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瓿中抽吸药液方法的研究

2017-04-01 06:59费杨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安配药食指

费杨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大安瓿中抽吸药液方法的研究

费杨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的大安瓿中抽吸药液的方法。方法:从某校护理本科学生中选取40名同学进行抽吸药液的专项辅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新两手法抽吸药液,对照组采取教科书所示的两手法抽吸药液,比较两组同学在学习2学时后、16学时后抽药速度、流洒情况、有无污染等方面的差别。结果:练习2学时及16学时后,实验组抽吸药液的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药液流洒率无差异,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结论:新两手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没有增加污染的风险,值得借鉴和推广。

大安瓿; 抽吸药液; 两手法

自大安瓿中抽吸药液是临床护理人员经常进行的操作,但是教科书倡导的两手法在临床上应用的普及程度不高,据统计90 %以上的医护人员都未采用传统的握持方法[1],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教科书所示的两手法加以改进,并做了专门研究,以期寻求一种既具科学性,又省时、节力、污染少,且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接受的自大安瓿抽吸药液的手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某校14级护理本科中选取40名学生进行自大安瓿中抽吸药液的专项辅导,其中男生6人,女生34人。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生各3人,女生17人,两组同学年龄、学历、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

材料选用武汉市王冠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0mL注射器作为抽药器具,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 9%氯化钠10mL作为抽吸药液,另备灭菌采样管等用物。

1.2 实验方法

1)实验流程 JP2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照相同的流程来抽吸药液:首先按照常规操作方法消毒安瓿10支并用砂轮切割,再次消毒后无菌纱布包裹后掰断瓶颈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生均连续抽吸10支药液,抽吸过程中抽进大量空气应排尽空气后继续抽吸,抽吸后将注射器置于无菌盘中。同时,按无菌操作要求,注射器内的药液取样,做细菌培养。

2)对照组抽吸药液方法 采用教科书所示两手法:即左手拇指食指分开固定安瓿瓶肩两侧,其余三指固定针筒,另一手持活塞柄抽吸。

3)实验组抽吸药液方法 采取新两手法进行配药:即以左手拇指中指分开固定于大安瓿瓶肩部两侧,以左手食指轻轻扶住瓶底,通过食指屈曲可协助安瓿内液面倾斜,此时将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固定于注射器针筒上,右手抽动活塞。

4)评价方法 ①操作过程中,由专人记录抽吸10支药液所用时间及流洒药液次数,比较两组护生练习2学时及熟练练习1个月即16学时(1个月内两组练习时数均控制在每周4学时)用10mL注射器抽吸10支10mL安瓿所用时间、药液流洒次数;②观察两组于练习2学时及16学时后取样液体的细菌培养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药液流洒及细菌培养情况比较

两组药液流洒及细菌培养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药液流洒及细菌培养情况比较 次(%)

2.2 两组抽吸药液时间比较

两组抽吸药液时间比较见表2。

3 讨论

表2 两组抽吸药液时间比较

注射器抽吸药液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配药中持安瓿和持注射器方法直接影响配药速度和配药安全[2]。因此,探索一种省时、省力又可以保证无菌操作的抽吸药液的手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教科书所示的传统两手法相比,新两手法具有如下特点。

3.1 提高抽药效率,可操作性强,降低疲劳感,

实验组抽吸药液平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两组试验中药物流洒率则无差异。说明要想保证同样的抽吸质量,对照组需花费更多的时间控制抽药手法以防药液流洒。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传统教科书所示两手法持安瓿动作要求护士左手拇指和食指的侧面握住安瓿的两侧,仅靠两点保持握持的稳定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不仅如此,在左手握持安瓿的同时,还要始终保持与右手配合,控制液面倾斜的角度避免流洒及进入空气。其方法操作难度大,缺乏稳定性及可操作性[2]。为了防止流洒,护士必须减慢操作速度,操作时间延长,疲劳感增加,由此造成临床护士普遍不能坚持使用此手法吸药,从而出现理论与实际脱离现象。只有改进抽吸药液方法,才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用药成本,提高护理工作质量[3]。

实验组使用新两手法抽吸药液时,左手拇指中指分别固定住安瓿瓶身两侧,食指可以固定瓶底,操作时拇指、食指及中指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支点稳定,无名指和小指固定注射器前三分之一,右手负责抽动活塞吸取药液。此动作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省时节力,护士疲劳感明显减轻,并且食指居于安瓶底部,通过食指屈伸可以控制瓶内液面角度,双手配合使针梗始终位于液面以下,不需要刻意减慢操作速度避免流洒,从而提高了操作速度,抽药时间减少使护士疲劳感明显减轻。

3.2 没有增加污染风险

实验组训练2学时和16学时后,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依然保留了两手法无菌操作的优点,没有增加污染的风险。

众所周知,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加药注射器的病原菌污染是一个重要途径[4],因此改进后的操作手法除具有易操作性外还必须具备无污染性。新两手法保留了双手操作,解决了单手法操作时抽吸药液的手污染活塞的问题,用拇指、食指、中指持安瓿稳定性好,保持安瓿正斜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瓿口内周围微粒污染药液[5]。

总之,新两手法抽吸药液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荷,又不增加污染的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韩永毅,牟园芬.一次性注射器两种抽吸药液方法效果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04 ,19 (5) :37.

[2] 孙花,郭荣华,刘秀霞,等. 注射配药操作中持安瓿注射器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7):62~62.

[3] 张丽华, 刘彦荣, 郭月香, 等. 两种方法抽吸药液效果对比研究[J]. 河北医药, 2012, 34(5): 793~794.

[4] 朱爱萍, 张付华, 李健. 配药护士手卫生及使用中的配药注射器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2(12): 2588~2590.

[5] 黄虹.不同抽吸药液法对药液污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2(12):46~47.

[编辑] 何勇

2016-12-05

费杨(1982-),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基础护理、母婴保健工作,57121302@qq.com。

R472.9

A

1673-1409(2017)04-0067-02

[引著格式]费杨.大安瓿中抽吸药液方法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4):67~68,84.

猜你喜欢
大安配药食指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川中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
磨 刀
带“口”的汉字
医院门诊西药房智能配药发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平衡尺子
川中桂花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再认识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
饭桌上捡来农家肥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