媒介的传播,赚足了人气。成为全国人民了解东北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东北方言几乎不再是一种只限于东北地区使用的方言,非东北人讲几句东北话已经不足为怪,“忽悠”“嘚瑟”这样的东北方言词汇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地人口中,并且大家都能够确切理解其含义。

社会上存在的主张打压甚至叫停方言节目的论调并不可取,没有必要夸大方言节目和普通话节目的紧张关系。无论东北方言如何火爆,终究不会改变推广普通话的主流方向。从长远来看,事实恰恰相反,随着娴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群众越来越多,东北方言必然受普通话的影响发生变化,尤其是词汇领域,一些缺少活力的词语必将成为“僵尸词”,在现实生活中消失。

东北方言节目的兴起对方言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唤醒了人们的方言保护意识,促进政府调整针对方言的语言文字政策。

东北方言类节目生长于民间,比高雅文化更贴近百姓生活,也更能深入人心。这样的俗文化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是推动高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艺术工作者今后还需要在创作中不断地实验提升,让运用东北方言的影视节目朝着积极、健康、独具个性的方向发展,使朴实自然、带有黑土地气息的东北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大众文化兴起后的再思考[J].河北学刊,2010(05):191-195.

[2]杨丽娜.从东北方言的发展看语言的一体化趋势[J].语文建设,2014(10):31-32.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