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

2017-04-01 16:19宋文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经皮心肌梗死急性

宋文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广西 南宁 53002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

宋文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广西 南宁 530023)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护理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份心肌持久性缺血,甚至坏死。近年来此病逐年增多,病死率高,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简称CAG)+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ONT)介入治疗成为此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患者易接受,临床效果满意[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男115例,女15例。年龄35~77岁,心电图均提示不同部位梗死,心电图表现为:病理性Q波,ST段抬搞呈弓背样或压低,有15例是ST段抬高和T波融合,呈明显的单向曲线或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血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比正常值增高2~3倍。患者自觉胸部刀割样疼痛,放射至肩背部。口服和静滴消酸甘油,症状无缓解。130例患者经一般的急诊治疗处理后,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均予患者实施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PTCA+STONT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典型案例:女53岁 ,晚睡前突然出现心前区刀割样疼痛,放射至肩背部,大汗淋漓,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无缓解。急呼我院出急诊接回,急查心电图示:T波高耸,ST段压低,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血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比正常值稍高。诊断为:超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立即送我科行CAG检查,见左冠前降支开口处狭窄85%,右冠中上部狭窄达90%。立即行STENT+PTCA,当对右冠STENT+PTCA时,患者出现休克血压,54/32 mmHg,心率为45次/min,胸口弊闷。立即遵医嘱予硫酸阿托品0.5 mg、多巴胺20 mg静脉推注,嘱患者咳漱。经以上处理,一分钟后患者血压回升为95/50 mmHg,心率为65次/min,胸闷好转。手术结束后患者各种不适症状已经基本缓解或消失,经住院继续观察治疗一周后出院。

2 术前护理[2]

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缺乏认识,对突然的胸口持续疼痛难忍、濒死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甚至有些绝望心理,同时考虑治疗效果与昂贵手术费的问题。对这种心态,术前耐心主动与家属和患者沟通,做好解释,说明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放置支架的必要性[3]。解释手术过程及术后对病情的改善情况,重点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以取得家属及患者的配合和信赖,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以使手术顺利进行。

2.2 一般护理

术前更换病号衣,取下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更衣时注意小心搬动患者,危急时减少搬动不必更衣。手术室环境温度恒定在22~24℃,相对湿度40%~60%,保持术中安静。

2.3 术前准备

立即做好双侧腹股沟区的备皮,部位从脐部以下至漆部以上,左右以腋前线开始,不得划伤皮肤。仔细观察手术区域的皮肤情况。备皮要干净,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做碘过敏试验,取碘剂1 mL经静脉推注,15~20 min后观察皮试结果,仔细观察皮肤情况,认真询问患者感受,正确做出结果判断。术前急查各项检查。如心电图、心功能、肌钙蛋白、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凝血全套及血常规等。开放静脉通路,一般在患者左侧留置静脉通路。口服硫酸氢氯比格雷300mg及阿斯匹林肠溶片300 mg。

2.3 术中配合护理[4]

2.3.1 物品准备

导管室护士要熟悉各种导管的型号、用途、能准确及时递送导管,全面考虑并准备好术中可能用到的一切物品。除常规准备介入手术包、导管及穿刺配件外,还要准备好有创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博器、吸氧及吸痰装置,气管插管用物,阿托品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 、可达龙、心律平异丙肾上腺素等药品。术前使所有抢救物品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尤其是除颤仪要处于充电状态,并把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吸在注射器内备用。

2.3.2 术中配合与病情观察

介入治疗过程一直在心电、血压、动脉内压力监测下进行。此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心律,动脉血压的变化,关注手术进程,特别是在球囊扩张,支架释放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发生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还应注意再灌注心律失常或扩张后冠脉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5]。此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护士应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特殊不适,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平衡,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密切观察心电监测及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详细做好记录。

2.4 术后护理

术后拔除鞘管,拔管后局部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穿刺口6 h,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如果是股动脉穿刺手术的协助患者平卧24 h,术侧肢体制动6 h,以防肢体弯曲使动脉鞘损伤血管造成大出血,密切观察术侧肢体血运情况,足背动脉博动是否良好。桡动脉穿刺的患者行加压包扎,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及活动情况,如果患者感觉麻木胀痛,应将包扎力度减轻,术后12 h解除包扎,24 h可以适当下地活动。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多喝水,加速体内造影剂的排出。动态监测24 h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保持穿刺口干燥,预防感染。术后遵医嘱常规予抗生素治疗,3天后无感染停药。为了防治支架表面血栓形成,术后应继续使用抗凝药,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及紫癜,牙龈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及拔针后针眼流血不止的现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3]。

3 出院指导

饮食宜清淡,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每餐不宜过饱。忌辛辣、烟、酒。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重体力活动及情绪波动过大[4],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不可大意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 结 语

介入手术治疗的开展,给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提高了治疗冠心病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成功率。相对传统的溶栓治疗手段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很有发展价值的治疗方法,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保证介入手术治疗的疗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130例患者除6例患者因年老病情危重而死亡之外,其他124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程义伟,郝恩魁,赵 卓,等.替罗非班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7):95-98.

[2] 郑凤兰,王晓莉,王 琳,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9):19-20.

[3] 钱德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5-16.

[4] 刘玉红.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108-7109.

[5] 梁晓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76-7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2

B

ISSN.2096-2479.2017.24.42.02

宋文玲(1975-),女,广西玉林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介入护理,E-mail:songwenling929@sina.com

猜你喜欢
经皮心肌梗死急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