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01 14:36黄小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常规康复实验组

黄小红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1)

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黄小红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分析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呼吸康复护理,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1秒用力呼气量(PEV)、呼吸峰值流速(PEF)、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肺活量比值(PEV/FC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ADL、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率非常高,根据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呼吸康复;护理;呼吸系统疾病;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最长发生的疾病有:呼吸衰竭、肺气肿等疾病,患者在临床上最长见的发病呼吸困难、疼痛难受等疾病,而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其次,在临床上患者呼吸疾病在探究过程中,护理应用效果十分重要,目前,在诸多医院内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探究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28.5±0.7)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57岁,平均年龄(31.3±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利用呼吸康复结合常规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在发病后心理就会出现恐慌、紧张、害怕等因素,对此,医院有有关护理应该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战胜疾病,并且还要和患者建立和谐关系,避免导致患者和护理之间发生纠纷。当患者入院以后,在治疗过程中要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降低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严格控制患者触碰疾病发病等有害毒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呼吸护理效果要进行检测、根据患者在在临床上疾病变化情况,治疗时间、等进行研究分析,选择良好的治疗方案[1]。此外,临床上护理过程中还应该降低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空气中病菌含量传播,尽量保持患者临床上卫生清洁,从而提高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针对呼吸疾病的一些高龄患者,医院应该严格防控细菌的传播,这对高龄患者的病情恶化有着直接性影响,因此,应该加强护理监管和该医院卫生整理,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有关人员探病。根据呼吸康复结合常规护理在呼吸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示,第一,引导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在呼吸过程当中首先应该要用鼻子进行呼吸,其次在呼吸的时候嘴巴要撅起来,避免呼吸往外流,就好像吹口哨那样要把内部气息呼吸弹出来。嘴唇呼气时有利于患者内部剩下的气量能够排放出来,从而提高肺活量,避免患者出现肺气肿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呼吸时使用时间大约在3 min左右,但是呼吸时间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也会延长,但是护理人员训练患者呼吸时间均在8~14 min/次,2次/d。第二,培训患者吸氧能力[2]。患者在住院期间吸氧训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治疗环节,培养患者吸氧能力主要是以身体四肢功能为主,并且随着患者在吸氧的过程当中还要进行检查心跳频率,心跳指数不能超过100次/min。第四,排痰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并且患者身体重要部位使用衣物进行遮挡,这样才能够引出叩背排痰。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手要合并在一起,而且手掌心组成杯装形式,其次,还要使手腕伸长或者弯曲,让患者用双手轮流放在胸前,2~3 min/次,患者在咳嗽时护理人员要尽量降低患者的咳嗽情况,鼓励患者尽量将痰液咳出来,然后再进行诊断[3]。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1秒用力呼吸气量(PEV),呼吸峰值流速(PEF)、1秒用力呼吸体内气量用力肺活量对比值(FCV)、平时生活中患者四肢功能、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护理过程中,实验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护理有效率为92.55%;对照组有效17例,无效13例,护理有效率为65%。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在护理过程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3±3.14)分,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82.12±3.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比,目前呼吸疾病发病率较高,本医院为了能够增强临床护理效果,目前,根据呼吸康复结合常规组应用护理方法更能突出患者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性别、年龄等因素来进行常规护理,这样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本医院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针对这种疾病主要是以患者发病情况来作为护理条件[4]。利用合适的呼吸康复护理来作为其治疗方法,同时护理人员可利用观察方法去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样是为了方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好转,促进患者和护理关系能够更近一步,相互进行渗透了解,在临床护理中患者能够感觉到效果。因此,本医院是将护理方法应用到医呼吸疾病患者中去,能够降低患者治疗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根据调查相关数据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通过本次研究显示了,当患者出院后呼吸功能、吸氧的实际效果较低,许多患者出院后依然触碰危害身体物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忽略常规护理程序[5]。长期护理情况是来自于患者本身,当患者出院后应该给患者提供指导和自我护理意识,根据患者病情转变情况来看,本医院应该宣导健康教育培训模式,从而再向院外进行拓展和延伸。根据现代社会通讯软件的方式,来向外界进行宣导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本医院的护理效果。此外,利用现代设备来可以构建患者医生交流病情平台。这样使得医院信息量更丰富,从而满足患者病情多样化需求。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返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网络技术进入呼吸疾病护理中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而满足患者多项式需求,促进护理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根据本医院治疗数据显示患者呼吸疾病发病率非常高,疾病类型相对而言比较为复杂,在临床上常规护理结合呼吸康复护理效果也比较明显,值得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1] 卢燕珊,麦华玉.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19:89-90.

[2] 苏 茜.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效果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12:23-68.

[3] 黄家莲.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02:89-108.

[4] 彭粤铭.脑状态监测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37:34-73.

[5] 王学栋.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精准肝脏外科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45:60-85.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50.26.02

张 钰

猜你喜欢
常规康复实验组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